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新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 100042)
高校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教育的探討①
周立新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 100042)
終身體育教育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體育能力,而且也促進了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文章就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終身體育教育進行了探討。首先概述了終身體育教育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然后針對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終身體育教育提出了幾點建議,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轉變教學觀念,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計劃的完善;注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和體育能力的提高;積極開展體育社團活動,抓好課外體育鍛煉。
終身體育 體育教學 鍛煉 體育能力
終身體育教育的概念來自于終身教育思想,已經成為當今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思想理念,指明了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終身體育是將體育貫穿于人的一生,終身體育教育旨在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讓體育成為人一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開展體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培養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掌握運動技巧,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高校是學生接受學校教育的最后階段,也是對大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的最后環節,這就意味著學校和體育教師要重視終身體育教育,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積極地將終身體育教育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獨立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不僅保證在大學生活學習中堅持進行體育鍛煉,以后畢業進入社會仍然能夠繼續堅持體育鍛煉,保持強健的體魄,讓自己終身都能夠受益。
1.1 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這里說的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指學校在終身體育教育方面出現的一些問題。
(1)學生對于終身體育認識不足。當前大學生對體育教育的認識還是不夠,仍然有多學生只重視了專業課的學習,忽視了體育課。很多學生對于學校正常安排的體育課都不愿出席,更不要說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了。這種認識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也跟學校的宣傳教育不到位有關。
(2)學校在體育運動項目的開設上也存在不足,不能及時開設學生喜愛、當今社會流行的運動項目,對于體育活動的開展頻率也較低。沒有流行的和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就不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教師也就無法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了。學校對體育課程的設置也有一定的問題,一周安排1~2次體育課,并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不利于學生體育鍛煉能力的培養。
(3)體育教師對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不足。學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體育運動興趣不高,體育能力不足,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去引導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體育教師受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的工作壓力,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了教學結果的考核,忽視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運動興趣和體育能力的培養。
1.2 終身體育教育的意義
1.2.1 加強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終身體育教育,可以加強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促進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提高。開展終身體育教育,勢必要加強對終身體育相關理論知識的宣傳,這樣就讓學生有更多的途徑去了解和認識,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有利于學生樹立健康的生活觀念,注重個人身體素質的提高,增強體育能力,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1.2.2 讓學生堅持體育鍛煉,受益終身
人的一生要經歷不同的發育階段。大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最后階段。終身體育教育能夠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促進身體健康成長。在畢業后,身體進入成熟期時,堅持體育鍛煉可以讓人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精力充沛地參加工作和生活。當身體進入衰老期時,堅持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延緩衰老,不僅讓人保持年輕的心態,還能夠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由此可見,終身體育教育教人一生堅持體育鍛煉,讓人受益終身。
2.1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和了解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不足。這就要求學校加強對終身體育教育的宣傳,充分利用學校的宣傳欄、黑板報、電視等多種媒體渠道宣傳終身體育理論知識,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加深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和了解。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循環播放熱門賽事,吸引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關注,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
2.2 轉變教學觀念,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計劃的完善
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增強學生體育能力的提高,就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計劃的完善。體育教師要注重教學思想的完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將學生體育能力的提高與教學考核結合起來,引起學生對終身體育的重視。在教學方法方面,體育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利用體育游戲等方法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努力培養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從而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促進體育能力的提高。針對教學計劃的完善,學校要豐富教學內容,合理安排體育課時,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進行體育鍛煉。
2.3 注重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培養和體育能力的提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一項體育運動感興趣了,自然就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鍛煉。當體育教師發現學生對某項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時,要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在體育鍛煉中繼續保持這種興趣,甚至愛上這項運動,堅持鍛煉,從而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體育能力。學校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增開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運動項目課程設置,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運動項目,這樣可以吸引學生自主地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去。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能力,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不僅能強健體魄,還能夠促進個人能力的提高,并將這種能力應用到生活和學習中去。
2.4 積極開展體育社團活動,抓好課外體育鍛煉
體育課堂的時間畢竟有限,要想鞏固在課堂上學到的體育運動知識和技巧,熟練掌握動作,就必須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體育鍛煉。課外體育鍛煉是對體育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能夠讓學生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內容,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能力。學校可以開設多種體育社團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和場地接觸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并堅持進行學習和鍛煉。作為教師要把傳授體育知識、技能與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結合起來,讓課外體育鍛煉活動中體現出終身體育的特點。在課外體育鍛煉活動中,組織形式多樣的年級、班級以及小組的競賽活動,增加終身體育鍛煉項目的實踐機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和體育活動能力。
體育教學的內容要與終身體育教育結合起來,要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在體育教材的選擇和教學計劃的制定上也要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要努力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提高,讓學生能夠學會制定符合自身身體素質的鍛煉計劃,科學合理地安排鍛煉時間,堅持不懈地進行體育鍛煉,從而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1]王煉.淺談高校體育教育對于學生終身體育教育的重要性[J].體育世界(學術),2016(1):82-83.
[2]劉譯文.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終身體育教育[J].亞太教育,2016(1):110.
[3]張煥臣.當代大學生終身體育教育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114-116.
G807
A
2095-2813(2017)04(c)-012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127
周立新(1966,10—),男,漢,遼寧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