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凌志
摘 要 基于業財融合基礎上的管理會計系統的建立及工作實施才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可操作性,其實施的結果也更加客觀、真實、有效。本文將從企業經營主體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管理會計系統工作實施的背景入手,分析目前相關行業經營主體在實施管理會計過程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實施方法及策略。
關鍵詞 業財融合 管理會計 工作實施 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管理會計系統的工作實施不單單依靠財務數據的分析就能完成,更為重要的是,管理會計職工還應該對于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特點,甚至于經營主體所處行業的經營動態、技術水平、發展趨勢有較為宏觀的把握,正所謂現代經營主體管理制度下的財務職工,不能只懂得財務核算、財務分析,還要參與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決策,將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與其財務技能、管理會計系統進行有效的結合,借助一個較為新鮮的詞語——業財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得管理會計系統的建立、工作實施更加具有實效性,可操作性。
1經營主體工作實施管理會計系統過程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管理會計學來自于西方,并且已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學說基礎。這套基礎為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經營主體所工作實施,并已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不僅引進了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還借鑒了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經營主體管理經驗,對于增長國內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經營主體在實際工作中實施管理會計系統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諸如學說與實踐存在一定的偏差、經營主體決策機構對于管理會計理念存在一定的誤區以及缺乏管理會計人才。
1.1管理會計學說與實際工作實施有些偏差
管理會計學科,在西方發達國家的經營主體中能夠得以工作實施的關鍵在于其經營主體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思想意識形態、乃至于整體的社會氛圍及人文狀況。而從管理會計引入到中國以來可以看到,其與經營主體的磨合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中國基本經濟制度和體制與西方發達國家有較為嚴重的差異,由于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所決定了我國目前還是以國有制為主,其他所有制共存的形式,使得管理會計學說有時難以融入一些經營主體中去。
其次,經營主體管理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營主體存在較大差異,國內部分經營主體的管理水平仍然較為落后,有的一些民營經營主體看似規模較大,有的甚至在同行業都處于領先位置,但是管理方法依舊較為陳舊,不注重制度管理,注重人治,這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營主體管理存在較大的差異。
1.2經營主體決策機構對于管理會計認識不是十分重視
由于國內經營主體的現代管理系統的建立尚未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仍停留在較為粗淺的層面,尤其是一些經營主體借助中國的改革東風賺取了一定規模的利潤,從而使得部分經營主體的決策機構感覺有些沾沾自喜,而對于管理會計學科僅停留在口頭上,覺得其對增長經營主體經濟效益起不到作用。有的經營主體領導甚至認為,只要努力開拓市場、增長生產技術水平、增長勞動生產率,這樣才是獲取經營主體利潤的法寶。這種觀念及理念上的偏差,造成了決策機構對于管理會計學說的不重視,從而使其難以開展。管理會計的工作實施較為廣泛,一般涉及到投資、工作實施賬款管理、存貨管理等方面。因為部分經營主體決策機構對于管理會計認識的不到位,使其生產經營管理陷入一定的困境。
1.3管理會計人才相對缺乏
近些年來中國財政、稅務部門,對于經營主體財務核算會計的要求愈加的嚴格,特別是對于一些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的披露更是日趨謹慎。這就給經營主體的日常財務核算在真實性、客觀性、謹慎性等原則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其與管理會計學還是有著一定的差異的。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在于,其存在較大的隨意性、不可預見性,并且在當今現代信息體制下,還要同大數據、云計算等高科技信息手段相結合。然而,從目前來看經營主體綜合性的管理會計人才相對欠缺,有的僅是對財務會計十分精通,但是對于管理會計僅停留在會使用簡單的計算公式,會工作實施一些較為常見的分析指標,而不能對經營主體高層對經營戰略、經營方針、重大投資決策、重大戰略部署等方面能以提出一些有相對見地的思維??傊?,管理會計人才的缺乏使得一些經營主體的管理會計系統的建立及發展仍然處于相對低端的位置。
2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系統工作實施的策略
2.1加速管理會計學說中國化進程
管理會計學說由于其產生于西方、發展在發達國家,如果將其“照搬照抄”地引入中國大地,而不加以合理的改造,顯然是不接地氣的,也與中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相接軌。因而,這就需要中國的專家、學者對于管理會計學說加以分析,并結合中國的發展特點予以較為準確的論證,從中找到兩者的契合點,使其為我所用。這樣,才能使得管理會計學說在中國國內生根,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2經營主體決策機構應該加強對于管理會計的重視
經營主體的決策機構理念代表著經營主體發展的方向與動力,因而增長經營主體決策機構對于管理會計系統的工作實施顯得至關重要。在這里,愚以為,現代經營主體管理制度下,經營主體的決策層、投資人應該將眼光從過去的市場、生產、技術等方面的注意力分配一部分給管理會計,要將“向管理要效益”真正的落到實處。經營主體決策機構應該從增長管理會計職工在經營主體中的地位、認真采納其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并且對其應是長抓不懈。相信通過一定時間的努力,管理會計系統必能夠對于經營主體的發展、規避經營風險等貢獻出其應有的作用。
2.3管理會計職工應基于業財融合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業財融合要求相關財務會計職工,將經營主體的生產、技術、銷售、庫存管理等各個方面與其財務知識、管理會計技能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使其為經營主體管理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新時期下,經營主體的管理會計職工除了在提升自身管理會計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應將其所學專業與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融合,努力將自身培養成懂經營、會管理、明生產的多面手,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從大方面說,可以為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服務,從小方面看,對于管理會計職工提升自我社會價值,得到社會的充分認可都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梢?,管理會計職工在業財融合的基礎上加強經營主體管理會計系統的工作實施及建設,對于經營主體的生產經營等各方面發展會起到“畫龍點睛”之妙用。
參考文獻
[1] 王軍.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3).
[2] 王燕.管理會計在中國企業中應用問題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1(03).
[3] 楊鳳琴.淺談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4(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