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
(山東體育學院 山東濟南 250000)
淺析我國高校開展橄欖球訓練課程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李晟
(山東體育學院 山東濟南 250000)
隨著橄欖球項目列入奧運項目之后,我國高校開始重視橄欖球發展,但是由于缺乏辦學經驗,所以目前我國高校在開展橄欖球訓練課程上還存在一些問題。該研究致力于研究這一現狀,發現問題,分析并給出建議。
橄欖球 高校 問題
橄欖球運動是目前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青少年運動之一。我國橄欖球運動起步晚,大眾普遍接觸的比較少,但是隨著我國響起“全民健身”的口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體育項目。隨著橄欖球加入奧運項目,這項運動得到更多的青少年的認可和喜愛。而我國高校也開始重視發展橄欖球項目,尤其是在巴西奧運會結束后,更多的高校開始進行橄欖球項目的招生計劃。
筆者著力于研究我國高等院校中開展橄欖球課程的現狀,通過在山東體育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集美大學等多所高校進行走訪,隨機抽選橄欖球運動專業的學生及教練員共100人,其中學生85人,教練員15人,通過設計問卷和訪問調查,將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通過對樣本人群的每周訓練時間的數據分析可以知道:高校的橄欖球運動者每周進行橄欖球運動的時間集中在15~22.5 h,共45人,占樣本人數的52.9%;其次是每周訓練10~15 h,共20人,占樣本人數的23.5%;而每周訓練能達到22.5 h以上的只有12人,占樣本人數的14.1%;還有部分學生每周只能參加10 h以內的訓練,共8人,占樣本人數的9.4%。
通過筆者的走訪發現,高校里開展橄欖球課程的總課時較少。學生并不能把時間全放在橄欖球運動的訓練上,還需要文化課和選修的學習。但是在調查中也發現,有部分參加了國家橄欖球隊的學生,在臨近參加一些橄欖球賽事之前會被允許暫停理論文化課的學習,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橄欖球訓練上,這樣的學生占到樣本人數的14.1%。總的來說,我國高校在開展橄欖球課程的時間安排上是比較少的。尤其是部分高等院校,學生到了大三或者大四的時候就要進行實習或者面臨找工作的事情,更會停止橄欖球運動的訓練。
眾所周知,橄欖球是參加人數較多的球類比賽,技戰術復雜,比賽的對抗性非常激烈,對團體的配合性要求很高,所以橄欖球運動的專業性非常強。橄欖球運動的特點要求一定的訓練時間和訓練次數作為保證。由于高校中從事橄欖球運動的還是在校學生,他們必須在保證完成學業的同時進行橄欖球訓練,時間和次數難以保證,不利于橄欖球比賽能力的提高。但是通過筆者的走訪了解到,目前國內一些高校正在對專業訓練的時間進行調整,比如山東體育學院橄欖球專業的學生,不僅可以在早操時間進行橄欖球的訓練,在平時按照課程安排進行訓練,而且學校組建院隊,允許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16~18點進行院隊訓練,并且橄欖球教練員及隊員自愿挪出周六休息的時間,正常參加全天的橄欖球訓練。這樣就可以保障橄欖球訓練的時間,從而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這一點值得我國其他高校進行借鑒。
比賽是對訓練效果的檢驗,也是訓練的目的,比賽可以調動橄欖球運動者的訓練熱情,從而提高訓練的效果。目前國內最為盛大的橄欖球賽事有全國大學生橄欖球比賽、全國運動會等,每年還會有橄欖球俱樂部舉辦的邀請賽,但是通過數據可以看出,高校橄欖球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參加比賽的場次較少,對參加了樣本人群進行參賽次數分析時發現,能夠參加5次及以上正規比賽的只有13人,占樣本人數的15.3%。而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在樣本人群中,參加3~5次正規比賽的人數有34人,占到了樣本總數的40%,通過訪問發現,這些學生參加的邀請賽比較多,而類似全運會、全國大學生橄欖球比賽這種大型的比賽參加的還是很少。
橄欖球比賽是集激情、技巧和戰術于一體,具有很高的觀賞性,比如英式七人制橄欖球在日本和韓國及歐美也受到了人們的歡迎。而國內高校組織的橄欖球比賽較少,共有55.3%的橄欖球運動者只參加過3~5次的比賽,其中大部分都是隊內訓練賽,這不利于橄欖球運動在高校的開展。
筆者通過與各高校橄欖球教練員進行訪談中發現,目前國內一些高校橄欖球隊會互相發起邀請賽,或者是一些省市橄欖球隊也會對高校球隊發出比賽邀請函,使得兄弟院校之間進行切磋。但經費有限,沒有能力帶著太多的學生出省訓練,所以很多邀請賽也無法參加。
橄欖球運動的日常訓練需要很多器械,如護肩、護頭、撞包、撲摟包、撲摟衣、杠鈴等。而在筆者走訪的幾所高校中,訓練的器械,有些是學校提供的,如撞包和杠鈴,有些器械則需要橄欖球運動者自己購買,如護肩和護頭,由于國內生產橄欖球運動相關器械的廠家較少,這些器械購買困難,而且價格較高。所以有部分高校的橄欖球訓練的硬件設施并不是很齊全。通過被調查人員對本校橄欖球硬件設施滿意度的調查數據可以知道:高校橄欖球運動者對訓練器械的滿意度不高,非常滿意的只有6人,占到整個樣本人數的7%;而表示對本學校的硬件設施不太滿意的人數則是25人,占到樣本人數的29.4%。通過和教練員的訪談,筆者了解到,部分高校的橄欖球運動訓練經費非常有限,有時候不得不跟別的兄弟球隊借一些比賽醫療用品,來幫助學生進行治療與防護。有教練員表示,有人認為橄欖球訓練,有球有場地就足夠了。但這樣的訓練只適合無對抗式橄欖球。對抗式橄欖球訓練首先教會學生的就是如何在訓練比賽中保護自己,缺少專業場地、器具的保護,學生會更容易受傷。
通過這次的調查分析,筆者發現目前高校橄欖球發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因為國內高校開展橄欖球訓練課程的時間尚短,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因此,結合該次調研,筆者給出了以下建議,希望能夠有借鑒意義。
首先,高校應該給橄欖球專業訓練課程留有足夠的訓練時間,適當的減少理論、選修課的設置,增加專業訓練課程的安排。韓愈在《師說》里提到“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既然想把專項練好,就可以適當的減少其他課程的設置,給專業訓練課程留有足夠的時間。
其次,國內應該適當的抽選部分優秀的專業從事橄欖球運動的人員進行培訓,使得他們具有教授高校橄欖球課程的資質。沒有好的教練是一定教不出好的學生的。對于橄欖球訓練來說,教練就是學生的主心骨。但是目前國內高校的橄欖球教師在人數上少,而且還有一部分是從其他運動項目轉到橄欖球項目上的,這從專業的角度講是不利于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的。所以,需要對教練員進行更加專業的資格培訓。
再次,國內可以更多的組織進行橄欖球賽事。高校橄欖球可以和各省市橄欖球俱樂部結合起來,舉辦適當帶著盈利性的賽事。
最后,提高高校橄欖球訓練的活動經費。橄欖球運動所必備的場地、器材價格較高,國家教育部門及體育部門應當適當增加高校橄欖球訓練的經費,完善訓練的設施與裝備,讓學生有機會參加更多的賽事。
[1]徐杰,吳非.對沈陽市高校橄欖球運動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12-15.
[2]戴曉捷,李軍.普通高校開設英式橄欖球選修課的構想[J].臺州學院學報,2008(5):23-25.
[3]鐘勇,王長權,郎健.我國高校女子英式“七人制”橄欖球運動隊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1):31-36.
G807
A
2095-2813(2017)06(b)-007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