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鳳蓮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閱讀教育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我國教育體系中,語文學科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在小學生語文教學課堂上,通過閱讀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可以更加全面具體,提升小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能夠使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好地對知識點進行把握。所以我們必須加大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的重要性,并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遇到的障礙進行分析,針對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提高教學效率提出相應的對策,進而來加強對小學生素質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閱讀;重要性;素質培養
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備受關注。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適應不了新課改下的教育要求,為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的挑戰。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效率,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的問題。為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對傳統教育模式進行改變,能夠圍繞學生學習興趣展開教學工作,從而使學生對知識更加深入地學習,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一、語文閱讀學習的重要性
語文學科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我們學習的過程中處處體現著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素質培養具有重大意義。通過閱讀獲取信息,能夠對知識進行掌握,而閱讀學習過程中,需要對學習材料進行歸納和總結。因此,在工作學習中,閱讀能力的強弱就顯得格外重要。為了以后更好地發展,閱讀能力要從小抓起,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文字能力、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使學生提高歸納總結及靈活運用的能力,進而順利開展其他學科的學習,促進小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
二、語文閱讀學習的障礙
(一)單一的教學模式
現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老師硬性的把課本內容傳授給同學們,同學們被動的接受,沒有閱讀實踐的運用機會,這對于學生閱讀能力提升來說,十分不利。
(二)閱讀缺少主動性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學生們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被動去閱讀,沒有自己的閱讀方式和過程,由于學生閱讀缺乏主動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難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缺少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
在傳統應試教育的觀念下,學生們很少有課外擴展閱讀的時間,大多時間都用來關注課本和大綱的內容,沒有時間針對閱讀進行充分的訓練。同時針對于小學生的讀物較少,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有所限制。
三、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改變傳統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小學語文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把課本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組織開展能夠帶動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閱讀訓練活動,激發小學生語文閱讀的主動性,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紙船和風箏》的課堂上,我們可以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提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如讓小學生動手進行紙船的制作,以此來帶動學生們的積極性,調節課堂氣氛,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擺脫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在新的教育模式下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培養學生閱讀主動性
首先,在授課過程中老師要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在授課過程中只起引導作用,提出問題后與同學們一起討論,使閱讀教育實現老師與學生的合作。在和諧、活躍的氛圍中,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通過自己思考后得出的感悟更加深刻,對課本知識的掌握也更牢固。使他們充分發揮閱讀的主動性,實現高效的閱讀教學。
其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來彌補上課時間有限的缺陷,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語言積累,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主動性,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三)培養學生文字歸納能力
借助問題引入方式,增強師生互動,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閱讀材料內容進行把握和理解。文章理解的深刻與否,取決于他們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強的人,對文章的重難點理解則更加深刻和透徹。
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要注重循序漸進,通過示范讓學生掌握對段落和文章進行概括的思路。然后,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強化練習。可以先從歸納段落開始練習,逐漸加深難度,逐漸完成對全文的總結概括。在這過程中教師要實時的對同學們做出的總結進行點評,總結出他們優點和不足,這樣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改進,使其歸納總結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促使閱讀能夠高效的進行。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由于小學生缺少生活閱歷,在閱讀過程對文章所描寫的情境和情感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不夠深刻和具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們充分發揮想象,還原作者想要描寫的情景,達到領悟情感的目的。例如,《登鸛雀樓》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所描寫的景象,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想象自己在一天傍晚,登上鸛雀樓所看到的情景,太陽依傍山巒,黃河噴向大海,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更能深刻的體會到當時黃河氣勢的磅礴。
結束語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學生在學習中成為了主體,小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接觸到各個方面的知識。在閱讀中的不斷進步,得到全面發展。作為教師通過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技巧,調動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主動性,與學生們共同努力,不斷創新,全面提高學生們的整的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義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之探討[J].才智,2014(28):132
[2]丁立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J].才智,2013(05):120
[3]孫麗穎.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要點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1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