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紅+顏習煌+劉優平
[提要] 學科服務在高校圖書館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衡量一個高校圖書館服務水平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概述我國高校開展學科服務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9月13日
一、學科服務的內涵
學科服務從內容到業務流程開展都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與圖書館基礎性流通服務相比,學科服務更加專業化和知識化,因為能夠提供學科服務的人員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學科館員。學科館員首先要具備相應的學科專業背景,其次經過圖書情報、文獻檢索和參考咨詢等專業的培訓,是搭建在高校院系和圖書館之間的橋梁中介。
早在20年前,國內部分高校就開始探索在圖書館開辟高水平的信息服務渠道。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等30余所重點高校陸續開展了成立學科館員等服務團隊和學科信息服務制度等措施開展學科信息服務。為其他高校圖書館增強服務內容和水平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經驗。之后很多高校在圖書館里都組建了類似的學科館員隊伍和學科服務板塊,為廣大教學和科研人員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學科服務的特點:第一,學科服務是積極主動的,學科服務是建立在暢通的用戶和圖書館溝通平臺上,平臺收集用戶信息需求并提供最佳資源解決方案;第二,學科服務是交互式的,提供的信息資源也是動態變化的,保證服務效果的長效機制;第三,學科服務面對的是個別用戶,以用戶為中心提供單獨服務,這是學科服務的核心工作;第四,學科服務也是一種創新性工作,服務人員都是專業化的學科館員隊伍,技術含量高,能夠為用戶帶來增值效應。
二、高校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的必要性
(一)高校學科發展的需要。學科建設和發展是高校培養人才的基石。學科含金量和專業實力是衡量一所大學綜合勢力的關鍵性因素,高校的重點工作除了教學科研外,加強學科發展成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圖書館具有先天信息資源優勢,可以為學科建設人員提供全面的支撐服務,協助教學科研人員日常教學實踐和課題研究工作,產出更多高質量的成果。圖書館這個職能是高校其他任何業務部門不能替代的。
(二)信息需求的發展。網絡和信息的軟硬件不斷進步,信息數據無窮無盡的時代已經到來。如何搜尋自己需要的信息成為信息用戶的需求之一,其次用戶更需要專業化、個性化和多樣化的信息資源。隨著高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讀者需要圖書館更專業化的個性信息服務。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就是個性化的專業信息服務,是解決用戶以上問題的很好的平臺。
(三)圖書館發展進步的需要。高校是傳播知識和教育樹人的場所,圖書館是教育資源的核心。圖書館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開展信息處理、加工和傳播工作,為學校教書育人提供保障。傳統意義上圖書館的職能比較單一,沒有充分挖掘信息資源,信息整合能力有限。近年來,普通高校教學和科研事業在不斷發展進步,對支撐發展的信息資源需求越來越豐富化。許多圖書館基礎性服務工作已不能滿足高校工作的需要。在數字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圖書館必須改革創新,加強自身建設,開展專業信息服務,跟上學校發展步伐。
三、國內高校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現狀及問題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學科服務制度已經成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他普通高校在模仿和借鑒的基礎上,許多也開展了類似工作,但由于我國高校發展的不平穩,在開展這項工作時存在以下問題:
(一)學科服務團隊水平偏低。人才是開展工作的核心,學科館員隊伍是開展學科信息服務的基礎。目前,我國1,800余所高校,只有30余所“985”高校配備了專業的學科館員隊伍,其他高校雖然也在開展學科服務工作,但人員都是院系的兼職人員,至多只能叫做圖書館的“院系聯絡員”。這些人員具有一定的學科專業背景,但沒有圖書情報的專業培訓,也不具備信息服務的能力和意識,不能在院系和圖書館中間發揮最大的溝通作用,導致學科服務停留在書目推薦和信息采訪交流的基礎階段,影響了工作的效果。
(二)服務體系不完整。因為大多高校沒有專業的學科服務團隊,服務制度不健全,導致服務平臺欠缺。服務主觀性強,沒有客觀的指導和制度保障,導致服務體系不完整。成熟的學科服務平臺,應該有學科服務網頁、資源使用指南、用戶培訓和完整的服務工作規范等,才能保證該項工作能得到很好地執行并取得成效,但目前大多高校還達不到這些條件。
(三)服務內容和形式專業化低。學科服務具體來說有學科咨詢、科技查新、文獻傳遞、教育培訓、學科信息資源開發整合等內容。服務針對性強,單次服務面向個人或某個教學科研團隊。目前,多數高校圖書館開展了學科服務,但服務主動性不強,院系個別教授或研究生有信息需求后,圖書館會開展相應咨詢和引導工作,但大多并無專業的學科館員給予深入的科技查新和信息處理等服務,服務內容單一,專業性低;同時,面對龐大的學科信息資源,專門從事信息整合和開發的人員少,缺乏優秀的學科數據庫,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開發造成極大的浪費。
四、對策建議
高校圖書館向數字資源型轉變是大勢所趨,針對性強的學科服務必然是圖書館對外的重點工作之一。保障這項工作有效開展,克服以上現狀和問題,可以采取以下對策建議:
(一)培養專業化的學科館員服務團隊。學科館員是專門從事學科信息服務的圖書館館員,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是圖書館信息服務團隊的核心力量。組建合格的學科館員隊伍可以通過館內選拔并精心培訓或對外招聘等方式進行。內部選拔學科館員時,要從應試者的學歷背景、職稱、專業特長和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進行考察。館內人員有限時可以考慮從外部進行引進。隊伍組建好了就要開始專業性的培訓教育,可以外請專家或外出進行相應課程和實踐能力的培訓。另外,與學科服務先進單位開展交流,互通有無,可以很好地促進團隊的建設水平。在保證人員到位的條件下,應該給予一定的制度保障和激勵措施。按照科學管理的方法,對圖書館每季度或每年的學科信息服務效果進行綜合的評價,包括館員自評互評、用戶評價、滿意度調查等。用評價的結果作為考核的依據進行獎罰,找出優點和不足,不斷促進自身的進步,保證學科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
(二)充分開發館內信息資源。目前,普通高校的館藏量紙質都逾百萬冊,各類電子數據庫更是每年都在引進和更新。對于廣大的師生讀者來說,信息不是不夠用,而是不知如何去組織和檢索,圖書館許多資源被無形擱置和浪費。圖書館方面也還沒有走出“重藏輕用”的老觀念,對于資源整合和組織度不高,只是基礎性的分類,沒有深入挖掘關聯數據和建立知識的網絡。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和數據庫開發人員的優勢,將館藏數據在中圖法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出符合自身特點的數據庫。可以結合本校的特點,專門開發出特色的館藏數據庫,比如醫學信息庫、農業或水利檢索數據庫等,方便了讀者,也是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的軟件基礎。可以借鑒中國知網的“知網節”這一特色功能,在數據庫的每個數據里都可以加上相關的信息鏈接,以便用戶知識的挖掘和拓展。
(三)完善學科服務平臺。學科服務工作開展得好壞,歸根結底是要看圖書館有沒有一套完整的學科服務平臺,包括數據庫、人員和制度等。信息開發人員可以將學科服務中的信息檢索、科技查新、知識拓展鏈接、定期服務、專利申請、課題項目輔導等功能集中于一體,整合在一個大的平臺上,掛在圖書館的學科服務網上,方便師生查詢利用。為保證平臺的順利安全運行,應規范平臺的使用對象范圍和相關制度。同其他的網絡平臺一樣,學科服務平臺也一樣要有一定的范圍用戶權限,每名用戶應實名注冊登記,并規定不允許短期內大量的數據復制下載等,保證知識產權的安全。在部分項目比如定題服務、專利申報等應采取有償服務的模式。
總之,高校圖書館引領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服務行業的前沿,應不斷提升讀者服務水平,豐富用戶的服務內容。學科服務是高水平的綜合性信息服務,能很好地配合高校教學科研等核心工作,提升學科服務水平對推進高校教育事業的進步意義重大。
主要參考文獻:
[1]萬文娟.我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團隊建設問題與策略分析[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2.
[2]郝珊珊.安徽省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調查研究[D].安徽大學,2016.
[3]鄭超.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建設與服務模式探討[D].云南大學,2016.
[4]吳衛華,曹健,王艷紅等.高校圖書館服務供給側改革淺析[J].現代情報,20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