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菲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物理教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為了對學生產生啟發,本文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案,它們分別是進行比較式提問、進行發散式提問、進行討論式提問,這對鍛煉學生思維能力、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 物理 教學 提問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164-01
1.初中物理教學課堂提問的問題
物理課堂的課堂提問可以起到促進學生思考、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的目的。然而通過筆者的研究分析,發現當前物理課堂提問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當前的物理教學很多都采用題海戰術,即通過大量題目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事實上,這種做法并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也不利于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靈活轉換。而教師的提問也可能比較偏向知識的掌握,而不是如何獲取知識。這種結論式的記憶除了有上文所提到的缺點之外,它還既不利于學生的合理應用也不利于學生的深刻記憶。第二、忽視問題同實際生活間的聯系。在很多學生的眼中,物理是無趣的、無聊的。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發現物理同生活的關聯,他們不明白生活是無法脫離物理的。而老師的錯誤引導和提出缺乏與實際的關聯的問題恰恰是導致學生產生錯誤認知的主要原因。第三、提問過于簡單。很多老師為了不打擊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而提出過于簡單的問題。事實上,這種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對自己真實水平的了解,學生可能還會因此產生狂妄自大的心理,它也不利于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其實,若想在物理上有所進步,那一定要勇于發現問題,這是因為迎難而上才是進步的基礎。這一點,不管是對伽利略還是對愛因斯坦都同樣適用。第四、忽視基礎性問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學生在物理學上有更高的發展的基礎。而老師無疑是學生物理學的導向,如果老師本人在課堂提問中對物理基礎知識都沒有充分的重視,那么學生就很有可能不會對物理基礎知識有足夠的重視。
2.初中物理教學中啟發性提問的有效應用方式
針對上文中存在的問題,現提出針對性的意見。以下是幾種啟發性提問的類型。
(1)比較式
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都會混淆自己所學的知識。這是兩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對自己已經學過的知識沒有深刻的印象。第二、物理中同類型的知識太多了,容易引起學生的混淆。而通過比較式的提問方法恰恰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例如:串聯和并聯是兩個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學生很有可能將串聯的電流規律、電壓規律及電阻規律同并聯的相關知識混淆。針對這樣的問題,老師可以將串并聯的混淆點進行對比歸納,在提問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就一個知識點提出兩個問題,例如:串聯電流規律和并聯電流規律。通過比較式的學習,學生可以對容易混淆的內容之間有更清楚的認識,這也便于學生對其的記憶。
(2)發散式
很多學生在寫物理題目中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即知道解題所需要的知識,可無法對知識進行提取以及組裝,使其為己所用。這是因為學生的知識儲備并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因此也就容易產生答題時斷環的情況。而利用發散式的提問方式恰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例如:在一道物體在液體中浮力的計算題中,老師可以依次采取如下的方法提問:你知道浮力的公式嗎、你知道怎樣浮力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獲得的嗎、你知道浮力計算公式中的變量與非變量嗎、你知道本題中給出的變量是什么嗎、你能夠計算出本題所要求的浮力嗎。這一連串的問題,既對學生的基礎知識起到的考核,又考察了學生基礎知識的扎實度。更重要的是,這種提問方法還起到了連接理論與實際操作的作用,便于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3)討論式
在一些企業的內部或者一些國外的高校中,存在一種使用廣泛的討論方式——頭腦風暴。所謂頭腦風暴,就是幾個人聚集在一起,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這種方法可以激發每個人的潛能,得到更多有用的東西。從某種角度上說,討論式的提問方式就是一種頭腦風暴。通過開放式的討論,老師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明白學生思考題目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當對討論的問題進行一定的篩選,問題一般不能設置的太簡單,需要留有有討論的余地。
結語
當前的初中物理課堂提問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這就包括: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問題同實際生活間的聯系、提問過于簡單、忽視基礎性問題這幾個方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取本文中所提到的比較式、發散式和討論式的提問方法。
參考文獻:
[1]劉冉.初中物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策略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6
[2]黎志忠.初中物理課堂提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J].科學咨詢,2016
[3]莫茵茵.初中物理課堂提問存在的誤區及優化思路[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