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主從 相融配套①
——論高職院校健美操與啦啦操的訓練方法
龍輝 唐犇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4)
啦啦操運動由于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形成了一種運動文化,受到了青少年的喜愛;健美操運動不僅能夠鍛煉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還逐漸滲透到表演、教育中,兩種運動在我國高職院校中都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健美操和啦啦操存在一定差異性,高職院校開展教學和訓練時,存在交叉、重復的現象。因此,該文分析了健美操和啦啦操的特點以及兩者的差異性,研究健美操和啦啦操的訓練方法,從而更好開展健美操與啦啦操的訓練。
高職院校 健美操與啦啦操 訓練方法
健美操與啦啦操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廣受青少年學生的喜愛,成為了高校中重要的運動項目。健美操與啦啦操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樣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訓練中要充分了解兩者的差異性,區分主從、相融配套,提高健美操與啦啦操的訓練水平。
健美操是有氧與無氧運動的結合,其中以無氧代謝為主,運動的時間較短,但速度較快,且運動的強度較大。健美操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健美操的動作難度相對較大,且變化較多,對運動員的技術要求較高;第二,健美操編排要求合理、流暢,且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第三,健美操成套動作通過連續性的動作展現,能夠表現出運動員的力量特征以及柔韌性。
啦啦操運動同樣是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的結合體,運動的強度較大,且運動的時間較長、速度較快。啦啦操運動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啦啦操運動主要采用肢體動作的發力方式,運動員短暫的加速、制動、定位,體現出啦啦操獨特的力度,動作完成要求迅速、果斷;第二,啦啦操運動過程中,運動員的重心要穩定,移動要平穩,且身體控制以及位置要精確;第三,啦啦操運動中體現出團隊協作精神。
第一,健美操與啦啦操的起源存在較大的差別,啦啦操起源于美國的校園,主要用于為體育比賽助威。而健美操最初是美國為太空人設計的,用于健身訓練;第二,健美操與啦啦操的參與人群以及運動理念差異較大,青少年是啦啦操的主要參與人群,具有濃厚的表演性質。另外,健美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美體塑形,而啦啦操則是通過肢體語言振奮思想,為觀眾帶來情趣;第三,健美操與啦啦操的運動性質存在較大差異,兩者的動作結構、難度動作以及完成動作的程度不同。另外,健美操與啦啦操的音樂結構、動作編排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性,啦啦操的音樂范圍更加廣泛,通過動靜結合等方式來凸顯出啦啦操的特點,而健美操的音樂則相對單一,受到時代、民族以及創編人員的影響;第四,健美操與啦啦操的文化特征不同。健美操注重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強調運動員的交際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啦啦操則更加注重團隊中運動員個人的發展,通過個人的發展凸顯出個性化特點,主張運動員張揚個性,形成獨特的啦啦操文化特征。
3.1 訓練次數和時間的安排
健美操、啦啦操與其他運動一樣,需要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夠有所成就,重復多次的訓練才能夠掌握運動技巧。高職院校的健美操與啦啦操訓練中,如果希望取得較高的競技水平,訓練的安排就要更加科學、專業以及系統,訓練的量和時間對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健美操的動作元素相對比較簡單,青少年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啦啦操與健美操相比較,具有更復雜的舞蹈動作,需要通過反復多次練習才能掌握。因此,在訓練的時間和次數安排方面,啦啦操要安排相對更多的時間,通常一周兩次訓練次數,每次訓練時間要根據青少年的掌握情況以及身體素質決定。
3.2 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
高職院校健美操和啦啦操訓練中,教師要充分了解青少年的身體狀況,并且認真分析健美操和啦啦操的特點,有針對性制定訓練計劃,并且能夠有效掌控訓練過程,最終實現訓練的目標。首先,制定科學、系統化的總目標;其次,細化目標,將訓練過程的目標進行分解,形成相對獨立卻又相互聯系的任務;最后,對訓練過程中的子目標進行細化,形成一個個特定的要求。啦啦操與健美操的訓練計劃有一定的相似性,最終目標都是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并且從中獲得藝術技能。但兩者的訓練子目標卻有著較大區別,啦啦操要求青少年不斷深入,逐漸掌握相應的技術特點,最終完成成套動作,實現舞蹈的張揚;健美操則更加注重青少年各個動作的標準化,要求青少年能夠準確完成每個動作。
3.3 安排訓練的內容
高職院校健美操和啦啦操的訓練內容對青少年的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訓練過程中,訓練內容要能夠隨著青少年的水平不斷進行調整和側重。健美操兼具了舞蹈和體育的特征,在訓練中要注重兩者的結合,訓練內容包括音樂、舞蹈、競技水平以及表現力等內容。訓練安排中,可通過協調、耐力、速度、力量以及柔韌等訓練提升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通過難度動作、技巧訓練等提升青少年的競技水平,通過音樂訓練、表現力訓練等方式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質。而啦啦操的訓練內容涵蓋了表演技巧訓練、技術訓練、舞蹈訓練、樂感訓練、心理素質訓練、身體素質訓練等內容。訓練開始階段,更注重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樂感以及基本功訓練,作為今后訓練的輔助練習;隨著訓練的逐漸深入,中期則更加注重青少年的舞蹈基本動作訓練,既可以進行分解練習,也可以個體單獨訓練;最后的階段則加強對成套動作的訓練,在音樂的背景下,進行成套動作的表演。健美操和啦啦操的訓練內容都要結合運動的特征進行安排,在訓練過程中要關注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利用舞蹈等形式表現出個人的情感。
3.4 豐富訓練的手段
隨著健美操和啦啦操的不斷發展,其比賽水平、比賽內容更加的豐富,因此,高職院校的健美操、啦啦操教練員要豐富訓練的手段,幫助青少年運動員提升心理、戰術、技巧以及運動素質,從而提升運動水平。高職院校的教練員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訓練的效果,因此,結合多種手段進行訓練,才能實現訓練的目標。與此同時,教練員要根據健美操、啦啦操的特征選擇、編創鍛煉的手段和動作,根據青少年運動員的心理、生理特征,合理安排訓練,挖掘他們的潛力。
健美操訓練中,主要分為4個部分:第一,將力量訓練與柔韌性訓練相結合,既要展現青少年運動員肌肉的力量,同時還能夠體現出他們的柔韌性。訓練中,要合理安排力量練習,通過定期檢查的方式,保證青少年運動員的練習質量;第二,柔韌性練習時要強調主動與被動結合、動靜結合,綜合性的訓練來提升運動員的柔韌性;第三,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身體協調性,創編健美操動作時要注重對稱與不對稱的結合,表演的節奏快慢適中,動作要能夠融合不同肌群,尤其是小肌群;第四,耐力訓練要統一,運動員的動作要標準,滿足技術要求。
啦啦操訓練中,既要融合健美操訓練的手段,還要根據啦啦操運動的特征,進行夸張訓練。例如:運動員“笑”的表演中,要能夠掌握不同的表現方式,可愛的笑、冷笑、憎惡的笑以及青春的笑等等。與此同時,啦啦操訓練中還要強調運動員表演訓練、情景模仿訓練,培養運動員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將自己融入到舞臺表演中,最終較好表現出啦啦操的精髓。
健美操與啦啦操都在快速發展,且在我國各大高職院校中受到青少年學生的廣泛關注。通過健美操與啦啦操的訓練,建設高職院校高水平的運動隊伍,能夠有效提升校園文化建設,能夠更好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體育文化創造具有校園特色的文化氛圍以及校園精神,形成積極向上的優良校風。高職院校在開展健美操、啦啦操訓練時,要能夠了解兩者的特點,清楚兩者的異同,進行科學、合理的訓練安排,提高青少年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同時,實現高職院校教書育人的目標。
[1]陳曉丹.啦啦操與體育舞蹈的比較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2(7):152.
[2]陳莉,成平.論形體訓練在健美操選修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8(20):96.
[3]李杰杰.競技健美操操化動作與技巧啦啦操操化動作的異同點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1,1(3):26-27.
G831.3
A
2095-2813(2017)02(a)-004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4.049
龍輝(1981,9—),女,漢,湖南張家界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唐犇(1970,4—),男,漢,湖南長沙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