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梅
摘 要 網絡是現代社會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信息豐富,但良莠不齊,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帶來挑戰。高校探索提升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實踐方式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與變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大學生 媒介素養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最重要的科技文化現象之一就是新技術的發明導致新媒介的誕生,新媒介以其信息資源的豐富和交流的便捷,已經成為信息社會中最新最廣泛的信息載體,是當代大學生獲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受大學生的關注和喜愛。其技術優勢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嶄新的環境和難得的機遇。提升大學生新媒介素養,探索與之相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方式,有利于鞏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和有效性,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
1當前狀況
媒介素養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內涵。西方媒介素養教育有文化保護、思想教育、公民教育的內涵,其核心在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我國對媒介素養的研究比較晚,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媒介素養的研究也成為我國教育界和新聞傳播界關注的熱點,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課題、新途徑、新視野。大學生缺乏必要的媒介素養教育,容易受到傳媒影響,給大學生的情感、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和價值觀等帶來負面影響。我國高校教育就是要培養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獨立理性判斷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社會新人。有調查顯示,90%以上的大學生每天上網1個小時以上;從消費頻次來看,使用最為頻繁的是手機;有72%的大學生“經常”通過網絡“獲取新聞資訊”,有53.2%的大學生“經常”通過網絡“享受娛樂休閑”,有49.8%的大學生“經常”通過網絡“瀏覽論壇、博客或跟帖”;新媒介傳播在影響人們思想變化的諸因素中,約占70%-80%。
2重要意義
首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對新媒介網絡的新要求。當前,新媒介與大學生的關系日益密切,成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在此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想保持自己的生機和活力,就必須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納入到自己的研究內容中來,為大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其次是構建新媒介網絡時代高校和諧校園環境的訴求。新媒介的發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校園環境建設來說,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新媒介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工具和載體,通過微博、QQ、微信等,教師可以密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他們的言行,更好地教育、引導他們,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
3實踐探索
媒介素養教育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質,高校如何通過校園媒體平臺建設、社會服務及新媒體團隊式實踐等形式,提升大學生媒介素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大學生媒介素養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實踐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媒介素養水平的差異帶來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新媒介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進一步理清新媒介網絡下大學生媒介素養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聯系,重點探索提升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實踐方式方法非常重要。
(1)開設媒介素養教育實踐選修課程。普及媒介基礎知識在大學生中開設媒介素養教育課程,是提高學生媒介素養最科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適當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大學生了解媒介再現現實、重構現實的功能,認清媒介對社會的雙重影響,判斷媒介信息的多種意義,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大學生在新媒介時代的全面發展。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培養大學生對媒介信息的獨立思考與批判能力上。
(2)通過對社交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實證調查,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新方式方法,發揮校院兩級網站的帶動效應、充分利用各類交互式平臺、各類社會實踐和媒介素養實訓,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為提升新媒介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高校加強媒介實踐能力培養重要途徑就是將校園媒介環境作為大學生接觸和參與媒介實踐活動的平臺,充分利用學校廣播臺、電視臺、校院兩級網絡平臺(QQ和微信、網站)、校報等校內媒體,鼓勵他們組織形式多樣的媒介實踐活動,讓他們真正成為媒介活動實踐的主體,從而達到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的目的。上海交通大學在2004年下半年首開傳媒素養教育選修課,支持學生創辦面向大學校園的網絡媒體制播平臺——大學生網絡傳媒中心,該傳媒中心開播了網絡廣播電臺、網絡電視“FINE青年電視”,每周有10個小時自辦廣播節目,每月有近5個小時的網絡電視節目,并且不定期地組織DV創作展播。這種網絡媒體的實踐和運作,有利于大學生在制作和傳播實踐中熟悉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網絡媒介素養,學會用全面、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學會辨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不同,從而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
探索更為廣泛、更為有效的實踐形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作用,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刁輝均,莫玉音.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中的新媒體教育若干思考[J].韶關學院學報,2010(10).
[2] 朱浩然.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析[J].學理論,2015(05).
[3] 劉劍霞.基于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