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平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足以滿足現代趨勢下的教育要求,批判性教育模式的開展,能夠滿足時代發展背景趨勢,能夠教育出具創新意識,有能力的新時代學生。以高中教材為基本點,闡述了一些高中英語閱讀中批判性閱讀的基本策略,進而由此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閱讀策略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批判性閱讀在英語教學中扮演了愈發重要的角色。在現如今的英語高考命題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這一類應試內容的考查主要依據閱讀元素觀,即思維、批判、表達,是一種符合批判性閱讀的新的考查模式,更多的要求學生由淺及深的去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能夠應用一種辯證的觀點去分析和理解文章內容,客觀的去評價和建議。因此對于廣大教育工作者而言,對于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刻不容緩的。
二、批判性閱讀的內涵簡介
批判性閱讀即“在閱讀中評價、推斷并根據事實論據得出結論”。主要強調在閱讀過程中個人意識的植入,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能夠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主觀意識和態度,通過批判性的閱讀能夠使讀者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溝通。通過批判性閱讀能夠更深層次的去理解文章的內涵,使得讀者能夠切身的去感受作者所想表達出來的內容,因而能夠使得以往晦澀難懂的文章也能夠較為容易的被接受。因此,將批判性閱讀應用到英語教學中,能夠使得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文章的內涵,促進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激發和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三、高中英語批判性閱讀教學策略
批判性的思維即要求學生能夠拋棄固有的觀點,能夠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文章的審閱。因此,在高中英語批判性閱讀教育的開展中,語言著重的考查學生的推理,觀察,表達以及總結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而實際的批判性閱讀教學中主要讓學生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去學習。
(一)觀測
“觀測”是指觀察和預測。在拿到一篇文章的時候不要急于細讀,而且快速的將文章所給的內容觀察(scan掃描)一遍,由此迅速的了解文章的結構、大致內容以及文章的表達途徑。例如,在碰到有圖片或者圖表的文章中我們通常就能通過大致觀察圖表信息就能夠捕捉到文章的主旨。然后通過我們所了解的內容,猜測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就能夠將作者的大致意圖捕捉到,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日后的閱讀預覽能力。在“觀測”中需要善于觀察細節,明白“觀測”過程中的主次,相較于細讀,“觀測”不需要仔細閱讀文章的內容,更多的是對于文章標題,全文的首尾,以及文章中的圖表觀察等等,再通過這些細枝末節的內容去推測文章的大致內容。例如,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一單元中的課文《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對于學生而言這個文章的題目不會很陌生,當學生將文章“觀測”后,通過文章所提供的圖片可以看到舞獅子的人,賽龍舟的人,看到南瓜燈和戴著面具狂歡的場景,看到穿著和服在河流中放荷花燈的人,便能夠大致的了解文章應該是講述世界各地的不同的節日和慶典相關的內容。因此先觀察后預測文章內容是批判性閱讀開展的有效途徑。
(二)評注
評注在批判性閱讀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且在批判性閱讀中評注所扮演的角色,區別于傳統意義上閱讀的評注,要求學生能夠主動的去融入文章所塑造的一個環境中去。這時候,評注就是學生與文章的一個交談,通過這樣有效的評注,使得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思維運轉的同時能夠積累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做到邊思考邊閱讀,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由此可以意識到,在日后的英語教育中,對于學生批判性閱讀的培養,語言應該建立在學生閱讀過程中的評注之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提問
在閱讀之中,經常會存在著一些令學生不解或者困惑的內容,這時候就需要學生學會去提問,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更加深層次的去閱讀文章。通過自己的閱讀去找到自己所困惑的問題的答案,這樣在訓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又能增加學生在英語閱讀時的批判性思維。此外,提問不僅僅與學生相關,但更重要的是英語老師的相互配合,在學生自身無法解決問題時,老師這時候就扮演了解析者,為學生提供解析和幫助,同時使得學生的問題提的更有建設性。例如,當學生試圖去了解文章所表達的主旨時,這時候老師應該去引導學生做更深層次的了解,讓學生結合文章的背景去進一步了解作者為何表達這個主旨,以及讓學生能夠從正反兩面批判性的看待文章的內容,這樣就能夠使得學生對于文章得到全面而透徹的了解。通過大膽的提問,借助啟發性的問題、討論中思維的碰撞,能夠讓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行成適合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而在不斷的思索考慮之中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水平。
(四)總結和評價
將所讀文章進行總結和評價,是考驗學生綜合處理文章內容的一個有效方法。需要學生全面系統的閱讀完文章,然后將文章內容進行壓縮提煉,進而用最為簡潔的需要去表達出來。這對于批判性閱讀能力的評判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高中英語批判性閱讀教學的開展中,需加強對于學生這一方面的訓練,是學生能夠更加簡潔凝練的提煉出文章,在對文章進行總結和評價時應該要注意到以下情況:
(1)在理清文章的邏輯順序時,將文章的每一段(尤其是第一句,即主題句)進行總結,為下步全文的總結和評價做個奠基。
(2)學會組織自身的語言,使得文章的主要內容更加簡練的表達出來。
(3)通過對自己進行思考和提問,使得文章的概述更流暢。
(4)要學會使得自己的總結和評價能夠便于被他人了解。
(5)客觀的文章的主旨,對于較主觀的觀點不妄加定奪。
對于文章的總結和評價的好壞決定了自身對于文章內容了解的透徹程度,也體現了自身批判性閱讀這一能力,同時也是相較于其他方面而言較為困難。因此在批判性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加強重視。
四、結語
高中英語批判性閱讀的開展,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是對于新時代高素質學生培養的一個有效而且重要的途徑,有利于培養出具有較高英語素養的學生。批判性閱讀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多方面多角度的去了解文章,客觀的從不同角度論述文章的內容。在表達自身見解的同時,又能尊重原文所表達的內容,求同存異的包容著不同觀點。這使得學生的主動性能夠得到充分的提現,而且使得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能夠得到足夠和充分的互動,開啟屬于學生自己專屬的批判閱讀之門,進而使得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的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徐羽.發揮認知功能,提升英語水平——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途徑[J].讀與寫,2016,(11):121.
[2]趙娟.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一節閱讀活動展示課為例[J].英語教師,2016,(04):81-84.
[3]王式街.對“課初確定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情感目標”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基礎外語教育,2015,(06):55-59.
[4]董美珍.批判性閱讀策略教學的可行性分析——以英文名著簡寫本為例[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5,(05):153-155.
[5]王方.支架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以人教版選修6第二單元閱讀課為例[J].海外英語,2013,(12):38-39.
[6]胥少先.高考英語閱讀的走向及教學應對策略初探——以2010年四川高考英語卷為例[J].英語廣場,2011,(Z4):96-97+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