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亮
【摘 要】電視突發事件新聞對于社會輿論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而這種深遠的影響與新聞內容質量的高低密不可分。新聞記者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的處理方式決定了新聞報道的優劣。本文通過研究電視新聞記者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的責任與功能,進而論述新聞記者在突發事件中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關鍵詞】突發事件 電視新聞 社會輿論 新聞記者 職業素養
互聯網時代的媒體競爭異常激烈,而突發事件報道又是各家媒體之間天然的競爭場所,這就導致了媒體之間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盡可能做到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從而激起輿論效應。但是有些媒體在現場報道過程中過度地追求轟動性,通過不當的方式大肆渲染事件影響,給輿論環境造成轟動性。但是這樣的做法最終卻造成了民眾的恐慌,這是由于電視新聞記者并沒有意識到電視新聞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的責任與功能。
一、電視新聞記者在突發性事件報道中的責任與功能
1.及時準確發布信息,消除恐懼。突發事件新聞報道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輿論效應,給受眾的心理帶來一定的影響,如果新聞報道的言語或畫面過于轟動性,則極容易給公眾帶來恐慌,國外媒體在報道帶有血腥鏡頭的新聞之前,主持人會通過言語預先提示觀眾,以減輕觀眾心理的恐懼感。而在國內,過于轟動性的新聞報道所帶來的輿論效應,極易阻礙相關部門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還有可能激化社會矛盾。電視新聞記者只有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及時準確地發布信息,通過權威的聲音將正確的內容廣泛傳播,對虛假新聞實現封堵,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消除公眾的恐懼感。
2.客觀公正披露真相,引導輿論。突發事件新聞非常容易獲得受眾的關注,這些新聞往往會觸及受眾的神經,從而引起其產生較強烈的情感波動。一些諸如觸犯了社會道德底線的問題被爆出,極容易引發受眾對于事件當事人的強烈譴責,一時間輿論環境將因此激起千層浪。如不及時地對輿論環境進行有效引導,很容易引起更大的轟動從而造成不小的損失。電視新聞記者在跟進報道這類新聞時,應注重對當時的社會輿論進行有效的引導,通過客觀公正地披露事件真相,并向外界積極傳遞解決辦法,從而引導受眾激動的情緒。
3.協調社會關系,穩定民心。隨著網絡的發展,讓普通民眾有機會零距離接觸到突發事件的本質。而這樣改變令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不再是對事件進行描述并傳播那樣簡單。如今,電視新聞記者已成為維系政府與民眾之間情感強有力的紐帶,在面對突發事件時,電視新聞記者有責任憑借自身身份,一定程度上協調社會間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系,穩定民心,讓民眾及時地了解到政府對于突發事件所做的努力,也讓民眾的想法及時地傳遞給相關政府工作部門,從而對社會以及輿論環境的穩定做出貢獻。
二、新聞記者在突發事件中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現如今,媒體環境變得更加地透明化,任何突發事件一經爆出,都會有網民在第一時間了解到,進而產生輿論效應。在對突發事件進行采訪報道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記者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是否得當,直接體現出其職業素養的高低。那么,新聞記者在突發事件中應具備怎樣的職業素養,值得從業人員去研究學習。
1.高度的新聞敏感性和快速的反應力。之所以被稱為突發事件,就是由于其無法被提前預知。突發事件一經被爆出,電視新聞記者必須爭分奪秒地趕赴現場進行采訪報道。而突發事件隨著時間的流逝,始終發生著變化,而這便對電視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性以及面對突發變化的快速反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突發事件,新聞記者必須擁有足夠敏銳的判斷力,對現實情況進行合理分析,并找到有價值的內容進行跟蹤報道,從細節入手將突發事件完整真實地報道出去。電視新聞記者要以最快速度將突發事件原原本本地傳遞給受眾,讓受眾盡早知曉事件發生后的現場情況。此外,由于突發事件中的變化非常突然,這就要求電視新聞記者需要憑借快速的反應力,迅速了解事件的變化情況,盡早做好播出前對事件了解的準備,從而提升新聞記者現場報道的質量,也給相關部門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2.良好的采編能力。突發事件與平時的新聞事件有著本質的不同,報道突發事件能夠給新聞記者對于事件了解的時間非常少,新聞記者必須利用極為有限的時間對突發事件有著根本的了解,這就要求新聞記者要擁有良好的采編能力,同時面對傳播速度較快的網絡消息有著較為準確的辨認能力。新聞記者在趕赴現場報道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互聯網等一切手段,盡早對事件的發展動態有足夠的了解,不但要對事件的起因及經過有準確的認識,還要在短時間內提煉出合適的采訪策略,從而能夠在到達現場后,短時間地進入到工作狀態。電視新聞記者應在采編過程中,迅速瀏覽其他媒體對于事件的報道,從中找出真實準確的內容進行采編,面對虛假內容,要找到足夠的證據后對其進行合理的辟謠,防止這些錯誤消息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可見,良好的采編能力能夠讓電視新聞記者較為從容地面對突發事件的報道工作,通過將準確的信息以最快速度傳遞出去,從而真正地將突發事件的真相讓受眾知曉。
3.遵循人文關懷理念。電視新聞記者除了對突發事件真實準確地報道外,還要時刻遵循著人文關懷的理念。突發事件的發生往往給人以悲痛的感受,而對于當事人的打擊更為直接而痛苦。此時電視新聞記者采訪報道時,要時刻關注被害者及當事人的內心感受,在將事件準確報道的情況下,切勿對被害者及當事人造成額外的傷害,避免“姚貝娜事件”的再次發生。遵循人文關懷的理念,是每一個電視新聞記者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同時也是記者應盡的社會責任。任何人都不能打著公正公開的旗號踐踏人性道德,始終做到尊重生命,尊重每一個受害人,才能在突發事件中,體現出電視新聞媒體應有的社會責任。
三、結語
對于突發事件的妥當處理,是媒體公信力的最直接的體現。這也要求每一個電視新聞記者要時刻牢記自己的社會責任,憑借自身優秀的職業素養將突發事件真實準確地傳播出去,起到電視媒體正確引導輿論的作用,從而為突發事件發生后的后續工作做出足夠的支持與幫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