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奎夫+張洪梅
【摘要】 目的 探討betatrophin與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的關系。方法 選擇40例PCOS患者作為PCOS組, 40例正常育齡女性作為對照組。計算體質量指數(BMI),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 法測定血清betatrophin水平, 同時檢測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島素(FINS), 計算穩態模型評估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 分析各指標間的相關性。結果 PCOS組患者的BMI、FINS、HOMA-IR、betatrophin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474、7.281、5.670、5.194, P<0.01);兩組患者的年齡、FPG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277、0.408, P>0.05)。PCOS組患者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與FINS、HOMA-IR、BMI呈正相關(r=0.364、0.358、0.317, P<0.05), 與年齡、FPG水平無相關性(r=0.113、0.179, P>0.05)。結論 betatrophin與PCOS的發生有明顯相關性, 可能在PCOS患者胰島素抵抗(IR)的發生、發展中起一定作用。
【關鍵詞】 多囊卵巢綜合征;betatrophin;胰島素抵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27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 PCOS)是生育期婦女最常見的不孕原因之一, 典型的臨床表現為月經稀發或閉經、不孕、肥胖、多毛、痤瘡等高雄激素血癥的臨床表現和卵巢多囊樣變。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及高胰島素血癥是PCOS發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機制之一 [1]。betatrophin是近年來新發現的、主要由肝臟和脂肪組織產生的分泌性蛋白質, 研究發現其與IR及糖脂代謝密切相關[2]。本研究比較了PCOS患者與正常對照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 并分析其與IR的相關性, 旨在探討betatrophin與PCOS的關系,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來本院就診的育齡期女性中, 選擇40例PCOS患者作為PCOS組。PCOS的診斷參照2003年鹿特丹PCOS診斷標準:①稀發排卵或無排卵;②高雄激素的臨床表現和(或)高雄激素血癥;③卵巢多囊樣改變, 超聲提示一側或雙側卵巢直徑2~9 mm的卵泡≥12 個, 和(或)卵巢體積≥10 ml。具備以上3項中的任何2項且除外其他引起高雄激素血癥的疾病, 如庫欣綜合征、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分泌雄激素的腫瘤等。另選擇同期的40例正常育齡期女性作為對照組, 入組者月經周期規律, 無嚴重痤瘡, 超聲檢查卵巢正常并有規律排卵, 性激素正常。所有研究對象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 無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疾病, 近3個月未使用激素類藥物及影響糖、脂代謝藥物。
1. 2 研究方法 記錄受試對象的年齡, 并測量身高、體重, 計算BMI[BMI=體重/身高2(kg/m2)]。所有入選對象均于月經第3~5天(月經稀發和閉經者時間不限)清晨空腹采集肘靜脈血6 ml, 離心后取血清, 其中一管用于檢測FPG、FINS, 另一管置于-70℃低溫冰箱中保存, 用于血清betatrophin的檢測。血糖檢測采用氧化酶法;胰島素測定采用化學發光法;betatrophin檢測采用ELISA法(上海潤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計算HOMA-IR評估胰島素抵抗程度, HOMA-IR=(FPG×FINS)/22.5。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非正態分布數據經對數轉換后再進行分析, 采用t檢驗;兩變量的相關關系采用直線相關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各項觀察指標比較 PCOS組患者的BMI、FINS、HOMA-IR、betatrophin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474、7.281、5.670、5.194, P<0.01);兩組患者的年齡、FPG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277、0.408, P>0.05)。見表1。
2. 2 血清betatrophin與其他指標間的直線相關分析 PCOS組患者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與FINS、HOMA-IR、BMI呈正相關(r=0.364、0.358、0.317, P<0.05), 與年齡、FPG水平無相關性(r=0.113、0.179, P>0.05)。
3 討論
PCOS 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復雜, IR和高胰島素血癥是PCOS及其相關并發癥發生的重要病理機制, PCOS患者中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代謝紊亂及動脈硬化的發生率明顯增加[3-5]。betatrophin 是一種由198個氨基酸組成的分泌型蛋白, 在小鼠體內主要存在于肝臟及脂肪組織中, 在人體內主要存在于肝臟中[6, 7]。
近年研究發現, betatrophin與IR及糖脂代謝密切相關[2]。動物實驗表明, 在胰島素抵抗小鼠中betatrophin表達增加, 并可顯著、特異性地促進胰島β細胞增殖, 從而改善機體對糖的耐受, 該實驗還表明, IR是引起betatrophin 過度表達的主要機制[3]。Guo等[4]研究發現, 在IR環境下, betatrophin可能通過胰島素介導的Akt-GSK3β/-FoxO1信號通路促進HepG2細胞糖原合成、抑制糖異生, 從而改善糖耐量和IR。目前關于betatrophin在人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及肥胖患者[8-10]。多項研究表明血清betatrophin 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相應增加, 并與胰島素抵抗、血糖水平及脂代謝密切相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betatrophin 水平的增加可能是對肝臟胰島素抵抗或血糖濃度升高的一種防御機制[5]。而關于PCOS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的變化尚存爭議。Calan等[6]研究發現PCOS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升高, 并且與BMI、HOMA-IR、游離睪酮呈顯著正相關, 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提示HOMA-IR、游離睪酮是血清betatrophin水平的獨立影響因素。endprint
本研究結果表明, PCOS組患者的BMI、FINS、HOMA-IR、betatrophin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474、7.281、5.670、5.194, P<0.01);兩組患者的年齡、FPG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277、0.408, P>0.05)。PCOS組患者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與FINS、HOMA-IR、BMI呈正相關(r=0.364、0.358、0.317, P<0.05), 與年齡、FPG水平無相關性(r=0.113、0.179, P>0.05)。血清 betatrophin水平在PCOS患者中顯著升高, 提示betatrophin與PCOS的發生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相關分析顯示betatrophin與FINS、HOMA-IR呈顯著正相關, 表明betatrophin可能在PCOS患者IR的發生、發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推測PCOS患者血清 betatrophin 水平的增加可能是IR的一種代償反應。由于本研究病例數較少, 結果有待于大樣本資料更詳細指標的研究驗證, 而且betatrophin在PCOS中的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明確, 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可能為闡釋和治療PCOS提供新的思路和靶點。
參考文獻
[1] 李書衛, 許琳, 陳曼玲, 等. 胰島素抵抗對PCOS妊娠結局的影響. 中國婦幼保健, 2012, 27(13):1960-1962.
[2] 嚴克敏, 龔鳳英. Betatrophin與胰島β細胞增殖及糖脂代謝的關系.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6, 36(4):253-255.
[3] Yi P, Park JS, Melton DA. Betatrophin: a hormone that controls pancreatic beta cell proliferation. Cell, 2013, 153(2):747-758.
[4] Guo XR, Wang XL, Chen Y. ANGPTL8/betatrophin alleviates insulin resistance via the Akt-GSK3β or Akt-FoxO1 pathway in HepG2 cells. Exp Cell Res, 2016, 345(2):158-167.
[5] 楊敏, 王秋月. Betatrophin與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及脂代謝的關系. 醫學綜述, 2016, 22(13):2585-2589.
[6] Calan M, Yilmaz O, Kume T, et al. Elevated circulating levels of betatrophin are associated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Endocrine, 2016, 53(1):271-279.
[7] 劉師偉, 李欣, 吳亞茹, 等. Betatrophin與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25羥基維生素D3的關系. 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 2017, 11(2):155-160.
[8] 宋淑敏, 王佳, 郭成慧, 等.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升高及其影響因素.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6, 41(9):969-974.
[9] 陳素珠, 吳春紅.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相關指標與體重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醫刊, 2015(6):82-84.
[10] 黎堅健, 黃貴心. Betatrophin與糖尿病的研究進展. 醫學綜述, 2015, 21(15):2789-27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