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葉
(樂山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四川樂山 614000)
高校田徑教學困境及其教學改革途徑研究
何葉
(樂山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四川樂山 614000)
奔跑、行走、勞動等方面是人類進化的主要因素,人類在奔跑中獲得體魄的強健,在奔跑中獲得食物。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人類對于奔跑有了新的定義——田徑。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人們對于運動的觀念越來越淡薄,這一現象尤其在我國高校中得到了體現。筆者對一些高校的田徑教學進行一定的調查之后發現,很多高校對于田徑教學草草了事,甚至有的高校根本沒有開設田徑課程,因此,高校田徑教學已經成為了高校體育運動的一個短板。
高校田徑運動 田徑教學 治理措施
田徑運動的發展久遠,它對于學生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有著重要作用,例如對于力量、速度、靈敏、柔韌等方面,甚至田徑運動對于學生對疾病的抗性都有著一定的作用,通過田徑運動鍛煉了身體,身體強健之后對于疾病的抗性自然有所提升。所以田徑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但在當代的高校體育教學中,田徑教學卻迎來了從未有過的困難。
1.1 教學理念的缺失
我國高校在田徑教學中,對于教學理念的缺失已成為一種常態。實行田徑教學的意義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通過對田徑運動的掌握為其他運動項目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這對于學生學習具有挑戰性的技術動作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各大高校的教學中,無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便是以人為本。眾所周知,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的一面,而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很難有主動性。
1.2 教學內容和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對于田徑教學采取示范、講解等硬塞式的教學方法,其中主要以教師對于技術性的動作進行一定程度的示范,側重于技術性的教學模式。在另外一個方面,很多高校開展田徑教學時對于標槍、撐桿跳高、跨欄等體育項目很少開設或者根本沒有開設。因此在教學項目上存在單一性。學生對于各項體育項目的掌握采取對教師模仿的方式進行,這便造成學生對于動作等的掌握容易出現錯誤,最后可能會導致學生受傷等問題的發生。
2.1 資源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不愿選修田徑項目
隨著國家教育部門對于體育教學的一系列改革,在近些年來,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設施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其中田徑項目的教學設施如田徑場、教學器材、跳高器材等都有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其完善的程度仍舊滿足不了學生對于器材的需求。例如時??梢钥吹胶艽笠徊糠謱W生圍在一個田徑器材旁邊,一節課時下來,能夠完成教學的學生很少,還有就是對學生力量的練習場地匱乏。造成田徑項目的問題的因素還有高校中體育教學中的精英教師不愿意教授田徑項目,大多選擇一些選擇率比較高的體育項目。
2.2 學生自身因素是導致田徑教學的內在因素
當代學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例如家長老師對文化成績的重視,導致學生對于運動觀念的淡薄,因此學生對于本來冷門枯燥的田徑項目更加忽視。根據教育部近些年來的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學生素質在近幾年來下降極為嚴重,有很多學生只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對于體育運動采取完全忽視的態度。殊不知忽視體育教學間接導致了自身身體素質下滑,對于疾病的抵抗能力弱,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文化課的學習[1]。
2.3 考核和教學內容是影響高校田徑教學的重要因素
在現行的田徑教學模式中,對于田徑教學的內容和考核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例如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手法老舊、教學理念淡薄等,而考核方式仍舊沿襲原來的方式,沒有發生根本的創新,很多學生僅僅為了及格而鍛煉。時常可以看得到在高校的田徑課程教學中,其教學內容的安排和高中、初中有著太多的相似,內容重復沒有創意,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對于田徑項目的積極性。另外,在有些高校的田徑教學中,沒有進行科學性統一管理,導致了學生對于田徑教學產生畏懼、逃避、厭煩的情緒。而在考核內容上,一些硬性指標的規定使得學生壓力增加,其考核的內容具有濃厚的競技性,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情況[3]。
3.1 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
上文提到高校學生正處于各個價值觀的形成期,在這一階段內,如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而正確的價值觀、奮斗觀、人生觀等,是現代家長和老師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而在田徑教學中,田徑教師應讓學生對于田徑課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例如田徑課雖然不像游泳、拳擊等體育項目具有游戲性、趣味性,但是田徑對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對于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讓他們以后步入社會對于就業等壓力有著一個良好的抗壓能力。在田徑教學方面,授課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對于田徑項目的興趣,例如可以組織娛樂性很強的游戲來激發學生對于田徑課程的興趣。
3.2 加強教育研究和改善教學環境
田徑教學中,因為現代學生身體素質普遍差、個性張揚、意志力薄弱,面對艱苦的室外田徑課程,很大一部分學生根本無法堅持。因此學校對于田徑課程教學管理、組織等方面有著很大的難度。綜合以上因素,學校在安排田徑課程時應該搭配副項(其他項目的參與混合),根據不同時間的外在環境、氣候等,與游泳、拳擊、健美操等其他體育項目進行穿插搭配,同時應對田徑教學的設施和環境加以完善。
3.3 普及田徑運動的觀念和營造課外田徑運動的氛圍
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中小型城市都出現了田徑俱樂部等機構,因此對于田徑的教學不僅僅應局限在課堂之上,在課堂上教授學生相關的技巧和方式,在課堂之外鼓勵學生組建或參加田徑俱樂部,這對于田徑教學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有關工作人員可以定期組織舉辦高校田徑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積少成多,最后引導大范圍的學生參與到田徑運動中來。而有關的教學機構應多組織關于田徑運動的活動,使田徑運動形成一種獨特的校園文化、體育文化。通過對田徑運動的宣傳和推廣,廣大學生在耳濡目染下必定會對田徑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有了興趣,對于田徑教學的發展自然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3]。
3.4 加強田徑教學師資力量的建設以及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
教師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是改善高校田徑教學問題的重要手段,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具有很大的影響,在當代高校的田徑教學中,廣大教師應對田徑教學的理念做出一定的改變,不應該為完成教學而教學,應以學生的身體健康為第一原則,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的不同展開不同模式的教學。而教師必須對自身專業水平進行一定程度的提高,根據時代的發展吸收不同的體育知識,然后應用到體育教學中來,這對于枯燥的田徑教學有著潤滑劑一樣的作用,讓學生在田徑運動中得到歡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
傳統的田徑教學模式對于現代的高校田徑課程有著很大的影響,其教學方式一般都側重于技術方面,隨著時代的變遷,高校的改革、學生思想觀念的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完全適應不了現代的高校教學環境,而且傳統的田徑教學對于田徑運動的健身效果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最后導致高校田徑課程成為了一個冷門課程,無人問津。高校在田徑課程的考核方式、課程內容、教學方式上都有著很大的不完善。因此高校如若要改善當前遇到的問題,就必須摒棄原來的教學系統,針對如今的教學環境、學生情況制定以健康第一為原則的田徑教學。
[1]黃尊兵.高校田徑教學現狀與對策的深入探討[J].運動,2015(24):85-86.
[2]李修振.對高校田徑教學改革及其創新的研究[J].商,2015(50):251.
[3]王英凱.普通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研究[J].求知導刊,2016(6):141.
G807
A
2095-2813(2017)06(b)-012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