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新沂市中醫醫院外二科,江蘇 新沂 221400)
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術后疼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王 莉
(新沂市中醫醫院外二科,江蘇 新沂 221400)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術后疼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新沂市中醫醫院外二科進行泌尿外科手術后出現疼痛癥狀的4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40例患者分為常規疼痛護理組和健康教育組,每組各有20例患者。對常規疼痛護理組患者進行常規疼痛護理,對健康教育組患者在進行常規疼痛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然后比較兩組患者II~IV級疼痛的發生率和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與常規疼痛護理組患者相比,健康教育組患者II~IV級疼痛的發生率更低,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健康教育應用到泌尿外科術后疼痛患者的護理中,能有效地減輕其疼痛感,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健康教育;泌尿外科;術后疼痛;護理
泌尿系統疾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部分泌尿系統疾病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臨床研究表明,接受手術治療后的泌尿系統疾病患者普遍存在疼痛的癥狀,從而可影響其生活質量。過去,臨床上常對泌尿外科術后疼痛患者進行常規護理,但效果一般[1]。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表明,將健康教育應用到泌尿外科術后疼痛患者的護理中,能減輕其疼痛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進一步探討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術后疼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新沂市中醫醫院外二科進行泌尿外科手術后出現疼痛癥狀的40例患者。隨機將這40例患者分為常規疼痛護理組和健康教育組,每組各有20例患者。在常規疼痛護理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其年齡為21~72歲,平均年齡為(48.8±2.9)歲。其中,有復雜性腎結石患者8例,膀胱腫瘤患者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3例,腎腫瘤患者3例,其他泌尿系統疾病患者2例。在健康教育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其年齡為23~70歲,平均年齡為(49.1±3.0)歲。其中,有復雜性腎結石患者7例,膀胱腫瘤患者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4例,腎腫瘤患者4例,其他泌尿系統疾病患者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常規疼痛護理組患者進行常規疼痛護理,方法是: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根據其身體狀況和個人喜好調整病房內的溫度、濕度、光照以及通風情況。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明確其疼痛的性質。對于輕度疼痛的患者,可采用輕柔的動作對其傷口周圍的皮膚進行按摩,以增加其局部的血液循環,緩解其疼痛感。對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應遵醫囑對其進行鎮痛治療[2]。對健康教育組患者在進行常規疼痛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具體的方法是:1)護理人員應詳細地告知患者疼痛發生的原因、應對措施以及疼痛發生后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并在飲食、活動、生活等方面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和監督。2)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由于患者缺乏專業的醫學知識,因此當其出現嚴重的疼痛癥狀時會主觀地認為是手術治療失敗或疾病惡化的表現,因而易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這不僅會影響其對治護的依從性,還會加劇其疼痛癥狀。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耐心地與患者進行交流,告知其術后疼痛是正常的表現,幫助其正確地認識術后疼痛。同時,用溫和的語言對其進行安慰,并告知其家屬加強對其進行情感支持。3)教會患者掌握緩解疼痛的方法,如在進行活動時對切口進行適度低固定和按壓。另外,告知患者長期使用嗎啡、美沙酮、芬太尼等阿片類鎮痛藥的副作用,從而盡量減少其阿片類鎮痛藥的使用劑量和使用次數。
將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分為0級、I級、II級、III級和IV級共五個等級。評級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越劇烈。II~IV級疼痛的發生率=(II級疼痛例數+III級疼痛例數+IV級疼痛例數)/總例數×100%。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總滿意率=(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19.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處理,II~IV級疼痛的發生率和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健康教育組患者II~IV級疼痛的發生率為10%,常規疼痛護理組患者II~IV級疼痛的發生率為45%。健康教育組患者II~IV級疼痛的發生率低于常規疼痛護理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后兩組患者II~IV級疼痛發生率的比較
健康教育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95%,常規疼痛護理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為75%。健康教育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常規疼痛護理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疼痛是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最為常見的一種應激反應。通常情況下,術后疼痛不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康復進程產生影響。但如果患者的疼痛過于劇烈,則會對其生理和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從而不利于其術后身體的恢復[3]。泌尿外科手術是臨床上常見的手術類型之一。患者在接受泌尿外科手術后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證實,對接受泌尿外科手術后出現疼痛癥狀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較好,能有效地減輕其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質量[4-5]。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常規疼痛護理組患者相比,健康教育組患者II~IV級疼痛的發生率更低,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將健康教育應用到泌尿外科術后疼痛患者的護理中,能有效地減輕其疼痛感,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
[1] 朱瑞霞,陳明瑩.疼痛教育對泌尿外科術后疼痛護理的影響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5):221-222.
[2] 劉秀梅.疼痛教育對泌尿外科術后疼痛護理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5(15):252-253.
[3] 崔艷.綜合護理干預對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1,17(34):117-118.
[4] 張霞.綜合護理干預對泌尿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4):256-257.
[5] 李雪松,李洋洋,等.泌尿外科后腹腔鏡手術疼痛的原因分析及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2,33(19):4223-4224.
R473
B
2095-7629-(2017)16-0225-02
王莉,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