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冰英
【摘要】根據閩南文化的特色和內涵,結合學園的實踐活動,對如何豐富教學資源、開展特色課程教育進行歸納總結,并就如何完善課程教育深入分析探索,這將有助于挖掘閩南文化精髓,拓展教學內容,促進課程研究,促進幼兒關注本土人文習俗,達到傳承教育鄉土文化的目的。
【關鍵詞】學齡前期 閩南文化 傳承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008-02
閩南文化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獨特的特點和豐富的內涵,是泉州人自己的文化。因此我園開展了《東亞文化之都背景下的幼兒園閩南本土特色課程研究》,引導幼兒關注生活,關注本土人文習俗,充分調動老師、家長、幼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組織幼兒開展閩南特色文化課程教育,既進一步豐富教育資源,拓展教學內容,促進課程研究,又吸取閩南文化精髓,讓幼兒深刻感受、充分體驗泉州閩南特色文化的魅力,達到傳承教育鄉土文化的目的。
一、豐富的人文資源為特色課程的開展提供了優質的教學素材
閩南文化起源于泉州,淵源博大,開展閩南文化特色課程,非常有意義。我們主要學習借鑒其中的民俗文化和飲食文化。民俗文化包括生活習俗、信仰習俗、文藝風俗、娛樂風俗、社會組織風俗等等,我們引用了如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藝風俗(木偶、民謠、童謠);娛樂風俗中的民間舞蹈(“拍胸舞”)、舞龍、舞獅。還有風味獨特的閩南小吃,燒肉粽、海蠣煎、花生湯、面線糊、浮粿、鹵面等等,深受幼兒的喜愛。
二、親歷親為的實踐探索讓特色課程“熱”起來
1.家園合作讓親子行動更生動。充分挖掘泉州“東亞文化之都”的教育資源,引導家長帶著幼兒與大海親密接觸、參觀歷史博物館、閩臺緣博物館等,讓幼兒了解泉州本土風情,感知“神秘的海洋”、“古船”、“勤勞的惠女”,讓主題活動與自然生活積極互動,增強幼兒的愛國愛鄉情感。邀請家長參與主題活動,引導家長廣泛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在突出閩南特色的基礎上,與幼兒共同構思、攜手制作各式各樣的作品,如“石頭貼畫”、“貝殼工藝”、“惠女風情”等,這些作品琳瑯滿目、美麗迷人,既增進親子互動及情感,又推進了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
2.以“閩南特色文化體驗周”為活動載體,推進特色文化課程教育。為積極發揮幼兒園弘揚閩南文化的主要陣地作用,我園舉辦為期二周的氛圍濃厚、精彩紛呈的 “閩南特色文化體驗周”?;顒悠陂g,我們以“閱讀區、游戲區、涂鴉區、工藝區、體驗區”為陣地,充分調動老師、家長和幼兒的積極性,落實班級特色環境布置,組織到泉州木偶劇院學習、觀看木偶劇表演,開展“閩南童謠大家唱、閩南游戲體驗賽、國旗下講閩南話、閩南親子操匯演、閩南特色結構大比拼”等比賽活動。
3.開展各類競賽活動,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發展。結合各種節慶,舉辦“說說畫畫”“唱唱跳跳”“小能手”等競賽活動,為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發展。如開展“慶新春、鬧元宵”系列閩南本體文化體驗活動,制作美麗的花燈。
三、開展閩南特色文化課程的幾點啟示
1.大班幼兒開展閩南特色文化課程意義重大。閩南文化源遠流長、開闊包容,其隨閩南鄉親在世界各地傳承流布,不僅成為閩南子弟的精神家園,也是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大班幼兒正處于幼兒園和小學承上啟下的學習階段,對大班幼兒開展閩南文化特色課程教育,是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極好題材,更能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開拓他們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促進幼小銜接的順利開展。
2.課程活動不只是教學的手段,還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閩南文化植根于幼兒的生活,幼兒耳聞目睹,與閩南文化親密接觸,更能接受。開展課程活動,讓幼兒以“融入式”的認知方式來認識閩南文化,這種“融入式”的認知方式轉化為幼兒的活動或游戲,孩子們在游戲和生活實踐中,通過與周圍環境中的人、事、物等互相交往和接觸,學習和積累相關的文化知識,更直接、更主動。
3.注重老師的崗位練兵是順利開展課程教育的前提條件。閩南特色文化屬于本地課程,應該充分挖掘幼兒園和社區的課程資源,選擇適宜于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課程活動。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是關鍵。因此在地方特色課程的研究與開發中,必須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讓每一位教師都掌握本地課程的知識和方法,是課程得以成功的關鍵。閩南特色文化課程,老師扮演著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角色,角色的轉變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這就要求教師要全面學習新的理念和方法,及時轉變觀念,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為本土特色課程的開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4.家園合作是推進課程教育的重要保障。閩南特色文化課程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密切關注和合作參與。對幼兒而言,家長是閩南文化的第一傳播者,家庭是閩南文化的第一教育環境,幼兒的閩南文化教育起始于此。在開展課程教育過程中,閩南童謠大家唱、閩南游戲體驗賽、閩南小吃等等,都離不開家長們的積極和熱情參與。正如園領導“家園配合體現濃厚情誼、全新體驗展示智慧創意、文化浸潤營造美好詩意”的活動總結講話,家長們的支持配合,為課程教育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參考資料:
[1]《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閩南特色小吃課程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