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艷丹
(鄭州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 河南鄭州 450000)
鄭州市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及體育傳校現狀調查與分析①
冉艷丹
(鄭州市少年兒童體育學校 河南鄭州 450000)
通過對鄭州市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及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調查,了解我市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及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基本情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側重解決出現的這些問題。使我市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及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發展更規范和完善;使它們為我市體育后備人才的培養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鄭州市 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 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現狀
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及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是指某一體育項目,具有較長的歷史和普及程度較高,并形成一定傳統的普通中小學校或職業學校。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及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在為國家培養體育后備人才,推動學校體育的發展和促進素質教育的改革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根據鄭體訓〔2016〕14號《關于開展鄭州市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認定工作的通知》,鄭體訓〔2016〕15號《關于開展鄭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2016—2019年)認定工作的通知》安排,從2016年6月13日~22日,由市體育局和市教育局組成評估小組,對全市155所中小學新申報的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原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22個項目,60所中小學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的18個項目進行了調查和評估。
鄭州市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及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通過查閱大量學術期刊查找涉及到的相關內容,為本研究提供了充實的理論依據。
由鄭州市體育局組織4個評估調查組,對我市單項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及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和評估。評估組由市體育局評估成員和訓練單位領導、科長、主教練組成。
對所得資料和數據,進行相應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截止2015年底,全市有市級體育傳校106所,15項。2016年新申報體育傳校91所,22個項目(個別現有體育傳校有新申報項目),評估確認達到標準的體育傳校共有77所,12個項目(個別學校涉及2項以上項目)。2016年新申報單項基地60所,17個項目,評估確定達到標準的單項基地31所,14個項目。
各縣(市、區)及有關學校對本次檢查工作相當重視,多數學校匯報會準備充分,備查資料整理的井井有條,嚴格按照體育傳校、單項基地的評估細則逐項逐條進行歸類,資料比較詳細、詳實。個別原傳校在此次檢查工作當中存在應付檢查的情況,資料不夠齊全,甚至沒有。個別申報單項基地的學校未認真研讀實施辦法、評估細則,理解不到位,資料整理有偏差。
多數學校場地設施齊全,特別是新建學校。部分學校場地面積不足,尤其是城市學校更加明顯。部分學校場地是磚或水泥地面,十分堅硬,無法進行正常的體育教學和訓練。
部份學校的器材不能滿足全體學生的需要,其中多為農村學校;有些學校為了彌補器材不足,動員學生自帶器材,利用學生自有器材來滿足上課需要。有些學校器材陳舊、破損嚴重,已不能使用,但仍來充數。
多數學校體育教師人數不足,小學體育教師周課時量為16~18學時,中學體育教師周課時量為14~16學時;小學低年級周體育課5節,高年級周體育課3節;初中周課時3節。以此計算,絕大多數學校體育教師人數不夠。
個別學校對運動隊較重視,聘請社會專職人員、專業教練員進行訓練。特別是足球進校園,各縣(市、區)學校都配有專職人員帶訓。多數學校把體育教師“兩操一課”活動和訓練納入了工作量,按國家規定給予一定的報酬或計入工作量。
傳校檢查,多數學校把體育傳統項目與全校學生的體育活動結合較好,把大課間體育活動,一校一品安排成學校體育專項活動,效果較好。
基地檢查,多數學校都安排了專門的訓練時間,能夠保證正常訓練。但運動隊訓練計劃是高質量訓練的條件,從本次檢查來看,大多數教練沒有一個完整的、詳細的訓練計劃,較簡單,多數缺少課時計劃。
新申報體育傳校、單項基地數量上,奧運項目三大球足球、籃球各縣(市、區)開展情況較好,排球項目較差。田徑、網球、乒乓球等項目開展較少。重競技項目登封各武校積極開展。非奧項目市區開展情況和比賽情況整體優于奧運項目。
實踐證明,普及性、群眾性競技體育運動在學校體育中可發揮重要作用,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各種各樣的競技運動,不僅鞏固了體育課所學習的內容,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同時還可以通過這些活動鍛煉學生的意志和陶冶情操。由此可見,現代學校不能缺少競技體育運動,競技體育運動也只有在學校體育中普及開展,才能發揮其本身的文化功能,才能通過廣大青少年向社會傳播,擴大其積極影響。此次檢查調動了學校的積極性,各校熱情高漲,希望能與體育局合作,引進新項目并從專業技術方面得到支持。體育運動學校、少年兒童體育學校與各校也初步建立了關系。
(1)單項基地應當貫徹“選好苗子,打好基礎,系統訓練,積極提高”的訓練原則,根據市各訓練單位(學校)所需的體育苗子,認真抓好選材和訓練工作。
(2)單項基地要根據本項目的發展趨勢,認真制定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輸送規劃方案。
(3)單項基地應當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運動員的訓練時間,每天訓練不少于1.5h,全年訓練不得少于250天。
(4)優先安排單項基地運動員代表我市參加全省比賽;積極組織單項基地各種競賽活動。通過競賽,檢驗訓練效果,提高訓練水平,通過不斷地觀測、選拔,培養優秀后備人才苗子,提高人才輸送質量。
(1)單項基地的主要任務是:提高訓練水平,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提高后備人才輸送的數量和質量,保障市各項目運動隊,選拔人才的需要。
(2)加強對單項基地的監督檢查,每年由市體育局、市教育局組織考評小組對單項基地進行綜合考評,選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種等級,對考核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者撤銷命名。
(3)實行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通過每年對單項基地進行的檢查,各單項基地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將視為不合格:①不參加或不按規定人數參加河南省和鄭州市體育教育部門組織的體育運動學校、中小學校、青少年俱樂部體育活動等競賽活動。②檢查的當年未向市隊輸送體育后備人才。③年度檢查評估得分未達到60分。④參加規定賽事和體育活動弄虛作假,冒名頂替等違規行為。
(4)懲罰措施。①檢查評估不合格的單項基地,于評估當時起一個月內制定整改方案。②取消當年單項基地資金或器材扶持。③單項基地有下列問題之一者,取消單項基地的稱號,并全市通報:第一,連續兩年不合格,取消單項基地稱號。第二,挪用市體育局下撥的單項基地專項經費的。第三,單項基地有嚴重造假行為的。④被取消單項基地稱號的單位須向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寫出書面申請,獲得許可后在新周期重新參加評估認定。
(1)經統評達到基地條件的學校,由市體育局、市教育局統一命名為該周期的體育后備單項基地。
(2)市體育局每年根據單項基地考核情況,對考核合格的單位給予資金或器材扶持(不低于2萬元)。
(3)各縣(市、區)教(文)體局及有關單位每年要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對所屬單項基地配套相應的資金。
(1)區屬學校對比市直學校的優勢在于資料準備的更加齊全,自上而下的重視程度也比市直中學強,加上區教體局的敦促,使得區屬學校的各個項目開展的較市直學校更為火熱。市直學校的場地條件、硬件設施、師資力量是自身的優勢條件,可是項目的開展卻沒有區屬學校好。
(2)對于體育傳校和單項基地不是十分清楚,對于檢查的各項條目理解不夠清楚,材料針對性不是太強;單項基地科研醫務、后勤保障、競賽成績和輸送方面資料整理有待進一步提高。
(3)由于本次檢查學校較多,歷時9天每個學校檢查交流的時間略顯不足,多數學校未能看到活動展演及項目訓練。
(4)不少新學校場地、設施完善,校領導重視,但開展時間距離3年的時間要求略少(半年左右,部分2014年開始開展)。
(5)足球項目由于校園足球的廣泛開展,有同質化的趨勢,會造成對其他項目開展的沖擊。基礎性項目,比如田徑、籃球等在萎縮,這對體育的均衡發展十分不利。
(6)市級傳校各項目比賽開展較少,甚至沒有賽事,學校沒有展示的機會,特別是縣(市)不能參賽,對于發現輸送優秀苗子不利。
(1)市直學校在保持自身傳統優勢的基礎上,要提高重視程度,積極開展項目。
(2)明確傳統項目學校和單項基地的概念。針對性的準備各項材料。同時,完善單項基地科研醫務、后勤保障、競賽成績和輸送方面的相關資料。
(3)評估組要增加調查評估時間,為被評估學校留夠充分展示時間。
(4)評估標準規定項目開展3年以上,方可申請傳統項目學校和單項基地。對于評估規定的時間標準是否可以根據項目開展的程度適當放寬,從而提高學校的積極性。
(5)要均衡開展各種體育項目,開展那些更適合本校的體育項目。
(6)增加各項目賽事,利用比賽來帶動訓練,利用比賽來發現苗子。
[1]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百度文庫.體育后備人才基地管理辦法[DB/OL].百度文庫,2016-09-22/2017-08-05.
[3]范清惠,李相如.關于北京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調研報告[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3):113-117.
[4]陳喜珍.對大連市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J].大連大學學報,2005(1):7-10.
G812
A
2095-2813(2017)10(b)-023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9.239
冉艷丹(1980,4—),女,漢族,河南鄭州人,本科,初級教練員,主要從事田徑訓練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