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 要]廣西北部灣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和文化優勢,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其要加快民族體育文化項目的開發,加快產業化、市場化、規模化和國際化的進程,使民族體育旅游成為廣西北部灣新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增長點。
[關鍵詞]一帶一路;民族體育旅游;廣西北部灣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075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22-0-02
2017年7月6日,國家旅游局和國家體育總局召開了全國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并聯合發布了《“一帶一路”體育旅游發展行動方案》,指出將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進行深度融合,以開發新興產業形態的方案。“一帶一路”相關區域要打造一批精品體育旅游產品、特色運動項目、競爭力強的體育旅游企業及知名的體育旅游目的地,以體育旅游帶動區域內政策、產業、民心之間的互通,將體育旅游打造為“一帶一路”相關區域的開放合作新亮點。廣西北部灣作為“一帶一路”的主要區域,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旅游資源,多民族的體育旅游休閑項目,經濟發展與體育旅游資源潛力巨大,其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借助于“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打造優勢的民族體育旅游產業。
1 廣西北部灣民族體育產業發展優勢
廣西北部灣的旅游資源、民族體育旅游資源都極為豐富,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依托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形成了特色的體育項目。以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4個城市為主,廣西北部灣聚焦了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濱海旅游資源及民族體育旅游資源等。北部灣地區的300多個民族體育項目,種類豐富,舞龍、舞獅、猴鼓舞、舞龍頭、螞拐舞、打長鼓、舞花棍、跳花燈上刀山、珍珠球、踩風車、斗牛以及蘆生踩堂等項目有很強的觀賞性;搶花炮、投繡球、背蘿球、打旗公、打灰包、同頂、跳竹桿、高橋踢球、打泥腳、芭芒燕、扳鞋競技、拉鼓、雞瓜球等項目能夠吸引更多的游客參與其中;壯拳、八寶拳、瑤拳、侗拳、打草球、鳳凰護蛋以及壯家十八般兵路等項目有良好的健身養生功能;劃船、挖沙蟲、回紋棋、虎棋、秋千、射弩、打狗以及王棋等休閑性較強;還有登山賽、漂流、攀巖、騎馬、狩獵、越野、潛水以及戶外運動隊等各種野外探險類體育資源。在這些項目中,相關人員要通過全面分析,選擇一些優勢項目,將具有民族特色與風格的項目作為主要開發點,推動其市場化、產業化發展,以民族體育旅游項目為基礎,向體育文化資源市場轉化,帶動民族經濟發展。
2 廣西北部灣民族體育旅游產業的功能
2.1 社會互動功能
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依托廣西豐富的少數民族體育傳統文化,打造的一個特色體育文化項目。通過這一運動會,廣西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體育項目運動方式得到了交流,傳承了民族體育,增進了民族情感,促進了社會穩定與交流。南寧市武鳴縣連續舉辦的六屆“三月三”歌圩不僅為廣西壯族人民,也為其他民族及游客提供了一個活動場所,拋繡球和碰彩蛋等民族體育項目成為這一活動的重要內容。各民族圍繞這一活動發揚了自身文化,增進了民族之間的了解與交流。
2.2 經濟價值
南寧賓陽炮龍節自2008年進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舞炮龍、舞彩鳳、師公劇以及踩高蹺等民族體育項目成為主要內容,其影響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游客人員連年增加,每年都有大批企業參與到投資推介會中,2014年簽約投資額13.2億元,2015年簽約35億元,2016年簽約6.48億元,2017年總投資17.97億元,旅游消費收入連年破億,大力推動了賓陽縣經濟的發展。
3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廣西北部灣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策略
3.1 以地方和民族特色傳統節慶為依托,構建風格獨特的體育旅游項目
廣西北部灣多民族文化特色是其重要優勢,當地政府要依托民族文化,拓展民族傳統節日的功能,將體育旅游資源融入其中,打造一個內涵豐富、參與性強、觀賞性佳、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高的旅游項目。當地政府要充分研究各民族體育項目,綜合考慮其各項價值及當地的優勢和劣勢,選擇3~5個項目為開發基礎,融合多個項目,提高節事活動的影響力及內容,每年舉辦一個全國性的、國際性的民族體育賽事,增加賽事的吸引力,推廣廣西北部灣民族體育旅游文化、產品及服務。旅游規劃的制訂,要結合當地居民的建議,征求大部分居民同意,廣泛發動當地居民參與其中,通過當地居民的引導,提高產品的可參與性,使游客能夠與當地居民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上,共同參與其中。在打造體育賽事時,當地政府要充分體現廣西北部灣的民族特色,選擇民族風格濃郁、鄉土價值含量高、能夠提供個性化需求的項目,要提高賽事的參與性、觀賞性與體驗性,避免各個縣市之間出現雷同項目。如,京族“哈節”、賓陽炮龍節、壯族三月三等都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節日,在這些節日中,融入民族體育項目,加強節日的可參與性、觀賞性,豐富節日內容,吸引游客,創造更多的社會消費。當地政府要依托于廣西北部灣優越的地理優勢,吸引更多東南亞民眾的參與,將國內市場和東南亞市場作為基本定位,開發南寧-桂林-陽朔、南寧-百色-樂業、南寧-欽州-北海、南寧-百色等不同民族特色的民族體育旅游專線,充分發揮南寧的首府優勢,發揮北部灣的區域優勢,促進旅游業、體育產業和文化產業的協同發展。
3.2 以民族體育旅游為中心,推動廣西北部灣少數民族文化產業化發展
廣西北部灣少數民族不僅有豐富的體育項目,在體育項目中所用到的各種體育用品也是民族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北部灣民族體育中涉及的用品極為豐富,且手工制作較多,如繡球、板鞋、射弩等,這些用品經過加工及長期的傳承后,已成為少數民族生活中的各種用品或飾品,如繡球、壯錦、刀具、樂器、背簍以及服飾等,這些用品也能夠為當地創造極為可觀的經濟價值。畫扇、銅鼓、北海貝雕、北海珍珠以及欽州坭興陶等手工藝品,逐步向產業化發展,吸收了大批的從業人員,打造了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工藝企業。在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相關人員要以政府為主導,同時廣泛發動社會資金與力量參與其中,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到體育文化等活動中,如,南寧國際民歌節轉變為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后,影響力不斷壯大,并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成為了一個中國與東盟國家交流的文化、體育旅游、商務以及購物等相結合的知名品牌節日。體育旅游項目要借鑒北部灣文化產業化發展的經驗,廣泛吸引各企業參與其中,在政府的引導下,按照市場原則有序化地實行產業化發展。當地政府還要打造具有規模化的體育旅游項目,通過規模化發展,降低成本,提高吸引力,如南寧的拋繡球、跳蘆笙、師公舞、打銅鼓、搶花炮及舞春牛;防城的跳竹竿和頂竹杠等已開發的體育旅游項目,要在旅游專線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形成一個體育旅游經濟產業園區,將體育旅游、體育景點、體育制造、體育節慶和體育地產等產業相結合,豐富體育旅游內容,促進經濟效益增長,促進體育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3 依托“一帶一路”戰略,加快體育旅游的國際化發展
廣西北部灣具有顯著的地理優勢,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當地政府與民眾要抓住這一發展契機,通過區域化合作平臺,將民族體育文化向國際市場推廣。當地政府要為民族體育賦予多樣化的文化內涵,將優秀的體育旅游項目作為重點開發項目,在主要旅游景區中融入民族體育項目,或者建立體育公園進行專門推廣。當地政府還要剔除體育文化中與當前社會發展不符合的元素,保留其精華部分,消除各種封建禁錮元素,提升自然生態元素和現代化元素,使各項目能夠更符合國際化推廣的要求,并依托于廣西北部灣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旅游資源、各色節慶賽事平臺,不斷推動其國際化發展。
4 結 語
“一帶一路”戰略為廣西北部灣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當地政府、企業、民眾要借助這一戰略,充分挖掘各民族的優秀體育文化項目,在政府的引導下,在各個平臺中融入體育旅游項目,發展體育旅游產業園區,促進體育旅游產業化、規模化、市場化以及國際化,為當地經濟與社會發展提供新的效益增長點。
主要參考文獻
[1]高海鋒.“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廣西北部灣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研究[J].現代商業,2017(8).
[2]徐錦雅,段文軍.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體育旅游產業的互動發展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24).
[3]覃明路,何江川.北部灣經濟區民族體育休閑旅游產業發展導向選擇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