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各項素質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剛剛開始系統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面對這些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和問題,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或是演示往往是不夠的,而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會給他們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小學低年級應該多提倡動手實踐“做數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也為往后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
一、動手實踐“做數學”的教學作用
(一)提高學生智力活動
針對兒童智力的相關研究都表明了兒童的智力活動是他們在和物體進行互動中形成的,也就是說兒童在動手實踐中,在和物體的直接接觸中進行智力活動,進而理解這些物體和活動的作用。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動手實踐是幫助他們進行數學學習的有效方法,通過動手實踐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智力活動,使他們獲得直接經驗,同時也通過動手實踐將抽象的數學問題用實物加以轉化便于理解。
例如,對于加減法的運算教學,教師就可以利用一些小木棍,通過動手加減木棍,最后數總的木棍數量,以此來建立起動手實踐與知識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獲得直接經驗,在動手實踐中培養口算以及心算的能力。
(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動手實踐并不是單純地進行身體和物體間的互動,它同時也是學生大腦的思維活動,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思維屬于以具體形象思維和動手思維為主的階段,一般來說需要借助數學工具來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和數學知識的理解。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常見的小棒、圓片、七巧板和橡皮泥等都是用來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和發展思維能力的有效工具,利用這些工具可以將數學知識化抽象為具體。
例如,在學習正方形或圓形的相關知識時,讓學生用橡皮泥捏出正方形、圓形后,再由教師進行講解,學生的大腦中自然而然就會浮現出正方形及圓形的圖案,幫助他們建立具體的形象思維。
二、小學低年級動手實踐“做數學”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動手實踐教學存在認識誤區
較少采用動手實踐的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這個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本身對于在課堂上進行動手實踐教學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這種教學方法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是他們忽略了比起單純的聽講來說,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愿意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將動手實踐與數學知識結合后,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敏感度以及學習興趣。
例如,在進行“四則運算”學習時,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游戲“數字24”展開教學活動,即任意四個數利用加減乘除的方法運算得出24。讓學生自己動手去運算和琢磨如何得出結果24,不僅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已經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同時也通過該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在進行長度單位的教學時,可以通過讓學生動手制作簡單的尺子來進行教學活動,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
(二)不能合理利用周遭環境中的工具
有時候,我們并不能剛好利用到教具盒里所擁有的工具,或者說遇到的數學問題并不是單純依靠所擁有的教具就能夠解決的,那么就需要教師合理地利用身邊的物品來進行動手實踐操作。但是很多教師在帶領學生動手實踐時不能很好地利用到周圍的工具,其實不管是石頭還是扣子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這些就需要教師有較高的數學素養。
喝剩下的礦泉水瓶、樹枝、繩索、硬幣、廢紙,甚至是其他廢棄物都可以制作成教具。硬紙板剪成的圓片涂上顏色便可以替代圓球進行抽取算概率的操作,樹枝可以進行簡單的加減運算操作,這些東西制成的教具雖然簡單粗糙,但是由教師帶領學生制作這些教具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堂教學秩序混亂
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上,若是利用動手實踐“做數學”來進行教學,教師往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這是因為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自制力較差,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心情的興奮而無法保持課堂的正常秩序和紀律,這個是在“做數學”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小學低年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和加以解決的。教師需要提前和學生制訂好課堂紀律,并且在課前多次確認,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每個組選擇一名小組長負責安排組員在動手實踐過程中的具體工作,管理好組員在課堂上的紀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也可以適當給予組員幫助。
例如,在“認識鐘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每一個小組制作一個時鐘。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學生的動手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任務難度也較高,這就需要小組合作完成,并在活動前明確組員的分工。
三、小學數學加強動手實踐的注意點
(一)克服思想障礙大膽實踐
要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展動手實踐“做數學”,需要教師克服思想障礙,不要過分小心。就如有的教師擔心學生進行動手實踐會浪費太多的教學時間,影響到教學的進度;有的教師擔心動手實踐活動所要準備的教具需要額外的費用。因為思想上有著這樣那樣的擔憂,所以就放棄了讓學生開展動手實踐,而采用講授的方式,但事實上組織好學生利用身邊的材料便可以代替部分教具,學生經過一段適應時間后動手能力加強就不會影響到教學進度。所以教師應該克服思想上的障礙,多給學生創造動手實踐的機會。
(二)有計劃地進行動手實踐
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并不是單純地進行動手實踐就可以,要根據教學的目的、教學的內容、學生的基礎知識等來進行合理安排,有計劃地進行動手實踐“做數學”。若是遇到新的教學內容或是較難的數學問題,便適宜利用動手實踐來進行教學,而那些比較簡單的內容就不需要了。
例如,進行加減運算的教學,初期可以通過小棒來進行動手實踐,后期就不再需要了,學生可以依靠自己的思維進行運算。對于新的知識可能需要教師提前示范如何進行動手實踐,但是對于之前學習過的知識則可以讓學生自己想辦法進行實踐以解決問題。因此哪些需要通過動手實踐來學習,哪些不需要都是教師在課前就應該規劃和準備的。
四、結語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進行動手實踐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都表明了他們的學習是以興趣為主導,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學習得往往比較好,也容易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采用動手實踐的方式來學習數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達到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做好鋪墊。
(作者單位:福建省平潭縣第二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