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曉偉
摘 要 第二課堂是拓展學生綜合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一種新型課堂,本文就本院學生第二課堂的現狀,第二課堂活動的特點和活動設計方案進行分析,第二課堂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為構建第二課堂模型體系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第二課堂 育人模式 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0.009
為貫徹“博學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訓和“智圓行方”的育人理念,不斷打造“以學生為本、素質培養、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培養理念,積極探索應用型大學教學的新途徑,為學生個性化、探究化、高質化和自身發展提供發展空間,動物科學技術學院一直將第二課堂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開展了多種形式和特色的第二課堂,第二課堂是除了常規的課堂教學以外,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娛樂、社會實踐、科技創新和科研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了具有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等教育人才。
1 調查對象及樣本情況
我院有三個專業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和水產養殖,屬于農業院校的艱苦專業,大部分學生不愿選擇這三個專業,因此我院的總人數為550人,根據統計學中樣本推斷總體的思想,根據隨機化原則發給代表性的學生調查問卷180份,收回有效的問卷180份,回收的問卷占總數的32.73%。從調查的樣本中,男生占50%,女生占50%,男女比例為1:1;大一占樣本總數的33.3%,大二、大三、大四分別占樣本總數的22.2%。
2 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的現狀和特點
2.1 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現狀
針對全院學生關于第二課堂開展活動的滿意度調查發現,“滿意或非常滿意”占65%,“一般”占25%,不滿意”占10%,從第二課堂滿意度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我院開展第二課堂是成功的。另外,參加第二課堂活動的方式,社團活動占38%,校園文化占31%,社會實踐和志愿者服務類占36%,科技創新活動占18%,可見我院的社團活動參與度高。
2.2 參與第二課堂活動特點分析
第二課堂作為新型翻轉課堂和教學改革課堂,學生參加主體意識不強,被動參加的比例相對較大,活動內容少,學生普遍認為形式化強,實質性差,多增加第二課堂活動的多樣性、活動的內容、活動方式等來提高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利,提高自身素質。
3 第二課堂活動的設計
3.1 開展科研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大學是人才培養的基地,講座則是在大學學習生活一道美麗的風景,形式多樣化的講座不僅能豐富校園文化,增加學習氣氛,深入學習理論研究和學術創新等,并且通過學術講座如“做最好的自己”,“大學生素質教育”來引導大學生的前進方向。通過“畜牧獸醫專業相關講座”來了解本專業的研究方向和就業去向。
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如“蛙心收縮的記錄和心肌的特性”動物醫學、動物科學專業技能大賽、計算機技能大賽、魚類解剖大賽,“民族團結,愛我中華”書法設計大賽等。校園安全情景劇設計大賽、“崇尚科學,反對邪教”漫畫展、“挑戰杯”論文大賽、校級“挑戰杯”創業設計大賽,其中“波特綠色飼料創業計劃”獲一等獎,“科普協會”科學作品展示活動策劃大賽,“趣味運動會”設計大賽,“中華美德頌”讀書大賽,“領悟人生,展示風采”讀書活動,“科技興國 文化塑人”辯論賽,《做最好的自己》的身心健康講座,《大學生素質教育》為主題的講座,召開《校企合作研究論壇—內蒙古東部反芻動物流行病學調查防控技術研討會》,強調了校企之間的合作帶給學生的一些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為專業課的學習提供真實的材料,體現了理論聯系實踐的道理。校企合作不僅明確了就業的方向而且為我院教師研究科研課題提供了實驗基地。
開展科研創新項目,如外界環境對鹵蟲孵化的影響,“味優美”餐廳創業策劃書,“任我行”自行車租賃公司,寵物商店計劃書,優秀飲料公司市場營銷,大學生網上校園花店,可主相約養生餐廳,星座咖啡廳,內蒙古特產淘寶網,帕瑞提西餐廳,歲歲魚有限責任公司,“味優美”餐廳,呼倫貝爾市電廠余熱繁育大口鯰魚基地,“綠色”豬的養殖技術,淡水珍珠養殖,特種經濟動物——林麝養殖,新農村建設——清潔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魚類、蠶類動物用藥的產品開發于生產等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2 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打造校園文化活動品牌,積極開展以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節、宿舍文化節、大學生讀書月、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近三年來,先后舉辦主持人大賽、大學生辯論賽、演講比賽、人文知識競賽、球類比賽等文化、藝術、體育類的比賽活動200項。如新生入學歡迎聯歡晚會、歡送畢業生聯歡會、“青春風采,民族之夢”民族團結杯排球賽、“陽光青春 健康成長”足球比賽、“民族團結,愛我中華”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紀念一二·九運動”拔河比賽,“花式跳繩”晨練晨讀活動,舉辦“愛我祖國,興我中華”文藝匯演,“崇尚科學,反對邪教”演講比賽,影片《心靈捕手》觀后演講比賽,“傳中華美,贊中華魂”演講比賽,“傳承雷鋒精神,深化志愿服務”講故事比賽,“領悟人生,展示風采”讀書活動,“完美杯”規范直銷與禁止傳銷知識競賽,“人文知識”競賽,“博識通達杯”人文知識競賽等文化活動,以及多種歌唱比賽和舞蹈大賽等,如“聯通”杯全區大學生好聲音大賽內蒙古民族大學選拔賽,我院阿古達木同學獲得(蒙語歌曲)第二名的好成績。
3.3 開展社團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重視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鼓勵和支持學生創辦社團,學生社團在第二課堂上起著核心作用,成為學生滋養心靈的沃土,如科普協會、民族協會、最美圖文協會、馬列協會、棋牌協會、體育協會、反邪教社團和“傳承雷鋒精神,引領青年風尚”主題團日活動等。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學生正以學生社團活動為中心載體,用潤物細無聲的感染力,把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化為前進動力,把大學生積累的文化底蘊通過情感的主動意識轉化為高尚的品德情操,塑造自己的人生價值,形成崇高的人生境界。endprint
3.4 志愿者服務類與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社會實踐和志愿者服務類作為提高學生的思想修養和高尚品德一項活動,已被高校學生所認可。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各類青年志愿者服務、公益性勞動和活動,完成教學實踐和實習任務等活動以及在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如開展了“公益掃雪”活動、“我們一起在行動”公益活動、“雙城共創”走訪調查活動、“學生交通安全”值周活動、“學生環保我先行”活動,在內蒙古正大集團、通遼維爾集團、通遼大北農集團、遼寧眾友集團和廣州利洋集團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支農支牧”活動等。
3.5 專業技能社團,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
我院三個專業動物科學、動物科學和水產養殖專業,專業技能社團是指社團活動學術化和指導教師專業化等相結合的特點,社團活動與學生的專業緊緊聯系在一起,在課堂之外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科研實踐平臺和機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我院成立“獸醫專業技能社團”,開展羊的瘤胃切開縫合手術,動物科學專業社團“肉羊養殖基地實習社團”,水產養殖專業社團“科技文化節之魚類解剖大賽”,通過專業技能社團的活動,豐富了同學們的專業知識,體現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
3.6 學生國內外交流學習情況,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利用周末和假期,組織本院學生團隊走訪國內高校和企業,促進學生與其它高校學生的交流;也加深了同學們對企業的了解,緊密了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我院每年選派一批綜合素質能力強的的學生去沈陽農業大學、吉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和內蒙古農業大學進行學習。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技能大賽,如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參加“生泰爾杯”全國大學生第三屆動物醫學專業技能大賽,取得了特等獎的優異成績。
4 存在的問題
4.1 參加第二課堂的目的不明確
參加第二課堂學生的目標不明確,學生被動地參加,主動性差,有的學生只是為了加學分,提高綜合測評的分數。尤其參加社會實踐的大部分學生是學生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而普通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到第二課堂活動中。另外,從事教學的大部分老師對第二課堂活動都不了解,只有負責學生工作的幾個老師參與。另外,學院對課堂經費的投入應加大力度,保證第二課堂活動開展的順利進行,制定教學計劃保證大部分學生參與第二課堂的社團活動、社會實踐和志愿者服務類,健全第二課堂的活動內容,推動第二課堂發展。另外,讓學生意識到第二課堂活動與學生年終評優秀,獎學金、助學金的發放有直接關系。
4.2 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相關性弱
第一課堂學到的專業知識在第二課堂中體現的少,尤其是我院的科研活動(羊的瘤胃切開縫合手術)雖然得到更多的師生的肯定和參與,但同學們參加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和教師們對課外科研活動的指導需進一步提高。第一課堂的知識可通過微信平臺、網絡平臺知識和新媒體和記者團等將信息傳遞給第二課堂,而且將第二課堂活動內容和活動方案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第一時間傳送到每個學生,讓每個參與者體會到第二課堂帶來的快樂。
總之,第二課堂新型翻轉課堂通過設立教學計劃、大學生獎勵基金、建立創新實習基地、實驗實習基地和嚴格的規章制度來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素質教育,激發學生自主參加的內在動力,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種途徑。
參考文獻
[1] 周鈺,黃金珠.“第二課堂”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實踐探討[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14(5):42-43.
[2] 裴萍,卞繼承.大學生開展數學第二課堂活動的調查分析與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5):180-181.
[3] 張月玲,張思遠,馬南.大學生第二課堂學生創新能力探索——基于山東科技大學會計學專業第二課堂的分析[J].財會通訊,2011(2):143-145.
[4] 鄧呈遜,劉昆,周麗,等.大學生第二課堂學分獲得情況的調查分析與思考——以合肥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為例[J].考試周刊,2013(5):164-165.
[5] 陶麗,孫雙霞.第二課堂對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措施[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8(2):181-184.
[6] 唐群,吳華,張熙.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病理學第二課堂活動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7(2):46-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