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
[摘要]對于制造業國企而言,物流運輸環節的投入與產出成本呈現出嚴重不協調情況。針對我國國企物流管理中的諸多問題,如物流信息化程度較低,物流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缺乏專業物流理論知識以及物流環保意識薄弱等,本文提出應當通過引入物流人才,提高環保物流意識,制定合理的物流庫存管理方式等途徑來提高企業物流管理效率。
[關鍵詞]國企 物流管理 效率
一、引言
我國擁有諸多大型的國有企業,產品往往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鋼鐵冶煉,機械制造,造紙印刷等。產品生產過程結束后,企業需要將成品運輸到全國各地有消費需求的市場中,物流管理在企業的生產運輸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物流管理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與資金資源,但是大多數國有企業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物流環節的成本甚至占據了生產總成本的30%以上,極大壓縮了企業的銷售利潤。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我國國有企業迫切需要提高現有的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控制產品庫存,提高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敏度。
二、國企業物流管理現狀
我國國有企業的物流管理主要面臨信息化程度較低,物流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缺乏專業物流理論知識以及物流環保意識薄弱等問題。
(一)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較低
大部分國有企業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銷售管理系統,ERP管理后臺系統,財務部門專用系統。但是由于資金技術的不到位,這三個系統并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信息系統整體,因此時常出現信息傳遞錯誤,或者是訂單信息,需求信息沒能夠同步更新。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公司不能夠及時了解消費者市場需求的變化,也無法對現有的庫存做出準確的判斷,制定科學合理的庫存管理方法。除此之外,經銷商與企業的信息傳遞也沒有形成機制規定,公司不了解分銷商在各地的經營情況,不能夠掌握動態的銷售庫存數據,對其產品的設計與生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擾,容易導致冷門產品積壓或者熱銷產品庫存不足等兩種極端狀況。
(二)物流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大部門的國有企業對消費者需求的了解是通過零售門店進行的,在這里,總公司可以直接關注市場需求。一般情況下,公司的零售門店的庫存管理狀況會對總公司的總庫存管理起到很重要的影響。然而許多國企盡管重視零售商店,但是主要是相關制造產品的銷售量以及銷售利潤、訂單量等方面進行考慮的,并沒有重視零售門店的庫存管理機制設計,許多零售門店為了完成企業下達的訂貨任務不得不進行大量的囤貨,遠遠超過了當地市場的需求,零售門店中有很多積壓的老舊產品庫存,不得不在新產品上市之前打折出售甚至采取回收處理的方式,造成了很高的庫存費用,增加企業門店的運營成本。
(三)缺乏專業物流管理知識
對于傳統的國有企業而言,員工多為機器設備操作以及生產研發部門人員,而倉庫管理部門的員工也大多是非專業人員。許多國企公司認為倉庫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工作人員需要對產品特點、產品質量有較高的把控,對供應鏈庫存管理專業知識的要求反而不高。由于公司本身對庫存管理優化的重視程度局限性,公司內部員工也更加看重產品研發生產過程而忽視了倉庫管理環節。倉庫管理工作人員對產品的了解程度較好,但是卻缺少基本的物流庫存知識,如FIFO理論,6S現場管理理論,在運用時知識強行按照其他公司的使用模式進行套用,無法根據各個公司的現有情況進行特定改進。由此可見,缺乏專業的庫存管理專業員工對于整個公司的倉儲管理都有較大的負面影響,從效率與運營成本上而言都有損耗。
(四)缺乏環保綠色物流管理理念
根據調查,超過60%的一線員工表示不知道公司是否綠色物流的發展戰略,還有25%的員工認為以企業當前的發展看來,即使引入概念,基本上不可能實現綠色物流的目標,反而會帶來更多的額外成本投入,不能為企業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也有些人認為綠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和自己的企業無關。目前,不少國有企業一線物流員工缺乏現代物流的基本常識,他們比較看重市場,但是對物流環節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并不認為綠色物流是企業轉型,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但是從長遠的發展眼光來看,發展綠色物流能夠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有利于保護環境及樹立公司良好的社會形象,符合市場消費的趨勢與潮流,必須要引起公司全體員工重視。
目前,地方政府雖然鼓勵企業開展綠色物流,但是僅限于口頭宣講,缺少實際的資金、制度支持,對物流企業的綠色物流發展處于放養階段。許多企業的員工甚至企業決策層領導都只考慮當前的經濟利益,對物流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部分企業的倉庫網點甚至對環境的污染視而不見,將污水毫不猶豫的排放出去,因此,我國國企普遍只有的“利潤思想”而沒有綠色化物流的觀念,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與綠色物流的要求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三、國有企業物流管理改進分析
(一)引入FIFO物流管理原則
FIFO先入先出管理可以通過顏色色標管理法,區域劃分管理法以及ERP系統自動管理法等方法開展。色標管理法是我國生產工廠常用的倉庫管理法之一,針對不同時間銷售季節生產儲備的零件以及產品成品,在通過倉庫檢驗后,加蓋不同顏色的時間標記,以顏色的變化代表該批產品的入庫時間變化,按照年度制定的顏色標簽需要12種不同的顏色,提前規定每個月度對應何種顏色,在貨物上粘貼指定顏色的標記。區域劃分法能夠便捷的對倉儲貨物進行管理,公司可以將原零件倉庫大致劃分為頻繁使用區域,偶爾使用區域以及臨期區域等,生產部門的工作人員可以快速找到所需零部件。除此之外,公司也應該適當引入ERP系統管理的方法,通過掃描產品標簽,在系統中錄入產品相關生產、銷售、出入倉庫時間信息,完成系統自動化管理過程。
在制定了詳細的FIFO管理方法后,公司也需要通過廣泛的宣傳,培訓等操作方式提高工作人員的倉庫管理安全效率意識,制定嚴格的倉庫管理制度,落實FIFO管理方式。同時,倉庫的現場布局也需要適當變動,使之符合先入先出的空間分布方式,針對特殊的需要“先進后出”的產品,需要提前制定詳細的名單,以便于分類管理。endprint
(二)強化信息系統建設
國有企業可以采用系統集成的方式來溝通各個部門,實現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島。成立一個生產物流信息中心,對工廠內的生產物流信息數據進行統一的收集與管理,并建立生產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通過賦予操作人員一定的權限,可以登錄系統查詢零部件的市場需求訂單信息,采購部門的采購計劃信息,原材料供應的數量時間信息,工廠每個車間的生產大綱以及預算安排信息,物料加工調度信息,以及零部件成品,半成品的庫存管理信息,工廠內的各個部門都可以通過權限后調閱所需要的信息。比如,對于成品來說,剛從生產流水線中完成裝配,離開車間通過掃描的時候,會記錄“未入庫”的狀態,在倉庫方面通過入庫檢查并掃描后,系統自動更新該產品狀態為“已入庫”。當所有產品的庫存流轉信息都全部登記好后,可以按照年度,季度,以及月度生成報表以及清單。除此之外,生產物流信息系統的數據還應該與公司財務部,市場部等部門共享,幫助整體更好的決策。
(三)引入新興物流人才
我國國有企業的物流人才缺失問題只能在未來5-10年中逐漸改善。擁有地理優勢資源的國有企業可以積極與周邊高校合作,邀請學生來公司參觀并實習,挽留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物流專業學生,為公司注入新的血液;除此之外,物流公司還可以邀請高校的物流專業老師前來講座,為員工們講解企業生產運輸供應鏈優化、低碳供應鏈管理、綠色供應鏈系統、物流倉儲管理理論等相關的知識,并對員工進行嚴格的考勤,定期檢查其培訓的成果。除此之外,國家也應該加強對物流行業的研究課題的投資,鼓勵高校老師與學生研究現實中企業存在物流問題,并將學術成果應用到現實的生產實踐中來,提升我國國有企業的物流效率。
四、結論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通過嚴格控制物流環節的投入與管理成本,能夠有效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物流管理是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的物流管理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要求之一。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從中國國情出發,思考如何完善企業的效率和效益,提升中國新形勢下的企業的競爭力。目前,中國已經有了很多先進的“硬件”設備環境,但在質量,成本,效率,效益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國內制造企業相對物流管理技術相對而言比較忽視,如機械設備布局,生產線設計布置,貨物運輸方式等,使企業內部物流相對落后。物流作為企業第三利潤的來源,生產物流管理是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工作,其流程決定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通過借助高科技信息通訊技術以及引入物流管理人才,企業才能夠加快物流改革發展的腳步,提升企業利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