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孟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 浙江紹興 312088)
高職體育訓練課實施體系的構建方法分析①
黃孟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 浙江紹興 312088)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為社會培養職業技術人才的高職教育也面臨著一系列改革。體育課程對高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該文旨在探究目前高職體育訓練課實施體系的構建方法并與廣大高職體育教育工作者進行交流。
高職 體育課程 體系構建 分析
高職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不同,其教學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具備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但高職教育不能僅僅將教育重心放在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上,更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于專業型人才的需求。體育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品質有著重要的作用,是高職教學中不能忽略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高職教學應該做到專業技能提高及身心健康發展并重,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點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形成良好的課程實施體系。該文將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實施體系的作用、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訓練課中的問題以及高職體育訓練課實施體系的構建方法3個方面進行探究。
良好的體育訓練課體系應與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相適應,針對學生的專業需求設置相應的體育課程。高職院校體育訓練課程體系構建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高職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因此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幫助學生實現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良好發展是高職院校進行專業教育的首要前提。通過有效的體育訓練課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自己的身體素質。同時,對學生進行體育精神的熏陶,能夠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培養自己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1.2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良好的鍛煉習慣會對學生終身的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體育課程時,應向學生滲透終身體育的觀念,并向學生傳授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尤其對于某些專業來說,日后的工作要求學生具備強健的身體素質才能勝任。高職院校體育訓練課的良好構建能夠幫學生從青少年時期便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自己今后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礎。
1.3 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職業發展
高職學生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大多都處于生產一線,因此,這些崗位的性質往往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具備一定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不僅僅是幫助學生起到鍛煉的效果,更應有針對性地開展,為學生今后更好地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打下基礎,使自己的職業生涯更加順利。
我國的高職院校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然而由于各個方面的因素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筆者認為,目前高職體育訓練課中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缺乏具有高職特色的體育教學
高職教育是面向就業開展的,因此,其特殊性決定了高職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同時,社會經濟的發展也要求高職院校應當開展具備自己特色的教學。但當前,我國的高職教育中仍然特色不夠明顯,體育訓練課的開展也僅僅是對學生進行體育技能的培訓,缺乏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另一方面,高職體育教育的課程設計應該更加靈活和富有針對性,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今后的就業需求,而目前的高職體育課程大都千篇一律。因此,高職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考慮到社會對高職教育的需求,改變這一問題,幫助學生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更好地發展。
2.2 缺乏對高職體育教學的正確認識和重視
傳統的應試教育往往忽視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高職教育也存在這一問題,認為教學的重心應當放在學生相關專業課的學習上,體育教學得不到正確的認識和必要的重視。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越加多元化,不僅要求學生有過硬的專業技能,還應具備較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因此,目前高職院校對體育教學的觀念急需做出改變,否則將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經濟對于人才培養的要求,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高職院校應充分重視體育教學,將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擺在教學的第一位,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更要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轉變落后的教學理念,真正把體育教學擺在高職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體育課程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2.3 高職體育不成體系
當前,高職體育教學缺乏統一的體系,各學校間的教學形式和內容都有所不同,并且高職院校之間缺乏相互的交流和溝通,因此,體育教學的效果往往是在不同學校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受到學校的師資水平、重視程度以及體育器械的影響。這種現狀導致了高職體育課程的開展難以形成體系,不利于高職體育整體的發展,因此對于高職體育教學的改革造成了一定的制約。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強對體育教學的溝通,共同推動體育教學的完善和發展。
2.4 教學形式和內容單一
目前,高職院校在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上往往較為單一,不同院系的體育教學開展也不具備自己的獨立性,因此,體育教學往往沿用相同的教學形式,對于課程內容的多少、課程形式的種類沒有明確的區分,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也不全面。另外,某些學校受到學校教學資源的限制,或是教學方法落后,更加難以提升教學的多樣化程度。
高職體育課程中的一系列問題表明了高職體育教學的發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需要高職院校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找準定位,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更好地構建高職體育訓練課體系。
3.1 理論和實踐并重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適當進行體育基礎理論知識以及體育實踐課程的教學,理論課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體育的意義,學習必備的體育運動方法;而實踐課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真正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目前,高職體育教學往往忽略了二者的結合,導致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缺乏理論指導與實際運動的良好結合,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難以培養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結合,也能使得高職體育課程的開展更加完整,形成體系。
3.2 適當增加體育課程的選修內容
高職體育可以適當開展一定的選修課程供學生選擇,這樣可以使得不同興趣愛好、不同體育特長的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學習,有利于學校因材施教的開展,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高職院校應在合理配置學校的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開展多種類型的體育課程,例如排球、籃球、健美操、游泳等,使學校的體育教學形式更加豐富。
3.3 高職體育課程體系構建應體現不同的職業特色
高職體育訓練課要想形成具備高職特色的體系,則應該在課程開設中充分體現不同職業的特色。不同專業的學生往往面臨著不同的職業發展道路,而不同的職業也對本專業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要在充分考慮不同專業特點以及不同職業對身體機能的需求的基礎上來創設不同的體育訓練課程,滿足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需要。
綜上所述,高職體育訓練課的開展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素質提高,更好地適應將來的職業道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目前,我國高職體育教學尚不完善,仍存在一系列問題,高職教育工作者應轉變教學觀念,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思路,構建具有高職特色的體育訓練課體系。
[1]高勇軍.基于職業體能需求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5(34):96-97.
[2]于威.對高職院校體育改革的幾點看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23):283.
[3]岳書蕊.新時期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理論及實踐探析[J].成人教育,2010(11):71-72.
[4]王建宏,周波文.論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個性化課程體系的構建[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116-118.
G807.4
A
2095-2813(2017)04(c)-011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117
黃孟(1980,1—),男,漢,浙江紹興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