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琴
摘 要 宋代朱熹說過“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之既久,自然純熟。”因此,仿寫創新是小學中段寫作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在教學中應利用優秀范文,引導學生寫出更優秀的文章。
關鍵詞 小學仿寫 范文 創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1精選范文
《易經》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是說取法于上等標準,僅能取得中等水平的成績,取法于中等標準,僅能取得下等的成績。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仿寫作文教學中選好優質的作品作為范文就顯得非常重要。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選擇優秀范文的標準至少有兩個:一是規范性。所謂規范性是指所選文章主題鮮明,中心突出,行文的遣詞造句合乎語法規范。比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作者按照季節順序描寫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小興安嶺喜愛的思想感情。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欣賞、揣摩和模仿,是一舉兩得的事。二是合適性。所謂合適性是說所選的范文應切合學生的生活、思想感情和興趣等實際情況,適合于學生學習模仿。本冊課文中有幾篇說明文,例如《奇妙的橋》、《人類的“老師”》等課文所介紹的奇妙的大自然和生物界,很能吸引讀者注意,如果再叫孩子們寫自己感興趣的動物或事物,仿寫起來也就得心應手。
2引導悟方法
2.1仿句式,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文本會出現句式排列整齊、結構相似的句群,列舉量雖少,卻是練習填補、仿寫的范例和素材。
如:《莫高窟》第二段:莫高窟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
教學時,教師要引領學生在充分品讀、感悟語言特點的基礎上進行仿寫。
2.2仿語段,領悟構思的精巧
學生開始習作時,對段落中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系很難把握。因此,我們要通過引導學生對范段的仿寫,來幫助學生了解段的構成,從而逐步形成段的概念,提高構段的能力。
教材中有一些結構嚴謹,寫法模仿性較強的段落。教師除了引導學生積累這樣的段落之外,還要進行仿寫練習。當然,教師必須精心選擇文本中特征明顯且具有價值的精彩片斷,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各類段落的構段和表達方法,找出規律,指導仿寫。
如《奇妙的橋》的第3、4、5段,在構段上有明顯的特征。作者先是提問,你見過玻璃做的橋嗎?接著回答,一一介紹玻璃橋的樣子,并通過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具體地介紹玻璃橋。
以下是學生習作中的一段:《奇妙的動物》
你喜歡犀牛嗎?我喜歡。他身體龐大,四肢粗壯,體重一般都在三千斤左右。它的皮又厚又硬,足以擋住任何動物的襲擊。犀牛鼻子上張著一只或兩只堅硬的角,在動物王國里抵抗力和殺傷力都是數一數二的。任何猛獸連人都難以打倒它,它發起怒來連附近的樹木植物都難逃厄運,就連獅子、老虎等大型陸地動物在犀牛發怒時都得逃之夭夭。
構段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總分方式構段。總分式是記敘文中常用的布局謀篇方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有并列方式構段的,同時寫出事物不同的方面。有因果關系構段的,包括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有承接式構段,寫出連續動作或連續的事件發展的經過。對于這些構段方式典型的段落,是學生仿寫的最好范例,教師切莫放過。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仿寫,都要注重指導仿中求變、仿中創新、表達真情實感。
2.3仿篇章,學習謀篇布局
仿寫篇章猶如書法臨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內容。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著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然而,學生閱讀時往往只關注故事情節,不會品悟文中的寫作方法。而課標要求三年級學生“把要說的話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說清楚,即言之有序”。由此看來,引導學生學習描寫的手法、篇章布局的構思并加以仿寫是極其必要的。
篇章仿寫包括寫作順序和布局謀篇。如《美麗的小興安嶺》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來構局謀篇的,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描繪小興安嶺景色的美麗。課文非常典型。教學設計時,應按照課后思考題“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景物的”提示和要求,側重思考如何在讓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的同時,領悟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把景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教學該課時,我先讓學生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文中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了解“總—分—總”和前后照應的篇章結構,然后依葫蘆畫瓢,讓學生仿寫家鄉的景物、學校的景物等文章。一節課的時間,學生的習作初見雛形,大部分學生都能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描繪學校的美景,并嘗試了前后照應的寫作方法。有了范文引路,就連平時最怕寫作的學生,寫起來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既有仿效,又有創新,真正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快樂。
總之,寫好作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利用優秀范文,挖掘教材特點,給學生思路,引導他們寫出更優秀的文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