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乾星
(南京市女子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南京 210004)
啦啦操運動的學校教育價值探析①
呂乾星
(南京市女子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南京 210004)
啦啦操運動富有激情、充滿活力、凝聚團隊精神,隨著該項運動在全國范圍的普及推廣,啦啦操已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學校開展啦啦操運動,有利于學生健美體態的塑造,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同時,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加強學生的堅強意志品質,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豐富校園體育文化。
啦啦操 學校 教育
啦啦操原名cheer leading,是在音樂或口號的襯托下,借助道具、標語等表達手段,以隊員展示各種具有強烈鼓動性、感染性的動作為形式,集中體現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團隊精神,以調動觀眾情緒來支持本隊為目的的一項體育運動[1]。
啦啦操起源于美國,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分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具有青春、時尚、活力、團隊性等特點。該運動富有激情、充滿活力、凝聚團隊精神,非常適合成長中的學生參與,我國從2002年引入啦啦操運動,很快受到各年齡階段學生的追捧,尤其在近幾年,啦啦操運動發展迅猛,受到越來越多的學校重視,已經將其作為一種校園文化來建設,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釋放和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對促進學生成長期的心理和生理輔導,效果顯著。
1.1 有助于豐富學校教育文化環境
校園文化是人才培養的載體,同時,滲透著人才培養的內容。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著校園文化的發展,而啦啦操作為一項有極高藝術性的運動項目,使校園文化更加富有創新意識,充滿活力,是建設校園文化的有效途徑。南京市女子中等專業學校啦啦操隊從隊伍的初建、發展到慢慢成熟的過程中,該校啦啦操隊隊伍專業水平不斷提高,參加比賽的性質級別也隨之逐漸提高,最終有資格參加國內最高級別比賽,隊伍性質從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到代表南京市參加全國比賽。校啦啦操隊除代表學校參加一些專業性競技比賽外,還參加一些校內外盛會的表演,比如參加2014南京青奧會賽場的展演、參加江蘇省第十屆讀書節活動、參加學校校慶等活動。基于啦啦操運動的特點,該校課間操將充滿青春活力的校園課間啦啦操成功引入,深受學生的喜愛。學校開展啦啦操運動,可以增進學生運動技能,提升學生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和合作意識,豐富學校體育內涵,使校園文化向更高層次邁進。啦啦操運動用自己的競技文化魅力和廣泛的大眾參與性,豐富了競技體育內容,對健康的校園文化潮流起到了一定的引領作用[2]。
1.2 有助于提高身體素質和改善身體形態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016年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指導思想明確指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保障健康的宗旨,全面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現如今,我國學生體質普遍下降,肥胖學生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學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身體形態,才可以從容面對每天的學習生活。一個人只有具備較強的肌肉力量,良好的心肺耐力、平衡、柔韌、靈敏和協調性,才可稱為身體健康。與其他項目相比,啦啦操運動具有更大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可以在室內、草地上或者馬路邊等地方練習,不受場地器材和氣候等條件的限制。并且該項目運動量可大可小,運動強度可自由掌控,是一種鍛煉方法簡便的有氧運動,具有提高身體素質和改善身體形態的作用。長期參加該運動可有效改善學生生理機能,促進身體正常發育,塑造優美身體形態,有效提高學生的柔韌性與協調性,力量、耐力、速度也明顯提高,為學校教育墊定基礎。
1.3 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教育
具有團隊意識已是當今社會對現代人才的要求,更是學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團隊意識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團隊整體工作效率,也為團隊成員個人的全面發展也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已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啦啦操是集體項目,強調整體效果,注重團隊合作,因此,團隊凝聚力在啦啦操運動中,具有突出的作用。要達到良好的表演效果,需要團隊完成更多的隊形變換、空間轉換,編排更多不同層次的動作,在人數上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才能體現其獨特魅力。啦啦操隊員除了基本的操化動作以外,還要求隊員之間互動、配合,既要有動作和眼神的交流,還要有一些技術技巧動作的完成。如在技巧啦啦操中,隊員完成托舉、拋接、“金字塔”造型等難度動作時,需要雙人甚至多人的配合。底座負責將尖子托起或拋至空中,最終保證尖子安全著地,尖子在雙腳離地之后,需要做出各種姿態或技巧動作,彼此的任務和責任實現的那一刻,便轉換成對同伴的信心和信賴,對團隊人員之間的合作和凝聚力具有很大促進作用;啦啦操的團隊合作精神也滲透在平時的訓練和生活中,其中,隊員之間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在心中都會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因此,啦啦操運動能增強學生對集體的參與意識和責任心,培養其團結協作的能力,促使學生以博大心懷及熱忱之心,熱愛平凡生活,熱愛大千世界。
1.4 有助于加強學生的堅強意志品質教育
啦啦操的訓練和比賽,傳遞著學生的渴望、自信,反映出勇于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價值追求。優美的身體姿態和規范的技術動作練習,在啦啦操訓練中必不可少,學生要充滿自信,全身心投入,以激發其認知、情感、意志和交往活動。啦啦操的32個基本手位,作為基本功訓練,每次訓練都要重復多次,反復練習;啦啦操技術水平的提高,需要學生平時加強身體素質的鍛煉,適度的力量訓練必不可少;在學習技巧難度動作時,也許會有幾十次甚至幾百次失敗的打擊,才能準確地完成動作,無形之中,學生在技術水平提高的同時,鍛煉了堅強意志品質。同時,在啦啦操比賽活動中,滲透著對學生的“挫折教育”,過于緊張、發揮失誤,本身水平存在差異,艱辛付出后未能取得預期的成績而深受沉重的打擊,以激勵面對失敗,不斷地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形成自主獨立的人格,自強不息地笑對人生,最終自信自強。
1.5 有助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教育
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審美教育的質量是衡量學生審美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尺。啦啦操是對美感要求較高的一項體育運動,舞蹈啦啦操尤為突出。教師將基本操化動作與各種富有美感的舞蹈動作、難度動作結合在一起,進行科學合理編排,最終使套路動作清晰、有力,舞蹈動作優美,技術技巧動作運用準確,隊形轉換流暢,舞臺效果和視覺效果完美,更具觀賞性,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進而提高審美能力。另外,啦啦操的美感不僅僅體現在舞姿,它對音樂的使用、服裝、道具的選擇以及學生的健康形體,表現力等都有一定的美感要求,也進一步體現了啦啦操運動青春、時尚的特點。可見,一定程度上,啦啦操運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啦啦操音樂強勁、節奏感強,富有激情、充滿活力、凝聚團隊精神,是當今學生非常喜歡的一個流行體育項目。該運動有利于發展學生力量、速度、平衡與柔韌性等方面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美體態的塑造;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同時,啦啦操運動在練習中需要練習者齊心協力、協同配合。因此,進行啦啦操學練,有助于提高身體素質和改善身體形態,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有助于加強學生的堅強意志品質,有助于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1]王伶俐.啦啦操運動對中學生性格的影響[J].網絡財富,2010(22):171.
[2]劉珺.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啦啦操的作用初探[J].時代教育,2014(13):153.
[3]何黎明.中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內容與要求[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2(3):88-90.
[4]鄭重.跳出青春活力——啦啦操[J].青春期健康,2015(13):72-73.
[5]張慶如,張慶玲.我國啦啦操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11):136-138.
[6]張琰浠.新形勢下啦啦操隊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J].2014(24):188-189.
[7]張慶如.啦啦操運動發展演進及特征表現[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12):142-144.
G837
A
2095-2813(2017)02(a)-012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4.125
呂乾星(1984—),男,漢,山西祁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課余體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