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學華
今年6月下旬,網絡忽然又熱鬧了起來。為了慶賀父親節,商家紛紛打出了父親節優惠的廣告,我女兒也從微信發來了紅包。
我一下懵了,活到82歲,竟不知道還有個父親節,從哪兒冒出來的?現在網絡發達,一查才知道,今年過的父親節是美國來的,正宗的舶來品。
美國的父親節又是怎么來的呢?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市有一位布魯多德夫人,為了紀念自己勞累而死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建議設立父親節。這個建議得到廣泛的支持。1966年,時任的美國總統宣布當年6月的第3個星期日為美國的父親節。直到1972年,才由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正式的文件。
今年,怎么把美國的父親節搬出來炒作?估計是商家伙同網絡在背后操作,以此帶動節日經濟。孝敬父母是一個人的重要道德品質,父親節當然要買禮物送父親,請父母上餐館吃飯,轉發慶賀父親節的信息。用父親節糊弄人,非常管用:誰不買我的東西,誰不來我的餐廳用餐,誰不轉發我的信息,誰就是不肖子孫!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可是西方的各種思潮、生活習俗,不斷涌進中國,一點一滴地侵占和腐蝕中國人的心靈?,F在有些年輕人,過西方的圣誕節比過中國的春節還重要。吃的是肯德基、麥當勞,喝的是星巴克咖啡,挎LV包……現在又沖進來美國父親節。這種文化上的滲透,逐漸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對此,我們必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守衛中華文化的底線。
從網絡上查詢,中國人有自己的父親節,正式設立的時間比美國還要早,而且是世界上最早設立父親節的國家,更具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1945年,全民抗戰勝利的曙光已經來臨,上海的名人志士建議每年的八月八日為父親節,以紀念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爸爸們。八月八日有兩個八,“八八”是“爸爸”的諧音,容易引起人們的聯想,便于記憶,并且同九月初九,九九重陽的尊老節,恰巧遙相呼應。
中國的孝道文化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造字,“父”的象形好似一個肩披蓑衣,邁開雙腿奔波做事的人,而且“父”上面就是一個“八”。定八月八日為父親節,確實是再恰當不過了。
(作者系小學數學著名研究專家、“嘗試教學法”創始人 責任編輯:莊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