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李柏林+方繼敏+黃永炳
【摘要】本文從人才的培養、課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角度出發,論述了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有關的系列課程的教學模塊構建、課程體系教學層次結構、教學內容設置,分析了課程教學內容之間內在邏輯聯系;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應用及實踐性環節的實施進行了探討分析,提出了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新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體系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環境 水污染控制工程 教學體系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X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002-02
1.課程體系構建模式優化
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涉及物理、化學、生物、流體力學、化工原理、設備以及工程圖學等多方面基礎知識體系[1],在加強前期基礎知識教學內容及學時外,還需要理論工程學的教學內容及方法。因此,在該課程體系構建模式中要體現課程基本知識性、實踐性和工程性系統內容。
圖中課程體系構建體現了基礎知識掌握、專業及實驗技能能力培養、工程實踐能力鍛煉與強化,體現了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立體化綜合教學模式思路。
2.課程體系教學層次結構及內容設置
根據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大綱及培養目標要求,通過對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體系中課程作用進行分析,提出了優化課程體系構建模式,見表1、2所示。
3.教學模式改革
3.1教學內容
3.1.1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教學內容有機銜接
必修課程教學內容設計要突出重點,緊扣教學大綱要求,減少理論公式推導學習,簡化計算過程學習,強化理論在工程實踐中的指導作用。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主干課程突出基本概念、原理、基本工藝、基本計算方法以及工藝參數選擇及作用講解。近年來,出現新理論、新機理、新工藝以及新設備等方面的進展內容也要隨課程教學進行適當補充,教學內容之間要有層次性,有利于拓寬知識面。
3.1.2教學內容與工程設計有機銜接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工程實踐性強,在教學中要強調理論與工程設計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在教學中要結合工程實例講解基本概念,理論與工程設計之間關系以及理論在工程設計中作用,使學生通過課程教學能夠獲取水處理方面基本理論、水處理構筑物構造、設計和運行參數的選取,通過課程設計和畢業論文環節學生會使用相關設計手冊和應用設計規范。使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真正能夠在實際中應用。
3.1.3課程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
實驗教學活動可以驗證理論教學中出現原理、現象和有關參數,并通過實驗觀察到實驗參數對工程實際應用影響。實習環節可以分課前實習和課后實習,課前實習可以讓學生對該課程理論基礎有非常好直觀效果,有助于幫助課堂教學過程中對理論知識理解;課后實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題理論知識深入理解,加深了對水處理理論教學過程中概念、理論、工藝及參數等有關知識作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環節是學生對本課程所學理論知識和工程應用能力相結合綜合體現,是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專業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重要步驟,是培養學生進入社會最后一個重要環節。
3.2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
3.2.1教學方法
針對本課程內容多、實踐性強的特點,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強調理論密切結合實踐,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與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模式組織教學,通過具體、真實的水處理工作任務講解,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2)啟發式教學法與分組討論法相結合。1)啟發式教學:啟發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現,整個教學圍繞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來展開。2)討論式教學法:根據教學內容提出若干討論題,將學生分為小組學習,然后將每一小組的成果展示并進行全班集體分析、討論,最終形成共識,得到正確答案。
(3)案例教學。就是通過實際工程案例,把理論與實際工程結合,鞏固學生專業理論知識。
3.2.2教學手段
注重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技術結合運用、建設仿真虛擬實訓室,理實一體化教室。讓學生通過視頻、圖片等增強感性認識,使學生得到認知訓練。
(1)注重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技術結合運用。做好板書、掛圖和實物、模型等直觀教具的選擇;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和網絡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2)建設仿真虛擬實訓室。該實訓室運用污水處理廠仿真軟件進行虛擬演示,使學生能夠有一個全面、真實、直觀的認識,大大的提高教學質量。
(3)建設模型實訓室。該實訓室要陳設仿真虛擬的污水處理廠。如各種水處理所需的原材料的形態等,與之形成互補,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近一步促進知識優化。
4.小結
(1)科學合理設計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教學內容并對各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優化有利于學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體系結構及層次關系。
(2)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與分組討論法相結合、案例教學及現場或模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圖片、實物教學、模擬仿真實驗等現代教學手段采用是加強該課程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重要手段,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參考文獻:
[1]王春榮.“水污染控制工程課程設計”改革與優化[J],科技咨詢導報,2007(18):1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