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夢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紹了在體育課上開展應急救護教學的必要性、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現狀分析和我國學生有關應急救護技能、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提出了創新和升華體育與健康課程、提高體育教師開展應急教學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應急救護知識的意識三方面的實施途徑,希望能為促進我國應急救護教育和體育教育的質量,降低危險事件的發生提供參考。
關鍵詞 體育與健康課程 應急救護教育 必要性 實施途徑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意外傷害事件越來越多,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我國人們的自救互救知識與其他一些國家相比,相對較為缺乏,且應急救護的意識也相對比較薄弱,如何應對意外傷害是教育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體育教學堅持的是“健康第一”的理念和終身體育觀,所以,將應急救護教育融入到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對學生應對以后生活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事件具有重要意義。
1在體育課上開展應急救護教學的必要性
當前素質教育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但是我國的教育現狀并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禁錮。盡管教育法規明確要求學校必須開展生命安全教育,但各級學校生命安全教育沒有真正的落實到實處,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缺乏實踐性、體驗性的教學。在體育課上開展應急救護教育不僅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改革的一次創新性探索,也為學校落實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一個新的途徑。將應急救護教育融入到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中,可以促進健康教育與生命教育的融合,同時還能拓展體育教學從“健康第一”拓展到“尊重生命”的發展,為體育教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出發點和歸宿,更能將拓展到以體質和健康的載體,提高到維護個體生命的層面上來。
2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體育教育的改革,已經從注重“三基”教育發展到了體質教育,目前又發展到了健康教育,不論是從思想理念、手法手段,還是從實踐情況來看,都有很大的進步。但從整體來說,我國的體育教育離真正意義上的健康教育還有一段距離。我國體育教學堅持的是重運動技術教學、輕體育知識和能力的指導思想,忽視體育的終身作用。此外,我國體育教育的教材,仍然是使用的競技體育為中心,體育教材多是按競技體育的要求和規格進行編寫的,沒能真正符合社會發展對體育項目的需求。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應付考試和達標,沒能真正走出應試教育的禁錮。我國的體育缺乏以生命的視角審視體育教育,未能達成人的生命的本源回歸。
3我國學生有關應急救護技能、知識的掌握情況
相關數據表明,我國的學生對減災態度積極,但是災害基礎知識了解不足,減災行為有待提高。其中,66.92%的學生處于剛剛及格的水平。相關調查數據還表明我國學生的意外傷害自救與互救技能普遍欠缺,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急救能力培訓來提高其急救能力。所以,為我國的學生開展應急救護知識、技能的教育需要盡快落實。體育教育本來就需要“尊重生命,維護生命,展現生命魅力”,提高應急救護能力,所以,學習急救知識體現出的更是一種前瞻性的健康理念,一種生命至上的生活態度,一種扶助他人的公益精神。
4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開發應急救護教育的實施途徑
4.1創新和升華體育與健康課程
首先,我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需要改變原本的只關注增強體質的即時效果、局限于有限的課堂教學忽視養成性教育的舊課程觀,進而強調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整體性和注重生命健康地價值觀,促進知行統一的終身運動生活方式;其次,將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的內容,由突出競技技術,忽略體育運動的人文價值和健康價值,轉變到科學的生命價值觀和強調體育的實用性和活化性。同時,將“健康第一、以人為本”地指導思想,作為體育教學可能的基本出發點,積極落實貫徹之一指導思想,真正將應急救護教育與體育教育結合起來;最后,體育教學發展學生體能(力量、靈敏、耐力等)的同時,提高學生相應的應急救護能力,體育教學還需要培養學生果斷、勇敢、堅強的意志品質,充分發揮體育教學與應急救護教學結合特有優勢。
4.2提高體育教師開展應急教學的意識
第一,體育教師需要了解并掌握教育學、心理學、教學理論及規律等教育科學知識;第二,體育教師還需要學習并掌握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人體遺傳學、運動保健學等生物學科知識,進而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掌握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及運動過程的基本規律;第三,體育教師具有良好的心理學品質,還有堅強的意志。如具有實現教學目標的堅定性和自覺性、百折不撓的堅持性和毅力、處理突發事件的果斷性、克制不良情緒的自制性等等。同時,體育教師還需要時時刻刻表現出熱情奔放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引導學生效仿;第四,體育教師在長期的運動和教學實踐中難免會碰到運動損傷和意外傷害事故,教師掌握了一些處理運動損傷的急救措施具備了處理一些意外傷害事故的實踐經驗;第五,學校需要加強體育教師應急救護知識、技能的培訓,切實促進急救護教學活動的開展。
4.3提高學生學習應急救護知識的意識
體育教學所要做的就是通過最具體的體育實踐活動和創造活動,把學生培養成是一個生命的實現者、維護者,引導學生去展示生命的魅力,并體現自身生命質量的完美性和完整性。體育教師盡管對應急救護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們掌握應急救護知識、技能的重要性高度認可,在800所學校中,約有96.6%的學生認為進行應急救護知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有97.6%的學生認為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是我國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和基本素質;有83.4%的學生認為個體的體質(力量、靈敏、忍耐力)、基本活動能力(跑、跳、攀爬、游泳等)對應急救護有積極的作用。可見,應急救護與體育課教學內容有著密切聯系,在體育課上開展應急救護教學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所以,體育教師更應該加強學生思想上和行為上的教導,讓學生重視起來,懂得應急知識的重要性,提高應急能力。
總之,生命是珍貴的,生老病死是我們無法回避的,但許多人還沒有真正體味生活的真諦,便驟然凋零于突降的災禍。所以,學校需要著重強調時間就是生命,合理調整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設置和課程安排,并根據社會實際的需求,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通過體育課堂的教學與練習,能夠讓學生學會自護避險、應急自救,機智勇敢地處理遇到的各種異常情況或危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德.生命安全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建構[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6.
[2] 陳琛.生命安全教育融入游泳教學研究[D].河南:鄭州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