李巖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山西太谷 030800)
高校開展定向運動教學的制約因素及對策探討
李巖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山西太谷 030800)
近年來,我國日漸開始重視文化教育,各大高校開設的課程表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科目,由于其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十分有利,因而在社會中得到了廣泛推廣,而其中的典型便是定向運動。定向運動既屬于體育活動的范疇,但其實也是一種娛樂游戲,甚至可將其作為一種智力活動,因為其既可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也有助于智力開發,且能夠讓人在這一過程中收獲愉悅的感受。由此可以看出定向運動對人的重要作用,但因為一些條件的限制,對正常開展定向運動教學造成了阻礙。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簡要論述了高校開設定向運動課程的制約因素,重點討論了高校開展定向運動的對策,旨在使定向運動在我國高校得到更廣泛、深入的開展。
定向運動 高校 制約因素 對策
作為一項健康、智慧型的體育運動項目,定向運動結合了智力和體力。其既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也能夠對人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能力予以培養,讓其可在遭遇意外的情況下快速做出反應[1]。近年來,定向運動以其特有的優勢(健身性、娛樂性、競技性、刺激性)在我國迅速發展起來,作為一種新興體育項目,定向運動的發展前景廣闊,全國諸多高校均將其納入到體育課程中,且廣大學生也有極大的參與熱情。
1.1 以中長跑為依托的定向運動開設時間問題
定向運動最初是由瑞典推廣至世界范圍,其早期只是軍人用以強身健體的一項普通體育活動。定向的大意是利用地圖和指北針,從那些不為人知的地帶中穿越,而“定向”二字的首次使用最早可追溯到1886年。定向運動是借助地圖和指南針成功找到地圖上所標示的點,而在最短時間內將所有標點找到的人即為獲勝者。大多數情況下,開展定向運動的主場地都集中在森林、郊外以及城市公園等,但有時大學校園也會舉行。根據不同的運動工具,可將定向運動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包括接力定向、傳統定向越野跑及夜間定向等在內的徒步定向;第二種則是包括摩托車定向、山地自行車定向和滑雪定向等在內的工具走向。
1.2 較大的上課區域很難整體把握學生動態
高校定向運動課程,一般是教師先帶領學生完成一定的準備活動,再向學生講解分析地圖,告知定向運動技巧后,讓學生拿圖在較大區域上課,自己尋找標點。這種模式使教師無法對學生動態做到及時跟蹤,即使學生偷懶、讓人代找,教師也很難控制。加之學生不在教師的視線范圍內,所以也不能保障學生的安全問題。
1.3 場地和器材的限制
各個高校開展定向運動,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便是場地與器材的限制??傮w上看,定向運動簡單易行,但一定的器材與場地也不可或缺,通常對活動空間與距離具有較大的要求,特別是相應的障礙物、具備越野環境與奔跑難度。所以,這個環境應當對學生直接發現“點標”有一定阻礙,除此之外,電子計時器也是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但就實際情況來看,諸多高校都不具備這些條件,且無法獨立繪制地圖,這些因素均對高校廣泛開展定向運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1.4 教師定向運動教學工作缺乏經驗
因為定向運動尚未在我國得到大范圍的普及,缺乏系統的探討與研究,相關的師資培養也還是空白。所以,現階段大多數體育教師都是在各種零散的短期培訓班或學習班中獲得定向運動的相關知識,自己并未進行全面細致的研究與探討,教學經驗也較為匱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學與訓練的難度。到目前為止,我國在定向運動教學方面尚未有一套系統的教材或參考經驗,因而,大部分體育教師教學多以自己理解為準,認為將學生帶到公園,把地圖與指北針發給學生即可;甚至有些教師還認為定向運動就是把學生帶到公園而已。除此之外,部分體育教師對開設這門體育課也有著不同意見,指導思想的不一致,自然也讓抵觸情緒在實際教學中出現。
2.1 加強宣傳力度、實現資源共享
在宣傳上做進一步加強,同各個高校與戶外俱樂部、公司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定向運動能否在高??焖侔l展起來,關鍵取決于是否實現了資源共享。雖然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定向運動有很大興趣,但卻沒有固定的野外運動基地以及專用的定向地圖。而這對戶外俱樂部與公司來說卻不是難事,它們不僅擁有較多的地圖、戶外訓練基地,且有著諸多先進的技術設備,但相對于高校而言,其定向運動師資明顯不足,積極參與定向運動的人群也不多。為此,高校可有效結合兩者的資源優勢(高校人力資源,俱樂部技術、物質資源),快速發展定向運動。
2.2 將定向運動設置為短期課程
對我國普通高校來說,可在短期課程中加入中長跑的徒步定向,開設定向運動課程,一般先在室內向學生講解理論知識,課程節數以3~4次為宜;接著再進行操場模擬訓練,時間為2周;最后再有2周的考試時間;另外還應留有1~2周的機動時間,這是由于大部分上課時間均在室外,有時會受到天氣變化因素的影響,而8次左右的課程安排是最為合理的。高校應用一學期的時間來開展定向運動課程,如果高校并未開設定向運動,也切勿操之過急,需慢慢過渡,即由一項普通課外活動轉化為一門選修課,最后將其納入體育教學內容的范疇。
2.3 加大對定向運動的經費投入,因地制宜開展定向運動
學校需在體育經費的投入上加大力度,將指北針、號碼布、打卡器、標點等定向運動所需的器材配備齊全,結合使用不同的定向地圖,如豐富多樣的標準定向地圖和簡單易操作,且造價低廉的定向地圖。以扎實的物質基礎支持定向運動在高校的開展,如此便可拓展定向運動的范圍,讓更多的學生均可參與到這一新興運動中,體會到其帶來的樂趣。定向運動課程能否順利開展,在很大程度上由場地所決定,其對自然地形、地物和地貌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各個高校應充分發揮校園地理優勢來開展定向運動,諸如公園、野外等不應做過多考慮。比如:可根據校園地形在校園內進行定向運動,活動設置一個起點和終點,在不同地點放置一些“寶物”,活動的獲勝者即為在最短時間找到最多“寶物”的人,借以讓學生深入地了解定向運動,主動參與,進一步開展定向運動。
2.4 結合其他運動項目,增加定向運動的趣味性
如果高校將定向運動作為一個單獨開設的課程,那么學生就很容易在短暫的興奮期后出現消極情緒。為此,可考慮結合其他運動項目,以使定向運動的趣味性更強[3]。以河南理工大學為例,其在2006年下半年,結合校園速度輪滑(花樣輪滑)和定向運動,開設了定向輪滑課,而這一公共體育校本課程迅速在河南省各個高校得到強烈反響,不僅快速成為河南省速度輪滑與定向運動開展最好學校之一,也受到了河南省體育局與河南省輪滑協會的重視,成功舉辦了“河南省首屆速度輪滑比賽”。結合輪滑運動,不僅增加了傳統中長跑的趣味性,也讓學生的體質和輪滑技術的差異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除此之外,對于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運動地圖,并對體育游戲予以合理運用,或采用加入球類教學比賽等方式,使學生在完成一張定向地圖后,能夠對體育過程的快樂有充分的體會。
2.5 提高體育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
作為一項對實踐能力要求非常高的運動,定向運動需要教師擁有一定的應變能力,除此之外,工作責任心與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也必須要強。為此,高校應加強培訓教師定向運動方面的專業知識,定期開設定向運動培訓班與學習班,組織相關人員到具有豐富定向運動開展經驗的院校進行交流學習,將他們先進的經驗引入到自身定向運動的開展過程中,以促進自身業務水平與綜合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目前人們雖已大致了解了定向運動教學,但不能就此停步。因為讓學校能夠定期開展定向運動只是其中一個目標,讓全民均參與定向運動才是目的所在,雖然這一目的現在實施起來難度很大,但相信只要找準癥結,對癥下藥,把定向運動教學中的制約因素妥善處理好,一定能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定向運動。
[1]朱靜,郭愛民,陳雷.定向運動在高校開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1):77,79.
[2]胡建平.高校開設定向運動課程的制約因素及發展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5):21-23.
G8
:A
:2095-2813(2017)02(c)-013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