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曼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廣西 南寧 530011)
對82例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進行圍術期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
黃 曼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廣西 南寧 530011)
目的:分析對82例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10年至2013年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在這82例患者進行手術期間,對其均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然后觀察其治療的效果。結果:這8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沒有1例發生術后并發癥的患者。結論:對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可顯著提高其治療的效果和護理的質量,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
罕見部位;異位妊娠;圍手術期;優質護理
異位妊娠又叫宮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的妊娠。其中,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約占異位妊娠總發生率的95%[1]。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是指發生在子宮瘢痕、卵巢、殘角子宮、子宮頸、腹腔及輸卵管間質部等部位的妊娠[2]。近年來,隨著血、尿β-HCG檢測與陰道B超檢查的普及,絕大多數的異位妊娠患者在發生嚴重出血之前就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斷和治療。不過,仍有部分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因臨床表現不典型,孕囊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斷和治療。這可導致這部分患者因大出血而發生休克,甚至死亡[3]。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罕見部位異位妊娠的主要方法。相關的臨床研究結果證實,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能否成功地得到救治與護理人員是否對其進行有有針對性的護理密切相關[4]。在本次研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對該院在2010年至2013年期間收治的82例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均進行了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在2010年至2013年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共收治1408例異位妊娠患者。其中,有82例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占異位妊娠患者總數的5.82%。這82例患者均經B超檢查及血、尿HCG檢測確診患有異位妊娠。其年齡介于18~4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6歲。在她們中,有52例有手術史的患者,其中,有23例進行過人流手術的患者,14例進行過剖宮產手術的患者,12例因宮外孕進行過開腹或腹腔鏡手術的患者,2例進行過不孕癥手術的患者,1例進行過闌尾手術的患者。在這82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存在陰道流血的癥狀,有46例患者存在下腹痛的癥狀,有4例患者存在休克的癥狀。這82例患者的詳細情況見下表。

表 82例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的具體情況
在這82例患者進行手術期間,均對其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
1.2.1 進行術前心理護理 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由于缺乏與自身病情相關的醫學知識,擔心手術的成功率、藥物的毒副作用、麻醉意外及術后生育問題等,極易在術前出現焦慮、緊張及恐慌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耐心細致的心理護理,根據其性格、文化程度、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并茂的講解方式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向其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以消除其負性心理,使其配合治療。
1.2.2 加強術前基礎護理 1)護理人員一旦懷疑患者發生罕見部位的異位妊娠,應詳細詢問其病史,并遵醫囑為其完善各項輔助檢查,包括血、尿常規檢查、血型檢查、血、尿HCG檢測、凝血功能檢查、肝、腎功能檢查、心電圖檢查及X線檢查等。2)護理人員應配合醫生對患者進行陰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同時使出血多、癥狀嚴重的患者取平臥位,并禁止隨意搬動患者及按壓其腹部。3)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患者若出現陰道大量出血、表情淡漠、面色蒼白及四肢發冷等休克的癥狀時,護理人員應立即啟動緊急救治綠色通道,快速為其建立靜脈通道,并對其進行補液、糾正失血、保暖、吸氧及心電監護等治療。同時,護理人員應立即做好患者的術前準備工作,包括使其禁食、禁飲,為其進行備皮、留置導尿管、術前用藥及配血。
1.2.3 進行術中護理 在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其輸液的速度和輸液量,準確記錄其液體的出入量,避免其因液體輸入過快而發生急性肺水腫。
1.2.4 進行術后護理 1)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使患者去枕平臥,將其頭部偏向一側,防止其發生嘔吐、惡心,或因誤吸嘔吐物而發生窒息。2)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和低流量吸氧,觀察其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的變化情況。患者若出現發熱、面色蒼白、大量出汗及血壓下降等現象,護理人員應立即報告醫生[5]。3)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腹部的穿刺孔或切口有無出現滲血、滲液的現象,并注意觀察其陰道流血的情況。4)在患者排氣后,護理人員可指導其進食少量的清淡流質飲食。患者若在進食流質飲食后未出現腹脹及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護理人員可將其飲食逐漸過渡到半流質食物和普食。5)護理人員應妥善固定好患者的各種引流管,避免出現導管扭曲、打結的現象,保持其引流管的通暢。同時,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患者引流液的量、性質及顏色,在發現異常后及時通知醫生。6)在患者麻醉清醒后,護理人員應鼓勵其在床上活動下肢,協助其盡早下床活動,以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避免其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等并發癥。
1.2.5 出院指導 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應詳細告知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并定期對其進行門診隨訪。護理人員應囑患者在出院后的1個月內禁止進行盆浴和性生活,保持外陰的清潔,并進行半年以上的避孕。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保持切口清潔干燥的方法,并告知其在出現腹痛加劇、陰道流血增多及發熱等癥狀后及時就診。
在這82例患者中,有80例患者采用開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有2例患者進行藥物流產治療。在治療結束后,這8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沒有1例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
近年來,異位妊娠的發病率逐漸升高。而且,隨著婦科炎癥發病率、性傳播疾病發生率、宮腔操作頻率和剖宮產率的不斷上升,罕見部位異位妊娠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由于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其臨床體征不典型,故對其進行早期診斷的難度較大,其發生誤診和漏診的幾率也較高。這不僅可延誤患者的病情,更可威脅其生命。比如剖宮產瘢痕妊娠和宮頸妊娠患者隨時可能發生陰道大出血;殘角子宮妊娠和腹腔妊娠患者隨時可能發生腹腔內大出血和臟器破裂等。這就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的搶救與護理方法,而且能正確地評估其病情,從而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護理。
在本次研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對該院在2010年至2013年期間收治的82例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進行了圍手術期優質護理。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這8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沒有1例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由此可見,對罕見部位異位妊娠患者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可顯著提高其治療的效果和護理的質量,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
[1] 劉素芬.罕見部位異位妊娠28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6):5972-5973.
[2] 劉純賢.特殊部位異位妊娠的分析及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3,40(6):541-544.
[3] 賈海霞.特殊部位異位妊娠的28例臨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7):265.
[4] 王秀玲.異位妊娠腹腔鏡手術的綜合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2):229-230.
[5] 劉豐華.淺談對異位妊娠50例患者臨床護理的心得.中外婦兒健康[J].2011(8):407-408.
R473.71
B
2095-7629-(2017)16-0162-03
黃曼,女,壯族,1972年6月出生,廣西南寧市人,學歷為本科,研究方向為婦產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