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
【摘 要】 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正逐步成為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主力軍,財務管理在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使部分企業單純追求市場營銷份額與業績,從而忽視財務管理的核心作用,導致經營狀況逐漸惡化。本文主要從企業自身和外部環境兩方面對問題的成因進行分析。最后針對以上問題提出建立科學的企業財務管理制度體系、使用非傳統融資方式、提高財務人員整體素質等建議。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財務管理 問題 對策
一、中小企業的概念及現狀
中小企業在人員規模、資產規模和經營規模上都相對較小的經濟單位。這類企業通常是由單個人或少數人提供資金組成,雇用人數與營業額都不大,因此在經營上多半是由業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比較少。
(一) 中小企業的特點
1.投資規模小,相對收益大
企業主更加傾向于投資成本低,周期相對較小的,收效比較快的項目,從而在相同的資本下,企業獲得的利潤最大。另外,對千變萬化的市場反應靈敏,經營決策權高度集中,不僅可以節約監督成本,而且利于企業快速作出決策。
2.市場適應性強,機制靈活
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創業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對較低,較容易的創建程序和快速見效的投資回報,促進了大批中小企業的成長,由于中小企業在決策和經營中擁有更大的自主權,靈活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機制,使其在應對市場多樣性和靈敏性時更加敏銳。
3.經營范圍廣泛,行業齊全
與大中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員工人數少,營業收入較低,資產規模偏小,所以,基于較低的創業成本和管理成本、較容易的創建程序,快速見效的投資回報,吸引了大量新進企業家的親睞;靈活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機制,使其在應對市場多樣性、多變性時更加敏銳。
4.抗風險能力差,籌資困難
相對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有缺乏資金、管理體系不完善和職工素質低等劣勢。資金不足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籌資困難是使企業陷入資金不足,從而增加企業破產的風險的決定因素。
(二)中小企業的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首先,中小企業是市場經濟中反應最靈敏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激活市場競爭,還可以推動整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據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占總數的99%左右,它們提供了全國84%的就業崗位,71%的銷售收入及50%的稅金收入,在促進就業和增加國家稅收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其次,中小企業是現代市場經濟中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位于完全競爭市場或壟斷競爭市場,競爭壓力迫使中小企業不斷研發新的專利技術以提高其市場競爭力。雖然中小企業的研究經費大大低于壟斷性大企業,但大量研究表明,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數量、頻率都高于大企業,在現代科技革命向產業革命的轉化和銜接中發揮著先導作用。
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的地址都是在城市郊區或鄉鎮,解決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及城鎮下崗員工的就業問題。另外,由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可以加快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從而有助于提升當地人均收入,縮小地區和城鄉間的收入差距。
二、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
(一)中小企業經營困局
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主要是由于企業缺乏有力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管理不當兩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就外部環境來說,目前我國只有一部直接涉及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小企業缺乏較為完善、結構嚴密的中小企業法律體系,導致企業利益受到侵犯時,找不到合適的法律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另外,我國金融結構與經濟結構不對稱,融資困難的問題一直無法改善。加之,我國缺乏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已有的擔保機構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導致中小工業企業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
其次就企業內部來說,由于中小企業的大多是個人或少數人投資創辦,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通常都是管理者一人做主。在管理方面缺乏現代的經營管理理念,往往忽視了財務管理這一企業管理的核心問題。整個企業對資產缺乏有效管理,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資金管理比較混亂,企業信用度較低,出現融資困難。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滯后難以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之一,即其財務管理環節的疏忽與薄弱,不規范的財務管理導致中小企業披露不準確的會計信息、資金管理不善引致破產、財務信息使用者即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做出不準確的市場應對決策等,這些問題深刻的影響著中小企業的正常經營,是其成長壯大的不可忽略的阻力。
四、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
(一)缺乏財務管理意識
由于中小企業大多是由個人或少數人投資成立的,企業所有者的經營權和領導權高度集中,而一些企業所有者缺乏現代財務管理意識,沒有意識到財務管理是是企業活動的核心,企業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對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財務管理理念落后,他們認為會計只是簡單的記賬、報告過程,只是為應付稅務部門報稅做的表面工作,不會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因而不重視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制度的建立,導致決策科學化水平低,抵御風險能力差,對經濟運行缺乏調控實效。
(二)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不嚴格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能夠保證各部門經營活動有效、協調地運轉。毫無疑問,沒有一個健全的、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就得不到正常的運轉,目前我國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基本上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主要表現在:權責方面、檢查稽核制度方面、考核方面、財產保管方面、憑證方面、崗位制度方面和內部審計方面。有些中小企業雖然有自己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但只有管理者自己知道,并沒有落實到企業的財務人員,沒有做好相應的公開和宣傳。endprint
(三)融資困難、融資渠道單一
融資困難一直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因素,造成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是我國金融結構與經濟結構不對稱,目前我國直接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極少,同時也缺乏統一的中小企業服務管理機構,如中小企業擔保機構、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機構。加上企業管理者對融資方式認識不足,以上原因導致中小工業企業融資渠道單一,大多企業還是通過傳統的銀行貸款方式進行融資。
雖然我國金融體系發展迅速,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各種形式的金融機構相繼產生,并且大多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是以為我國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服務為初衷,但由于大多中小企業注冊資本、可抵押的固定資產較少,以及忽視財務管理,財務透明度低,財務報表數據可信度低等原因,使銀行難以把握貸款企業的真實情況。由于企業資信較差,銀行為了降低風險而不愿貸款或者要求企業提供擔保才予以貸款。
(四)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低
中小企業財會人員普遍存在會計人員業務能力偏低的問題,這一方面源于小微企業管理者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任人唯親,這些親屬中有的沒經過系統專業的培訓,甚至有的沒有取得會計從業資格,不能按照《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規范地完成會計基礎工作。另一方面,管理者認為財務人員等同賬房先生,管理者吝嗇人工成本不愿高薪聘請專業財務人員,導致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素質普遍偏低。
五、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中小企業應響應國家宏觀政策的號召,提高財務管理意識、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加強財務管理、完善內部控制、改變發展困境,在做大做強的道路上堅定信念,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一)加強財務管理觀念,科學管理
內部控制需要企業全體員工參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從設計到執行的方方面面都與全體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相互關聯。同時就內部審計部門設立一年來編制修改的相關制度對全體員工進行為期5個課時的講解,通過內部信息平臺,加強員工內部控制相關知識的學習。使大家在學習相關公司制度的同時重新對內部審計工作加以認識,改變原對于內部審計部門的誤解。做到公司全員參與內部控制,公司全員監督內部控制的情形。為了使反饋的信息真實準確,能被合理利用,舉報受理的基本原則是 :集團員工有權對損害公司及客戶、股東、員工、投資者權益以及可能造成社會負面影響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如實進行舉報。公司提倡實名舉報,并對舉報人進行保護。匿名舉報必須提供可查證的線索或證據,否則不予受理。舉報的內容包括:舞弊違規行為,含瀆職、侵占、貪污、受賄、盜竊、以權謀私、內幕交易、打擊報復,以及其他損害公司利益的違法、違紀、違規的行為等。舉報范圍為:違反的法律和法規的行為;違反公司的政策、制度和道德準則、《員工手冊》的行為;其它一切損害公司利益和聲譽,企業員工職業道德的行為。提供真實姓名,將反應情況盡可能詳細描述,最好能提供相應證據。
(二)健全財務管理體系,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管理者應提高財務管理意識,建立并完善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如崗位責任制、內部牽動制度、會計控制制度、內部審計制度等。主要依據有《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小企業會計準則》等,但企業管理者應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隨機應變建立并完善自己的財務管理制度。在做好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工作的同時應加強其宣傳和公開工作,要裝幀張貼在財務部的顯眼位置,切實落實到每一位財務人員和日常財務管理活動中。同時應完善法律監督、社會監督等,配合內控制度促使中小企業實現財務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三)籌資渠道多樣化科學化
1.提高信用等級并拓寬籌資渠道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要依靠中小企業自身、銀行系統、國家政策等多方的努力共同解決。從中小企業的角度講,提高企業誠信水平增加企業信用等級和拓寬融資渠道、嘗試新型貸款模式等都是很好的著手點。
2.加強營運資本管理
中小企業財務人員應注重應收賬款的追蹤分析及賬齡分析。主要包括追蹤分析客戶的信用品種、財務狀況、經營業績等判斷其還款能力,中小企業也應建立賬齡分析表來關注應收賬款回收進度及客戶信用變化。
(四)加強財務管理人才培養
根據管理學的知識,中小企業應從招聘、培訓、激勵等三方面著手,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及引進和留住財務管理方面的人才。財務管理職能是否能夠有效實現的重要影響因素就是其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即使擁有了最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最先進的硬件支持,如果離開了具有先進管理理念的高層管理者和一支穩定的高素質財務人員隊伍,想要實現高效管理也將成為空談。
中小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成本持續上升、市場需求萎縮的大環境下,只有提高自身財務管理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足。政府應加快制定針對中小企業的法律,改善金融結構,鼓勵中小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及信用評級機構的建立,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優惠政策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霞.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與對策研究[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10:10-15.
[2] 劉克宣.內部控制要素相關性研究-以監督責任為核心[D].廈門:廈門大學,2009:6-17.
[3] 劉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相關問題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9.
[4] 宋克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0-5:57-58.
[5] 張翠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策略研究[J].管理學家,2010-11:73-75.
[6] 劉洪妍.民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4.
[7] 蔣曉寧.完善中小型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探析[J].民營科技,2010-6:26-28.
[8] 譚愛強.中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經濟師,2010-4: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