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輝
山西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教學大綱的對比研究
田旭輝
田徑課程是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田徑普修課教學大綱根據《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各類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制定,針對當前社會對體育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學大綱需要多方面進行調整,使之更合理、更科學。本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對比分析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就教學大綱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考核評價以及教材的使用情況分析山西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教學大綱存在的問題,為今后田徑普修大綱的完善提供參考和借鑒。研究表明:山西省6所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教學目標的設置基本符合指導大綱,但有待完善;技術課與理論課的課程時數安排不科學;教學內容基本與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相一致,能夠適應中小學教師的需求;考核以技評和達標成績為主,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田徑教材老化,缺乏創新;理論性太強,缺乏實際應用。
體育教育;田徑普修課程;教學大綱;教學時數;教學目標
田徑運動來源于生活,集走、跑、跳、投等基本運動形式為一體,是人類生存基本技能最直接、最充分的體現,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被譽為體育運動之母。田徑課程作為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主干課程之一,為我國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和基層教練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近年來,傳統的田徑教學注重技術的練習和身體素質的發展,教學內容單一、運動負荷較大、練習手段枯燥、缺乏趣味性,使得學生對田徑失去了興趣。加之高校都是選課制與學分制,為了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讓學生更多的選擇當前社會比較受歡迎的課程,導致選擇田徑課程的人數不斷減少。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頒布,對中小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要求的體育教師,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必須加大教學課改;作為教學指導綱要的教學大綱也必須適應社會的發展,不斷調整。因此,讓田徑運動課程發揮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正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的重點。
1.1 研究對象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大同大學、運城學院、呂梁學院、晉中學院、長治學院六所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的教學大綱。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各類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文獻檢索是CNKI(中國知網),以“體育教育專業”、“田徑課程”為關鍵詞,以及山西省6所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大綱作為本研究的參考資料。
1.2.2 對比分析法
通過對比這6所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教學大綱,對大綱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內容、學時分配、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統計并對結果進行分析。
1.2.3 訪談法
通過對6所院校的田徑普修代課教師進行電話訪談,聽取他們對田徑普修教學大綱的意見以及具體實施情況。
2.1 山西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教學目標對比分析
《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各類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明確規定:“掌握田徑類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方法與技能,達到一定的運動技能水平;具備田徑類課程教學的基本能力和指導課外健身鍛煉的組織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提高社會適應能力。”[1]可以看出指導綱要明確提出了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目標應突出培養當今社會所需要的體育人才。
本文通過對山西省6所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教學大綱對比分析發現:當前山西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教學大綱中教學目標的設置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能、技能、教學能力,注重訓練和競技比賽以及大眾健身的指導。6所院校的教學大綱的制定基本符合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通過對比發現6所院校田徑普修教學大綱的教學目標均未涉及到培養學生田徑運動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現代科技手段管理體育的能力。
2.2 山西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的對比
2.2.1 理論課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的對比分析
山西省6所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理論課程教學時數平均為19學時,其中呂梁學院的理論課程時數達到38學時,長治學院的理論課程僅為8學時。對比發現山西省各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大綱的理論課程學時設置差異性比較大,但基本符合《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各類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規定。
6所院校田徑普修課程理論課程的開設內容主要集中在《田徑運動概述》、《田徑技術原理》、《田徑教學理論》以及《競賽組織裁判法》,說明各院校比較重視學生的技術和教學技能的培養以及擔任裁判、組織管理比賽的能力。其中《田徑運動健身理論》開設學校有4所,說明田徑運動所具有的健身作用已逐漸被重視,但總體來說重視程度不夠。在選擇田徑理論課程內容時,應堅持“以人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不僅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術,還要重視職業技能和道德培養。
2.2.2 技術課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的對比分析
6所院校技術課開設的項目平均為8.6項,其中開設最多的有10項,最少的有6項。從教學時數上看,這6所院校的技術課平均時數為104.6學時,只有山西師范大學、大同大學、運城學院的教學時數超過了105學時,其余院校均未達到平均時數。從所設置的項目來看,6所院校都開設了短跑、跨欄跑、跳高、跳遠、鉛球以及標槍。而這6項運動正對應田徑項目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是最基礎和實用的項目,比較適合中小學的開展,掌握這些技能是體育教育專業必不可少的。山西師范大學和運城學院開設了定向越野項目的技術教學,長治學院開設了12學時的趣味田徑運動的課程。
通過比較發現:大部分院校在選擇技術教學中都會選擇簡單容易開展的運動項目,取消撐桿跳高、鏈球等技術復雜的項目,由于將體育教育專業畢業后大部分走向中小學教師的崗位,因此教學內容定位中小學能夠開展的項目。各院校都過于重視田徑運動的技術教學,沒有發揮田徑運動的健身和娛樂價值。因此各院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和辦學特色,適當增加田徑運動項目。
2.3 山西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開設學期、學時和學分對比
田徑運動項目共有47個單項,按動作結構劃分:走、跑屬于周期性項目;跳躍類和投擲類屬于混合性非周期項目。按供能系統劃分:短距跑和跨欄屬于體能主導類速度性項群;跳遠、跳高屬于體能主導類力量性項群;長距離跑屬于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從生理學角度來看,學生在學習新技能時要經過泛化階段、分化階段、鞏固和自動化階段,因此在安排教學時數時,應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時數,以便學生更好的掌握技術。山西省6所院校的教學平均時數為128學時,有4所學校未達到平均值,說明學校對田徑普修課程的重視程度還不夠。
研究發現6所學校的學分設置平均為7.1分,其中有4所學校沒有達到學分設置的平均值。根據對教師的訪談了解到:田徑運動是其他運動的基礎,掌握田徑基礎技術可為學習其他運動打下基礎,因此田徑項目的教學時數安排在100~150學時為最佳,學期數可安排2~3學期為宜。山西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學期、學分的安排基本合理。但理論課和技術課的學時數之間的比例差距大,建議各學校進行調整使技術課和理論課更加合理科學。
2.4 山西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評價與考核的分析
《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各類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在教學評價中提出了:“對學生成績的評價,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情況與進步程度的評價以及加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評價。”[2]目前山西省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的考核大同小異,基本都是根據一定的比例來計算,即平時成績、理論成績、技術考核、達標成績。其中山西師范大學還加入了通過教學、訓練、裁判實習等考核學生的講解、示范、組織教學的實際操作能力。根據統計,各學校平時成績一般占總成績的10%、技術考核一般占總成績的40~60%、理論成績占總成績的20~30%。山西省各院校的考核內容、考核方式以及成績所占的比例基本符合指導綱要的要求。
調查結果顯示,在短跑項目中男女山西師范大學的滿分與及格標準都是最高的;在男女跨欄項目中運城學院的滿分與及格標準是最高的,這是因為運城學院在欄高方面降低了難度,男子為0.85米、女子為0.76米,其余5所學校都為男子0.914米、女子0.762米,并設有兩種欄間距任選。在跳遠與跳高項目中,晉中學院的標準是最高的,但幾所學校的標準差距都不大。在標槍方面除了呂梁學院和晉中學院采用男800g、女600g,其余學校采用男女均為500克的竹竿槍。綜上所述,各院校的評判標準最為接近的是跳躍類、其次是跑類、最后是投擲類。因此,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各院校應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制定標準。
綜上所述,這6所院校的評價體系傾向于終結性評價且評價手段單一,考核常常帶有主觀性。由于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且身體素質和掌握能力參差不齊,如果只注重結果評價,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樣的評價很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5 山西省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教材使用情況分析
《現代教學論》認為要實現教學最優化,就必須實現教學目標最優化。[3]經過調查山西省6所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教材使用的都是統一的即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審定《田徑》(體育學院必修通用教材)以及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審定《田徑運動高級教程》,這兩本教材基本能夠滿足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開設的需要。調查發現:山西省6所院校使用的田徑教材老化,缺乏創新;理論性太強,缺乏實際應用。
1.山西省6所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在教學目標的設置基本符合指導大綱的規定,但都忽視了培養學生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處理和管理體育的能力,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2.山西省6所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教學時數平均為128學時,有4所院校未達到平均值。個別院校的理論課程時數僅為8學時,有一半院校的技術課程時數遠低于平均時數,技術課與理論課的課程時數安排不科學。
3.山西省6所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教學內容基本與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相一致,能夠適應中小學教師的需求。
4.山西省6所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程考核較單一,技術和達標成績占主導地位,評價方式傾向于終結性評價,容易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5.山西省6所院校使用的田徑教材老化,缺乏創新;理論性太強,缺乏實際應用。
[1] 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各類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通知[Z].2012.
[2] 許占鳴.我國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田徑普修課教學大綱的對比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3):106-110.
[3] 裴娣娜.現代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 謝慧松,武文強.體育教育專業田徑術科必修課學科課程標準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8):1098-1092.
[5] 朱征宇.對體育教育專業專項選修課現狀與改革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23(1):105-107.
[6] 李鴻江.田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彭中東,土霞.普通高校田徑專項課面臨的困境與措施[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35(6):103-104.
[8] 茍定邦,等.我國普通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的困境思辨與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0,(3):113-117.
[9] 馮傳城.新課程標準下體育院校田徑教學改革的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10):123-125.
ComparativeStudyonTrackandFieldGeneralCoursesforPhysicalEducationMajor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Shanxi
Tian Xuhui
Track and field course is the main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rack and field course syllabus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 Teaching Guidance Outline for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Main Courses". To meet the needs of better sport talents, the teaching syllabus need to be adjusted to make it more reasonable and more scientific. This study uses literature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analyzes the professional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syllabus problems existed in Shanxi universities from curriculum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e use of textbooks. T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improvement of track and field.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6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basic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s, but need to be improved; the technology and theory class curriculum time is not scientifically set; the teaching contents are accordant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port and health curriculum; tests are based on technical evaluation and standard grades, which ignore students' individual discrepancy;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materials are old and thus in lack of innovation; too much theoretical issues and in lack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teaching syllabus; teaching hours; teaching objectives
G807
A
1005-0256(2017)12-0138-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2.056
田旭輝(1994-),男,山西臨汾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Sport Colleg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