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風英
[摘 要]良好的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需要激發參與者的內生動力,使參與者能夠持續性、持久性地參與,這也是實現實質性公眾參與的重要前提。本文以鄭州市上合會期間的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為例,通過深入的社會調查和分析,探索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中多主體參與問題,也是筆者以后要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社會治理;社會服務;多元參與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2.124
[中圖分類號]D66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22-0-03
1 多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的背景
2015年12月14日、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簡稱上合會)在鄭州舉行,這對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鄭州舉辦這樣的國際會議,是鄭州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標志,是鄭州能力不斷提升的表現,會議成功舉行對展現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也是招商引資的重要途徑,將為鄭州的快速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同時,鄭州借這次機會,可以展現和宣傳中國文化、中原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河南,也是河南人民展現自我的機會,同時也是讓世界人民了解河南人民的機會。因此,此次會議,不僅對中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對中原文化和社會發展也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此背景下,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由政府主導,推動全社會力量參與上合會的準備中。在此期間,鄭州市的社會治理與基本社會服務發生了重大變化。
筆者生活在鄭州,親歷了期間(上合會之前到上合會結束)鄭州社會發生的重大變化,也極大地受益于這些變化,通過多年來對公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關注和了解,有必要思考這些變化對鄭州社會、公眾的影響以及變化背后的動力機制。會后,鄭州市社會治安狀況和衛生狀況的不斷反彈,也讓筆者不斷思考如何才能保持這些來之不易的成果;如何在常態下保持井然有序、干凈整潔、生機活力的社會治理局面。為此,筆者在上合會結束前后,通過收集資料、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對上合會期間的不同參與者進行調查訪問,在上合會結束之后,對不斷反彈的社會秩序也進行了隨機訪談,以求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在本次調查中,筆者隨機訪談22次,對要研究的問題有很大幫助;在問卷調查中,共隨機發放了500份問卷,回收456份,其中有效問卷440份,無效問卷16份,有效率為96.49%。在本次問卷調查中,16歲以下的占總有效問卷的1.10%,16~25歲的占30.77%,25~55歲的占43.96%,55歲以上的占24.18%,調查對象年齡結構合理,符合調查要求;在被調查者的受教育程度上,高中(中專)及以下的人占42.45%,大學專科的占17.58%,本科占31.87%,研究生及以上占8.10%,不同的教育程度者對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的看法和理解,也為筆者更深層次了解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提供了幫助。
2 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中多元參與的主體性建構
社會治理的運行過程是在社會治理中,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而采取的措施以及這些措施的實施過程。目標是否合理、政策措施能否落實、配套是否完善、參與者是否全力參與,關系到社會治理目標的達成以及社會治理的成效,是社會治理的重要保障。在這次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中,河南省委省政府牽頭,其他各層級政府要全力配合,調動全社會力量全員參與,因此,這是一場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公眾積極響應并參與的“戰斗”。
2.1 政府——政府高度重視,政策措施到位
為了確保此次會議能夠成功舉行,省委省政府牽頭成立了會議籌備小組,市政府-區政府-街道辦事處等不同層級、不同職能部門的政府單位都參與了此次活動?;I備小組制訂了從市容管理、社會治安、城市衛生、基礎設施、道路交通、環境污染、城市文化、郵件快件發放、交通管制、調休和安全排查等內容,并成立了領導工作小組,督導和督促整體社會秩序的良好運行。
在環境污染的處理上,鄭州市以及其他省轄市,在政府的要求下,采取了減排措施。同時,鄭州市成立了環保工作小組,設置環保熱線12369,鄭州市環保局從2015年10月16日開始實施“有獎舉報”,共同致力于環保建設。
在社會文化方面,城市管理部門在宣傳城市文化、宣傳中國精神方面,要求城市市容中能夠體現中國內涵。在城市一些建筑圍墻上會有一些宣傳畫、漫畫、口號等,這些帶有色彩和文化內涵的油布覆蓋了灰突突的水泥墻壁,能夠大大提升整個城市的檔次和品味,在沖擊人們視覺的同時,也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在安全排查方面,鄭州市安保工作進入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級別。據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鄭州市公安局消息,會議期間,各單位、各部門、各科室全體工作人員24小時待命,不得遲到早退,進入高度臨戰狀態。尤其在鄭東新區,轄區民警進入社區對戶主信息、聯系方式、房間居住人數、職業、有沒有新疆那邊的親戚朋友等信息進行登記,排查小區安全隱。
2.2 公眾參與——激發社會力量,全員動員
社會是人民的社會,因此社會治理離不開人民參與,在這次治理中,公眾參與是一大亮點,也是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的重要創新。在此次治理中,政府充分調動了社會組織和公眾力量,使公眾積極參與到社會治理中,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和大眾共同參與的治理局面。
在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社會組織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很多社會組織主動參與社會治理中,民間的草根組織、各種興趣類組織、志愿組織、大學生志愿協會和老年團體等都是重要的參與力量。43.96%的參與者是自愿參與,31.87%的參與者是社區組織參與的,12.09%的參與者以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參與,4.40%的參與者是學校統一安排,6.59%的是社工機構主動參與,13.19%的是通過其他途徑參與的。endprint
3 多主體參與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的成效
3.1 市容改觀,公眾受益
在本次社會治理中,城市社會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沿街的大道邊,人們走不多遠就能看到環衛工人,或是志愿者,拿著水桶、抹布在擦護欄。擦過的地方明顯白亮。不僅如此,在有些路段的立交橋下,空中環衛工人也在辛苦工作,連立交橋背面的橋體也不放過。中原區建設路街道辦事處轄區范圍內,采取定崗人員包街、包店,巡查人員包片的方式,實行守點打樁定位與高密度巡查相結合,與區委組織部等8個區直單位、一些社會組織人員一起,共同開展大掃除活動?;顒邮兹找簧衔鐣r間,就清理衛生死角40多處,清理各類垃圾6車,清除亂貼亂畫及小廣告300余處,清除亂扯亂掛20余處。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對“上合會議期間,您認為鄭州市的社會治安狀況同之前相比”問題的回答中,21.98%的人認為良好,71.43%的人認為明顯進步,5.49%的人認為差別不大的,1.10%的人認為一般;對“上合會議期間,您認為鄭州市的環境衛生狀況同之前相比”的回答中,73.63%的人認為變化明顯,進步很大,25.27%的人認為有進步,1.10%的人認為一般。筆者在走訪中發現,上合會的前幾天,鄭州市的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觀,連原來臟亂差的小街小巷也變得干凈整潔,街上秩序井然有序。很多人表示,“很喜歡這樣的鄭州,很享受這樣的環境”。
3.2 公眾價值感提升,培養參與精神
很多公眾在參與的過程中,內心的價值感得到不斷提升,為作為鄭州人、為鄭州出一份力而感到自豪。在采訪中,一位大爺(事業退休人員)提到:“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想到在有生之年還能為生我養我的城市貢獻自己的力量,太高興了”老人在言語中透著滿足,目光中閃爍著自豪,他補充道“以后如果還有這樣的機會,我還參與”。另外一位負責拜訪花卉的師傅樂呵呵地說:“俺出力雖少,但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不就是看鄭州的環境嗎?一想到這,出再多力也開心?!睆闹锌梢钥闯?,在此次活動中,公眾不僅參與到社會治理中,而且在參與中培養了一種參與意識,正如那位大爺所說的“以后有這樣的機會,我還參與”,正是內心參與精神的體現。
另外,一些社會組織、社會志愿者、大學生群體在參與中不僅提升了自身的價值感,而且在參與中得到了交流、鍛煉,并獲得了相關技能。一位大學生志愿者在指揮交通的過程中說到:“作為大學生,能在這個時候為鄭州的形象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在提到在參與的過程中自己有什么收獲時,他說:“這次活動是我組織的,在組織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得到了成長,在參與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學會了協調不同的人際關系,重要的是這次參與中的收獲是我參與前不曾想到的……”。面對大學生的滔滔不絕,筆者能深切地體會到他們是那么快樂、那么幸福。關于“作為志愿者,您參加志愿活動的感受是”問題的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人是社會人,人只有在群體中才能感受到社會的力量。同樣,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把自己和不同性別、職業、年齡等群體的人組織起來,被組織起來的人會產生一種團體歸屬感,這種歸屬感使組員更能凝結在一起,提升團體的凝聚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因此,社會參與能夠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鏈接,促進社會團結和社會整合,生成團體意識和團體精神,而這種團體意識和團體精神對整個社會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在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中,我國要通過公眾參與,激發公眾的價值感,進一步培養其參與精神,進而促進良好的社會治理與服務。
3.3 有效鏈接不同的參與者
在此次應急性的社會治理中,政府以其自身優勢在保證自身高度重視、全力運行的同時,有效地動員了不同的參與主體,激發了全社會的力量,使社會治理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改觀,保證上合會的圓滿落幕。此次治理涉及的參與主體(利益相關者)有:政府、政府各職能部門、事業單位、市場組織、社會組織和公眾個體。政府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上合會關系到政府能力和整個城市的形象,政府作為公共權力的代表,在此次治理中是直接的利益相關者。市場組織在參與的過程中對于改善環境有一定的作用,且在參與的過程中能提升企業自身的形象、樹立企業的社會威望,潛在影響企業的利益。社會組織的本質功能是推動社會穩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因此,在此次治理中,社會組織在參與的過程中也提升了自身,加強了社會組織的社會功能。公眾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僅使自己在良好的社會環境里得到了身體享受,還滿足了自身內在的價值感,并增強了自己的參與意識和參與技能。
4 公眾參與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的反思
在此次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中,社會秩序、城市衛生、城市環境等得到了極大改觀和進步,這些成就離不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動員參與,也離不開公眾的積極配合和參與。從公眾參與社會治理層面來看,筆者認為在社會治理中要激發廣大公眾的參與積極性,同時要激發公眾的內生動力,并以一定的體制、機制保障公眾的內生動力。
4.1 社會治理中要激發公眾內生動力
在對“此次上合組織會議在鄭州舉行,您的感受是”問題的回答中,43.01%的人回答自豪,13.98%的人回答激動,36.56%的人回答期待成功,6.45%的人回答無所謂。在這次訪談中,很大一部分人提到“我是因為我是鄭州人,就是想參與,心里高興”。在柳林站出口處,工人們從一輛車上搬出給道路刷新標線的材料,趴在地上,全神貫注地工作。提及上合總理會議,正在干活的工人們都來了勁,并說道:“這幾天干活都格外有勁兒,想到自己弄好的新標線能讓外省、外國的嘉賓都看到,心里可激動?!睆闹锌梢钥闯?,公眾對此次會議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而且這次上合會能夠成功舉行與自己的心理感受密切相關,那么如何促成公眾的這些心理感受為現實滿足,是激發公眾參與的關鍵問題,也是公眾能否參與社會治理的關鍵。從這次治理來看,政府主導下全社會參與,那么是什么促使大家積極參與這次行動中呢?筆者認為,一定要激發參與者的內生動力,否則參與就只能是表面性的、被動的參與,而不是實質意義上的參與。在此次社會治理中,作為鄭州人的自豪感成為大部分公眾參與的重要推動力量,那么,在常態下的社會治理中,如何才能激發公眾的內生動力,是社會治理中公眾參與的重要問題,也是筆者以后要探索的問題。
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社會治理中要考慮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那么作為一種自豪感、幸福感,也是公眾自身利益的一種體現,而且是公眾是否愿意參與的內生動力,社會治理要站在參與者的立場,充分考慮參與者的需求,以此激發不同參與主體的積極性。
4.2 要變內生的參與動力為持久的參與行動
一位大爺(事業退休人員)提到:“作為一名普通人,還能在有生之年為生我養我的城市出一份力,太高興了”,老人在言語中透著滿足,目光中閃爍著自豪,繼續說“以后有這樣的機會,我還參與”。從中可以看出,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已經被調動起來了,但是“以后有這樣的機會,我還參與”,那么什么樣的機會才能使公眾繼續參與社會行動呢?由于時間的關系,筆者沒有追問下去,筆者的思考是,公眾是有參與意愿的,但是有參與意愿不等于就能參與。
那么,如何才能使公眾的內生參與動力變為持久性的社會行動,是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公眾參與需要引擎,需要點燃激情的火把,需要把激情變為持久的社會行動推動力。因此,在我國社會力量相對薄弱的時期,政府需要整合不同的參與者,使不同的利益主體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當社會力量發育到一定程度,社會力量有足夠能力來鏈接社會資源的時候,政府要退主導為指導,要以社會力量為主,推動不同社會利益群體的鏈接,主動參與到社會治理中。在筆者的調查中,在對問題“您認為開展大型志愿者活動,應該起到重要作用的是”的回答中,70.33%的參與者認為是“政府部門”,9.89%的認為是“事業單位”,10.99%的認為是“社工機構”,9.89%的人認為是“學?!?,27.47%的人認為是“個人”,23.08%認為是“志愿組織”。由此可見,在我國目前公眾的心目中,大部分人認為政府在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如何激發社會與公眾的參與積極性,是社會治理與社會服務能否保持勃勃生機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筆者以后要繼續探索的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1]曾維和,賀連輝.社會治理體制創新:主體結構及其運行機制[J].理論探索,2015(5).
[2]李慧鳳.社區治理與社會管理體制創新——基于寧波市社區案例研究[J].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報,20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