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創意產業也發展迅猛,但是創意產業的人才培養還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本文主要對創意人才的培養現狀進行分析,根據創意產業對人才的要求提出了高校培養創意人才的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創意產業 創意人才培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036-02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創意產業成為了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創意產業是通過個人自身的創造力與相關的技能,對知識產權進行不斷地開發與利用。對個人創造力進行培養就是所謂的創意人才的培養,創意人才的培養是創意產業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與前提,也是現階段高校教育較為缺乏的教育。
一、關于高校創意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
由于對創意產業的重視,很多國外的高校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逐漸出現了與創意產業有關的教育,把對受教育者創新能力的培養當作教育的目標。目前,我國的創意產業的發展使得對人才創造力的培養被逐漸關注起來,但是,由于發展的較為遲緩,我國的創意產業發展所必需的創意人才的數量并不能滿足產業的需要。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的創意產業園區的建立,創意產業的人才缺乏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但是創意產業發展的最主要的動力和基礎就是創意人才的能力與素質。高校是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人才的主要通道,更需要根據社會的需要培養具有創意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和創意產業的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高校有效培養創意人才的措施分析
(一)做好培養創意人才的教育定位
高校做好培養人才的定位工作才能保證培養人才的準確性與高效性。首先,要對現階段社會的需要的創意型人才的特點進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市場需求才能保證最終培養的人才可以被社會需要,為社會的創意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需要調查市場中需求量大但是相關的人才短缺的相關的工作,在對學校的教育目標進行定位時融入這些需求。其次,高校要合理定位自己的教學實力,由于各個高校的特點與教育的側重都是不一樣的,因此高校要發揮自身在培養創意人才的優勢作用,把自身的優勢與培養工作結合在一起,而不是盲目跟風,導致培養的人才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
(二)創設科學的創意環境,促進創意人才的培養
創意就是思維與智慧的連接與碰撞,并不是簡單的不切實際的想象,其需要一定的思想前提下才可以產生。這些前提包括創意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綜合能力與文化基礎,還包括促進人才創意發展的環境。具體來說,首先需要高校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文化氛圍,不再墨守成規,而是要積極鼓勵受教育者對各種事物進行個性的表達,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其次,要對高校校園的創意文化進行鼓勵和培植,促進其繁榮發展。最后,需要為受教育者數量自由與和諧的成長氛圍。這樣自由的環境能夠為創意的培植提供土壤。校園文化環境需要積極推動受教育者獨立的思考與自由的表達,在教育中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個性與自由。對受教育者的管理,要在保證紀律的基礎上鼓勵自由,積極倡導受教育者進行自我的約束。另外,可以把相關的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結合在一起,逐漸建立與完善產學研相結合的平臺,通過這種方式來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強化相關的師資團隊的培養
高校要重視對現有教師的教育工作。首先,要關注對教師進行雙師型人才的培養。主要的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其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鼓勵行業經驗不足的教師利用頂崗實習的手段來提升自身的實踐水平;其二,推進教師根據實際的情況參與到校企合作以及產學研相結合的各種項目當中,這樣來逐漸提高教師的實際的教學水平與實際的經驗。最后,還有要促進教師參與到學術的交流以及相關的行業活動中,這樣來掌握學術的動態以及行業的發展狀況。另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重視對受教育者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教學中挖掘與創意相關的內容,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與手段逐漸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
總之,想要促進創意產業的不斷發展,最重要的任務是需要高校根據社會的需要來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具有綜合能力的創意人才。根據社會的需求逐漸轉變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與手段,還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進而促進創意產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蘇俊玲.創意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8,01:10-11.
[2]秦佳.創意產業與復合型藝術人才培養[J].中國高校科技,2012,08:44-45.
作者簡介:
劉春惠(1985—),女,目前在韓國全州大學在職博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