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發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章就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黨章是黨的總章程,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重要主張,規定了黨的重要制度和體制機制,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守的根本行為規范。黨員入黨誓詞首先就講要“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黨章建設,自1921年誕生至十九大先后制定、修正過19次黨章。黨章的制定和修改的歷史,充分展示了黨在緊緊依靠人民,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總結黨的建設的新創造、新經驗,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偉大歷程。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黨章的制定和修改歷史,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章
一大黨綱起到了黨章的作用
1921年黨的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共計15條約700字,規定了黨的名稱、性質和綱領,提出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綱領》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規定了黨的綱領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由勞動階級重建國家,直至消滅階級差別;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廢除資本私有制,沒收一切生產資料,如機器、土地、廠房、半成品等,歸社會所有;聯合第三國際”。綱領明確提出要把工人、農民和士兵組織起來,并確定黨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實行社會革命。《綱領》對黨的組織章程、組織原則、組織機構和發展黨員做了明確的規定,兼有黨綱和黨章的內容,這是黨的歷史上關于黨的建設的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
二大黨章是黨的第一個正式黨章
1922年黨的二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這是黨的第一部正式的章程,共六章,二十九條。章程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黨的最低綱領,即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的民主革命綱領;第一次詳盡地規定了黨員入黨條件及審批手續,規定了黨小組、地方支部、地方執行委員會、區執行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會的設置、職能、任期,明確了黨的紀律,規定了黨的經費來源及支配權限,提出黨章修改權屬于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這標志著黨的創建工作的基本完成,標志著黨從此有了自己的最高行為規范。
三大修正黨章是第一個修正章程
1923年黨的三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章程共六章,三十條,基本保留了二大黨章原來結構的內容,只是對個別條文進行了改動。如在關于黨員入黨手續方面,首次規定了新黨員候補期,勞動者三個月,非勞動者六個月。黨章規定了候補黨員和正式黨員的權利和義務。
四大修正黨章第一次將黨支部規定為黨的基層單位
1925年黨的四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章程規定,“凡有黨員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首次將黨的支部規定為黨的基層單位。章程規定從四大開始,中央委員會委員長的職務改稱為“總書記”;地方各級黨的執行委員會的委員長職務,改稱為“書記”。
五大修正黨章第一次規定了民主集中制原則
1927年黨的五大并未專門討論修改黨章的問題,在五大通過的《組織問題決議案》中,“認定必須改正并補充舊時的黨章”。五大閉幕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6月1日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議決案》。第一次明確規定“黨部的指導原則為民主集中制”。同時,首次對入黨者的年齡做出了必須18歲以上的規定。首次把黨與青年團的關系列入黨章,并規定“青年團中央,應派代表出席黨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各級團部亦應派代表參加各級黨部機關之常務委員會議,此等團部之出席代表應有表決權。”在“黨的中央機關”一章中,明文規定中央委員會除選舉正式中央委員一人為總書記外,還要選舉“中央正式委員若干人組織中央政治局指導全國一切政治工作”,體現了加強集體領導的精神。
六大修正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必須接受共產國際領導
1928年6月至7月在蘇聯莫斯科舉行的六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章》。黨章共十五章,五十三條。六大黨章基本保留了五大黨章的內容,但在結構上做了一些調整。與以前幾部黨章相比,六大黨章更加突出地強調了共產國際的領導地位。在第一章規定“中國共產黨為共產國際之一部分,命名為‘中國共產黨,為共產國際支部”;在第二章規定“凡承認共產國際和本黨黨綱及黨章,加入黨的組織之一,在其中積極工作,服從共產國際和本黨一切決議案且經常繳納黨費者,均得為本黨黨員”。在關于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方面,規定黨員及地方組織要無條件地執行“共產國際代表大會或本黨代表大會,或黨內指導機關所提出的某種決議”,并規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要“得共產國際同意后召集之”。中共的獨立自主地位基本喪失。
七大黨章是中共獨立自主制定的黨章,確定了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的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章》,是中共黨獨立自主制定的黨章,共十一章,七十條。黨章首次增加了總綱部分。總綱規定了黨章的前提和總則,是每一個黨員“一切活動的準則”。總綱簡要總結了黨成立24年來的斗爭經驗,闡明了黨的性質與理論,中國革命的性質、動力、任務和特點,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基本方針和必須具備的條件。七大黨章確立毛澤東思想是黨的指導思想,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黨章還特別強調了黨的群眾路線。黨章對擴大黨內民主和實行集中統一領導做了詳細的規定,更加完善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的七大黨章是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好的一部黨章。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黨章
八大黨章提出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
1956年黨的八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是黨在全國執政后的第一部黨章。黨章提出了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總綱規定:“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就是有計劃地發展國民經濟,盡可能迅速地實現國家工業化,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國民經濟的技術改造,使中國具有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黨章對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則做出了許多新規定。并強調必須不斷地發揚黨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的傳統。此外,八大黨章對黨的組織機構也做了一些新的規定。如中央委員會除選舉中央政治局以外,還選舉中央政治局的常務委員會;黨的監察委員會增加了要積極檢查黨員遵守黨的章程、黨的紀律、共產主義道德和國家法規、法令的狀況;明確了共產主義青年團作為黨的助手,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工作等。八大黨章還首次規定了“各盡所能,按勞取酬”的分配原則。endprint
九大黨章完全背離了八大黨章的正確綱領
1969年九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體現了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錯誤方針。九大黨章背離了八大黨章的正確綱領,否定了八大已經明確的黨的工作重點的轉移和黨領導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的任務。在黨章中肯定了根據“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的錯誤理論發動的“文化大革命”。
十大黨章繼續了九大的“左”的錯誤
1973年十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繼續了九大的“左”的錯誤,沿襲了九大黨章的總綱和條文,只做了個別的修改和補充,刪去了九大黨章中有關林彪為接班人的內容,繼續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并且強調“這樣的革命,今后還要進行多次。”
十一大黨章恢復了八大關于把中國建設成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提法
1977年黨的十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恢復了八大關于把中國建設成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提法,提出:“在本世紀內,黨要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把我國建設成為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在內容上與九大、十大黨章比較做了較多的修改。增寫了關于民主集中制的內容,提出在縣團級以上黨的委員會設立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認真執行“任人唯賢”的干部政策等等。但是,十一大黨章沒有清除“左”傾錯誤的影響,繼續沿用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政策和口號。這些錯誤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才得到徹底的糾正。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黨章
十二大黨章首次把四項基本原則載入總綱
1982年黨的十二大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對黨的十一大黨章做了多方面的、帶有根本意義的修改和完善。首次把四項基本原則載入總綱,并指明這是“全黨團結統一的政治基礎”。十二大黨章的總綱對黨的性質和黨的指導思想,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中國現階段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黨的總任務,對加強黨的建設基本要求,對黨在國家生活中如何正確發揮作用都做了規定。對毛澤東思想,新黨章在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基礎上,做了比七大更科學的表述。黨章對全體黨員、黨的干部提出比過去歷次黨章更加嚴格的要求。黨章對黨的民主集中制做了比較充分、比較具體的規定,明確規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對于重大問題都要由黨的委員會民主討論,做出決定。不允許任何領導人實行個人專斷和把個人凌駕于組織之上。黨章對黨的中央和地方組織體制做了重要的改變和新的規定,規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在選舉中央委員會時,還要選舉中央顧問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還規定黨中央只設總書記,不再設主席和副主席,總書記必須從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產生。黨章對加強和改善執政黨的領導也做了一系列具體的規定。另外,十二大新黨章首次將入黨誓詞載入黨章。
十三大修正黨章確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987年黨的十三大通過的《關于〈中國共產黨黨章部分條文修正案〉的決議》,對十二大通過的黨章部分條文的內容作了修正。其最大的特點和貢獻,是把改革開放以來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寫進了黨章,確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修改后的黨章條文更加重視制度建設和發展黨內民主;更加重視發揮黨的基層組織的作用。
十四大黨章確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
1992年黨的十四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對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進一步修正,突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并將其貫穿黨章全文。新黨章在總綱部分,增加了關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歷史進程的表述,闡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史是我們黨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不斷前進的歷史。新黨章把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在這個理論指導下制定的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及一系列方針載入黨章,并對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提出了切合實際的新要求。規定從十四大起,不再設立黨的中央顧問委員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顧問委員會。黨章刪去了有關顧問委員會的條文。
十五大修正黨章確立了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1997年黨的十五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明確規定,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黨章總綱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章總綱對原來有關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內容加以調整補充,形成了關于鄧小平理論的論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修正后的黨章對第三條第一款、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的文字作了相應的調整,規定黨員和黨的干部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十六大修正黨章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2002年黨的十六大通過了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對黨的性質做了進一步闡述。結合中國實際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表述做了新的概括。總綱中對我國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指導原則增加了新內容。對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提出了新要求。對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對黨的基層組織的有關規定做了補充和修改。對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職責和任務做了補充規定。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性質做了進一步的表述。增寫了黨徽黨旗一章,并作為第十一章。endprint
十七大修正黨章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
2007年黨的十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新增加了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增寫的第七自然段表述為: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集中全黨智慧,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黨章總綱和條文部分的其他修改,也都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黨章總綱在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時,增寫了第八自然段,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七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主要修改內容共有15條,既充分體現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的重大成果,又充實了論述黨的基本路線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內容,充實了黨的建設的內容。這部黨章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精辟概括;豐富了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把黨的一系列對內對外重大方針政策寫入黨章;對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更加突出制度建設;對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提出更高要求;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出新要求。
十八大修正黨章把科學發展觀列入黨的指導思想
2012年黨的十八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黨的十八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對黨章共做了30處修改,主要集中在六個方面:一是對科學發展觀做出新的定位和闡述。把科學發展觀列入黨的指導思想,是這次黨章修改的最大亮點和最突出的歷史貢獻。二是充實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成就的內容。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作為一個整體在黨章進行了完整表述。三是充實了堅持改革開放的內容。黨章增寫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四是充實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內容。黨章修正案專門對生態文明建設做出闡述。同時,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內容也進行了充實。五是充實完善關于黨的建設總體要求的內容,對總綱部分關于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做了適當修改。增寫了加強黨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等新內容。六是對部分條文做了適當修改。對黨章關于黨員、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干部等做了一些修改。
十九大修正黨章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2017年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黨的十九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對黨章共做107處修改,其中總綱部分修改58處,條文部分修改49處。主要體現在十個方面。
一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
二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一道寫入黨章。
三是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寫入黨章,在黨章中明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目標。
四是根據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做出相應修改,改為黨的十九大做出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五是把促進國民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等內容寫入黨章。
六是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等內容寫入黨章。
七是把中國共產黨堅持對人民解放軍和其他人民武裝力量的絕對領導,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切實保證人民解放軍有效履行新時代軍隊使命任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正確義利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內容寫入黨章。
八是把黨的十九大確立的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等要求寫入黨章,把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等內容寫入黨章,把堅持從嚴管黨治黨作為黨的建設必須堅決實現的基本要求之一寫入黨章。
九是把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寫入黨章。
十是總結吸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的成功經驗,并同總綱部分修改相銜接,對黨章部分條文做了適當修改。把實現巡視全覆蓋,開展中央單位巡視、市縣巡察,是巡視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必須加以堅持和發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明確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明確中央軍事委員會負責軍隊中黨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反映了軍隊改革后的中央軍委履行管黨治黨責任的現實需要,等等,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成果寫入黨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