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農村初中生物教學中現存的問題,從教學方案設計、進行實驗教學開展、完善基礎設施、重視學科之間的聯系四個方面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初中 生物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163-02
生物是初中的基礎課,農村中學的生物教學受各方面因素影響,教師則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教學,促使教學質量上的全面提升。
一、農村初中生物教學當中現存的問題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不斷改革,農村初中教育與城市之間呈現了一定的差距,導致教學上面臨著一定的困境。雖然使用同樣的教材,但由于環境和師資等方面的差異導致農村初中教育受到不良影響。首先,農村初中教育中陳舊的教學理念一直都存在,也是影響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教學理念上的老舊問題導致教學當中教師所采取的方式也比較單一化,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也較為枯燥。學生只能在教學當中被動的接受知識,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其次,生物教學受到教師的影響。農村初中學校一方面教師人數比較少,另一方面學校教學安排上不夠專業,經常是哪里缺老師就往哪里調動,很多的教師根本不是生物教學專業,而被迫進行生物教學,而一些專業的生物教師也會身兼其他課程的教學,這種情況將嚴重的影響生物教學的開展。第三,生物教學當中實驗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和探索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價值。但由于農村的學校在經費上有所不足,因此學校的生物實驗設備也出現了明顯的不全現象。這種教學設備不全的問題將導致教師無法更好的進行教學演示,學生也無法進行進一步的實踐操作,從而影響到教學的效果。此外,農村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經濟資源也比較有限。很多學校是沒有多媒體設備的,或者缺少相應的圖書室和實驗室。教師在教學當中沒有可以利用的資源,教學自然會受到限制和影響,這也將導致生物教學開展受到不利的影響,無法更好的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二、農村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提升的措施
(一)結合實際進行教學方案設計
農村生物教學課時安排一般比較少,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上課之前做好教學方案的設計。農村地區雖然在教學條件上比較差,但其本身是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以利用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融入一些生物標本,標本可以由教師自己準備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己的收集。同時,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大綱緊密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不能一味的只講教材上的內容,而是應當重視起當中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以便于學生能在學習基礎的生物知識基礎上能得到進一步的使用能力提升。
(二)結合實際進行實驗教學開展
生物教學當中實驗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初中生物教學當中包含了大量的觀察實驗和探究性實驗的內容,對此教師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合理的安排學生參與到實踐當中去。農村自然環境是比較有優勢的,學生身邊的生物素材也比較多,很多的素材都能在生活當中找到,例如蝗蟲和鯽魚等等。同時,教師要懂得教會學生怎樣正確的去利用這些素材。
(三)加強基礎設施的完善
生物教學是離不開實驗,實驗又離不開設備。對于農村學校缺少教學設備的現象,教育部門一定要加以重視,積極改善農村生物教學的環境,強化教學設備完善。同時還需要進一步的改善農村教師的工作環境,對于教師能一視同仁,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提升工作積極性,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此外,在基礎設施完善方面還需要教師緊密的結合學生實際來多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多媒體的應用一方面能讓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提升學習興趣,使學生能逐漸的掌握生物知識,突破重點和難點,達到教學質量提升的目的。
(四)重視學科之間的聯系
生物教學本身與物理化學等學科之間就有著一定的聯系,通過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能讓日后的學習更加輕松。同時,生物教學是多樣性的,當中涉及到的內容較為豐富,能幫助學生了解農業生產,同時也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等等,對此,教師一定要積極的將生物與其他教學科目之間進行融合,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總之,提升農村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學校和教師給予足夠的重視。農村有優越的自然環境,教師可以多利用自然資源結合教學實際來科學設計,從而保障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呂嬡嬡.探究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的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6.6
[2]胡作榮.對如何提高當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1
作者簡介:
廖秋花(1966-),女,湖南漣源人,橋頭河鎮中心學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農村初中生物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