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佳佳
【摘 要】本文就《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六Unit 1的“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旨在通過歸納總結找出問題和發現精彩,以期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準。圍繞閱讀教學環節深入探析其中教學過程和方法,通過藝術性策略引導,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過程;反思;藝術
“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葉瀾)。是的,通過教學M6“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本人發現缺少一定的藝術,使得課堂缺少一定的活力,特別是未能調動學生的認知閱讀興趣,讓他們在仍停留“依賴聽講”與“被動理解”的尷尬境地。通過反思,一方面,能了解學生的真實閱讀需求和感知,能使得教師在有的放矢調整教學策略中強化實踐運用;另一方面,能給學生更多的自我嘗試和實踐運用機會,讓教學過程始終保持新鮮的活力。
一、授“漁”法,吸引注意
授生漁法比單純依賴教師講解更有意義,而這需要教師用心體味和認真鉆研。講究授生漁法的藝術,多給學生實踐體驗的機會,更能打動他們的心,吸引他們的眼球和注意力。從學生想知道的內容出發,能使得他們主動揣摩中有更多的感受。
授生漁法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理解不斷豐富的過程。在M6“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閱讀指導中,除了要求學生在主動預讀理解外,更多給學生自我閱讀找疑的機會。于是,我則要求學生結合“Reading A”中的習題,主動研讀語篇,讓他們能夠從中找出相應的疑難問題。很多同學也根據各自的理解紛紛用筆圈劃除了自己的疑難,可在要求他們表述時發現,很多同學仍停留在淺層次的閱讀中,仍局限于詞匯、語句等字面意思上的理解,缺少一定的廣延度。盡管我仍采用啟發式教學,但學生仍是忘不了自己的問題,甚至對“The real health”“Comedy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health”等問題仍有一定的理解偏差,出現了讀思相離的現象。
走出這樣的困境,應該從如下幾方面進行反思:(1)基于學生的立場找出有效的生成點,讓他們能夠有重點閱讀;(2)摸清學生認知生成點,多給他們相應的提示和引導;(3)關注新鮮話題,請學生主動圈點勾畫,形成整體語用感知。
二、定“航標”,分層施教
圍繞三維目標制定多樣化、開放性的學習目標,能使得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找到坐標,便于他們在參照中深化理解。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各自最近的發展區域內得到發展,更能激活他們的內生學習激情和動力。制定層次性學習目標,能使得學生在按需學習中收獲更多的認知。
制定航標,能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動力。在M6“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閱讀指導中,根據“掌握語篇表達主題大意”、“靈活運用詞匯短語”、“認識健康的重要意義”的教學目標設置,不妨引導學生在深入研讀中找出核心。但在實施中,很多同學對“What are there in the health?”“How do you think of health?”仍有一定的誤解,甚至對作者的表達意圖把握不夠全面、深刻。結合學生的這樣的問題,我重新調整了策略,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設置了幾個學習目標,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學習實力主動予以選擇,讓他們在不斷聚焦中心要點的基礎上有深刻感知。
反思教學目標設定,應該在體現“學本”課堂理念的基礎上,讓學生享有更多的自由選擇權和學習支配權。目標的設置可在體現隱形分層的基礎上,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由參與機會。此外,目標設計應該體現“全”、“廣”、“高”,讓課程教學內容能真正融入到實踐運用過程中。
三、重“策略”,活學致用
培養學生多樣化學習策略,讓他們在靈活運用中豐富感知,能使得教學更有實效性。注重策略指導,讓學生在學以致用的過程獲得更多的策略方法。始終讓學生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多給他們相應的方法引導,能使得課堂更有人文性。
基于策略引導運用,能使得學生找到學習和使用英語的方法。在M6“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閱讀指導中,我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資源策略、交際策略、調控策略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知,讓他們有更多的體驗。在指導策略運用中,圍繞“The information of the article”“What did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等方面要求,可引導學生從語篇中劃出有效語句,讓學生從整體的資源認知中進行理解。組織學生運用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等形式進行何總探知,幫助他們從相關的提示中豐富視野。
在指導策略運用時,應該結合課程教學重點和學生認知難點,多注重不同策略的相互交叉使用,讓他們在主動進行核心要點中深化感悟。多注重從實踐運用中給學生更多的指點,讓他們能夠在活學活用中深化感知,提升語用靈活性和準確性。
總而言之,反思課堂教學藝術,能使得自己在主動探索求知的過程中獲取豐富認知,能使得自己在不斷修正航標的過程中繼續前行。多關注學生的需要,多點藝術性指導,能使得學生在主動融入課堂中獲得更多深度感知,并能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科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黃韋.淺談對于高中英語新教材的反思[J].讀與寫,2015(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