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萍
(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徐州 221009)
·婦幼保健·
應用靜脈留置針對患兒進行靜脈輸液的效果研究
李海萍
(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徐州 221009)
目的:探討應用靜脈留置針對患兒進行靜脈輸液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9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輸液方式的不同將這90例患兒分成研究組和參照組(45例/組)。對參照組患兒進行常規的靜脈輸液治療,應用靜脈留置針對研究組患兒進行靜脈輸液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意外脫管、皮膚損傷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結果:研究組患兒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參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意外脫管、皮膚損傷的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參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靜脈留置針對患兒進行靜脈輸液的臨床效果理想,可提高其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其意外脫管、皮膚損傷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靜脈留置針;輸液;一次穿刺成功;意外脫管;皮膚損傷;不良反應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常用的給藥方式之一。由于小兒存在好動、害怕疼痛、易哭鬧等特點,對其進行靜脈輸液的難度較高[1-2]。應用靜脈留置針對患兒進行靜脈輸液,可減少其接受靜脈穿刺的次數。在本次研究中,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應用靜脈留置針對45例患兒進行靜脈輸液治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從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接受靜脈輸液治療的患兒中隨機選取9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輸液方式的不同將這90例患兒分成研究組和參照組(45例/組)。研究組患兒中有男25例,女20例,其年齡為6個月~8歲,平均年齡(3.65±1.25)歲;其中有腸炎患兒10例,肺炎患兒1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16例,其他疾病患兒8例。參照組患兒中有男23例,女22例,其年齡為7個月~8歲,平均年齡(3.55±1.37)歲;其中有腸炎患兒11例,肺炎患兒1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15例,其他疾病患兒9例。兩組患兒的基本臨床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參照組患兒進行常規的靜脈輸液治療。應用靜脈留置針對研究組患兒進行靜脈輸液治療。
應用靜脈留置針進行靜脈輸液的方法是:1)合理選擇穿刺血管。避免選擇靠近關節、韌帶、神經、受傷或硬化部位的靜脈。可選取頸外淺靜脈、前臂貴要靜脈、足背靜脈和大隱靜脈等彈性較好且粗直的淺表靜脈,盡量不要選用手背靜脈,以免影響患兒的日常活動。2)準確穿刺。選好穿刺血管后,在穿刺點上方約10 cm處扎上止血帶,使用濃度為2%的碘酊對穿刺點處的皮膚進行消毒。待皮膚干燥后(約20s),再次使用碘酊或濃度為70%的乙醇對穿刺點處的皮膚進行消毒。待皮膚干燥后,以向上傾斜15°~30°的角度進針,待回血后將穿刺的角度調小至10°。將留置針沿靜脈走向推進0.5~1.0 cm,然后拔出針芯。在進行穿刺時,如果不能確定針尖是否能準確地刺入血管,可將針芯稍稍往外拔,同時放松止血帶以使少量的藥液滴入血管,待局部腫脹消除、靜脈滴注順暢后再繼續推進。3)合理選擇封管液。通常情況下,采用稀釋的生理鹽水或肝素鹽水作為留置針的封管液。生理鹽水封管液的缺點是無抗凝作用,因此主要使用肝素鹽水作為留置針的封管液。如患兒對肝素鈉過敏、存在出血傾向或合并有血液系統疾病則為其使用生理鹽水進行封管。4)沖管與封管。每次輸液結束后,應及時使用肝素鹽水沖洗輸液管,以免留置針內管路因凝血而發生堵塞。完成沖管后,將3 ml濃度為5 U/ml的肝素鹽水注入留置針套管內,然后使用無菌輸液貼對肝素帽進行固定,并用膠布將留置針固定于頭頂、足背、前臂或耳廓等部位。5)拔管。在拔管時,應沿著血管走向拔出留置套管針。完成拔管后,使用無菌干棉簽在穿刺點處按壓2~3 min,以防止穿刺點出血。使用安爾碘對穿刺部位進行消毒處理,以防止穿刺部位感染。
觀察兩組患兒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意外脫管、皮膚損傷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研究數據均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一次穿刺成功率、意外脫管、皮膚損傷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組患兒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為77.78%(35/45),研究組患兒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為97.78%(44/45)。研究組患兒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參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參照組患兒意外脫管的發生率為17.78%,其皮膚損傷的發生率為20.00%。研究組患兒意外脫管的發生率為0.00%,其皮膚損傷的發生率為2.22%。研究組患兒意外脫管、皮膚損傷的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次穿刺成功率、意外脫管、皮膚損傷發生率的比較[n(%)]
在進行輸液治療期間,參照組患兒中有3例患兒發生了堵管,有4例患兒發生了藥液外滲,有2例患兒發生了靜脈炎。參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0.00%(9/45)。研究組患兒中有1例患兒發生了堵管,有1例患兒發生了藥液外滲。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4.44%(2/45)。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參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7,P<0.05)。
靜脈留置針具有留置時間長、操作簡單、可減少靜脈穿刺的次數和安全性高等優點[3]。但在為患兒 應用靜脈留置針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在進行穿刺前,需認真核對患兒的個人信息。2)做好患兒家屬的溝通工作,詳細地向其介紹靜脈留置針的優點和日常護理事宜,提高其對輸液不良反應的辨別能力。3)注意觀察患兒是否出現輸液不良反應,并囑咐患兒家長避免讓患兒做大幅度的動作[4-5]。在本次研究中,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應用靜脈留置針對45例患兒進行靜脈輸液治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參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意外脫管、皮膚損傷的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參照組患兒,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應用靜脈留置針對患兒進行靜脈輸液的臨床效果理想,可提高其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其意外脫管、皮膚損傷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 曾世英,嚴祥菊.綜合護理對小兒輸液依從性及舒適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17,19(1):88-90.
[2] 張娟娟,閆凌云.淺談在兒科護理中使用非語言溝通技巧與患兒進行溝通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79-80.
[3] 黃間維.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22):171-172.
[4] 張麗,王愛玉,黃燕芳.兒科靜脈留置針應用問題分析與對策[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4):91-94.
[5] 曉輝.靜脈留置針在小兒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4,1(11):2009-2011.
R473
B
2095-7629-(2017)16-0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