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鍶
摘 要:風險管控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企業保證財務活動安全有序運行的重要手段,通過風險管控,企業可以對財務活動情況進行影響和調節,促進財務目標的實現。文章首先分析了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然后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應對財務風險的管控策略。
關鍵詞:企業 財務風險 表現形式 管控
1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
1.1所有權風險與經營風險
所有權是指投資者或股東對企業內部資產的要求權,而所有權風險是在資產的保值增值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權風險是企業財務風險的基礎性體現,投資者或股東要想獲得持續性收益,就要承擔與此相應的資產損失風險,這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相契合,也符合企業發展的本質。經營權是指管理者經營和管理企業的權利,隨著委托代理責任制等形式的實現,經營權與所有權實現了分離,這也就意味著經營權風險一般不會由投資者或股東承擔,而由職業經理人等經營者承擔。一般而言,經營權風險與所有權風險是相伴而生的,兩者具有密切的聯系性,但就責任承擔主體而言,投資者或股東較關注所有權風險,即企業資產所能產生增值的持續性,而管理層更關注經營權風險,即企業在日常經營與管理中所產生的風險影響。
1.2資本結構不合理,加大企業償債風險
資金短缺是中小企業經營中的一大難題,在銀行或融資機構的眼中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管控能力不夠,對其后續發展實力表示懷疑。因此,中小企業會抓住一切機會進行融資,并將融來的資金用于最緊急的地方,很少會去考慮資本結構的問題。一般企業籌集的短期借款應用于流動資產,籌集的長期借款應用于固定資產或長期資產,到期還款若貨幣資金不夠償還時,可將變現能力強的資產出售用于償債;但往往中小企業為了搶占市場經常將短期借款融來的錢用于購買設備或研發項目,導致資金變現能力差,到期面臨無法償還借款的財務風險。
1.3內部監管執行不力
內部財務監管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強有力的內部監管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發生實效的重要保障。而在我國現有企業中,很多企業都沒能建立有效的內部財務監管機制,有些企業即使建立了內部財務監管機制,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還有些企業甚至將財務管理與財務監管混在一起,分不清監管與被監管的界線,這就嚴重的影響了財務監管的執行力度,同時喪失了財務管理對財務風險的抑制力度。
2企業財務風險的管控策略
2.1加強對財務風險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首先是對財務風險的事前控制。企業應該堅持謹慎性原則,在進行財務決策時,既要考慮收益又要考慮風險。為此,比如可以運用概率分析法、風險決策法、彈性預算法等方法來預估風險發生的幾率,以便風險來臨能夠有效應對。其次是對財務風險的事中控制。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運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來判定財務風險的狀況,控制偏差的出現,遏制風險的發展;另一方面,還可以借助資金監管機制的功效來防范財務風險,比如分析賒銷賬款情況、定期進行資產管理比率考核、加強對流動資金投放的管理等等。最后是對財務風險的事后控制。企業對于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應及時建立風險檔案,對風險進行分類和匯總,查找、分析、研究風險的發生原因、演變過程及影響后果等等,從中總結教訓,發現規律,為以后的風險防范工作提供借鑒。
2.2制定財務風險管理標準,增強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
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對風險管理要有清晰的認識。高風險有時并不意味著高收益。企業可以通過有效的風險管控合理規避很多經營風險。風險管控是企業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環?;谶@種思想,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當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嚴把崗位責任,將財務風險控制在較低水平。在此基礎上,企業應制定風險防控標準,落實在財務工作中主要體現為財務合法合規性標準、財務崗位工作標準以及財務信息真實可靠性標準三個指標。它要求企業財務工作要以合法合規為基礎,及時掌握最新最全的財經法規,防范各種違規風險;同時,工作中要以崗位職責為準繩,做到到位、不越位,將崗位權限作為行為規范;工作要以真實的業務數據為依托,不弄虛作假,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與完整。
2.3建立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制度
首先,企業應重新查找財務風險點,針對風險點設置控制點,并結合自身財務管理需要制定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在實際執行前應先將制定的制度在企業內部征求意見,充分聽取基層職工對內控制度所提出的意見與建議,不斷完善企業內控制度,保證內控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其次,細化企業財務管理各項制度,例如,為了預防企業賒銷款無法收回,企業可制定應收賬款對賬、催收、信息審批制度,提高應收賬款回收速度。同時,將制定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張貼于企業顯著位置,或通過辦公自動化使企業各部門、職工了解財務管理流程,避免因制度不清而出現管理漏洞,增加企業財務風險。
2.4提高財務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企業應該意識到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企業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首先,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意識到信息化管理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再次,企業應該完善信息化管理工作方面的建設,通過增加投資、培訓和建立獨立的部門等完善企業的信息化工作;最后,應該加強對信息化管理人員的管理和控制,企業可以通過對專業信息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處理和計算信息的能力。通過各方提升與管控,得到大數據共享模式。
結 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新經濟背景下,財務風險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無法回避的挑戰,企業應針對不同風險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通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在規范經濟運行的同時,降低企業各種財務風險。同時,提高企業對財務風險辨別能力,針對不同風險及時制定防范措施,保證企業當出現財務風險時可以有效應對,避免企業遭受無法挽回的損失,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敬博,宋英慧.企業財務風險及其控制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6(5):52-53.
[2] 李佳潞.企業財務風險及其防范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6(07):223-225.
[3] 李寧.淺析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及防范對策[J].中國城市經濟,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