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廣慶
【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出,高中物理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中物理作為重要的教學科目,在教育實踐活動中要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創新教學形式與內容,建設發展的靈活的教學情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觀教學評價實踐一、貫徹實施全面發展的教學觀念
全面發展的教學觀強調,教學過程的全面優化和學生學習過程的全面完善,同時注重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全面發展需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兼顧學生認知與非認知因素,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與價值觀,態度與學習方法的獲得,綜合利用有限的教育因素,為學生提供優化高質量的教學條件。
(一)物理教學注重結論的歸納,也要關注探究學習的過程
高中物理教學是科學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掌握較多的物理概念、原理、規律、定理、規則和公式等等,但是全面發展的教學觀強調,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納容器,也不是知識的復制者和重復的機器,而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和知識的建構者。物理教師要讓學生參與知識的掌握過程,使學生成為知識建構的主體,在自己的體驗和理解中認知知識,了解概念學習的意義與價值,自覺分析、歸納、比較、抽象、概括知識,并積極把知識運用到學習情境中,在探究活動中掌握知識、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質疑和判斷的過程中樹立學習的獨立意識和創新精神,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發展過程。
(二)全面發展的教學觀要求教師不僅關注學科教學,還要關注學生的整體發展
全面發展教學觀強調,學生作為整體的人參與學習活動,學生是富有情感和個性的人,在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智力在得到發展和提高,其非認知因素和情緒、情感、價值觀和人格都在得到優化與完善。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在教學中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書育人價值追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綜合發展,挖掘教材中的非認知教育價值,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素質。物理學習活動中的學生需要教師關心和尊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有發展需要的人,都是教師應該關注的對象,是需要教育關懷的個體,教師要善于觀察研究學生的情感需求和情緒變化,了解學生的性格、興趣、特長和缺點,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結合學生的特征進行教學,長善救失,指導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獲得獨特的發展,培養學習的興趣。
二、物理教學要成為教師和學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教學相長的過程
交往互動的教學觀,旨在對師生關系進行重新定位,教師在新課改下,不是課堂的中心,也不是專制型教師,而是學生的學習促進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的作用在于啟發和激勵,那么教學過程勢必成為師生交往、共同合作提高的過程。這需要教師做到以下兩點:
(一)設計互動環節,開發交流協作的活動步驟與程序,建立師生學習共同體
高中物理教學要實現師生互動,就必須徹底走出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設計互動的教學環節,使學生有足夠的機會和充分的權利與教師進行協作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相互激發,互相促進,建立師生學習共同體,實現教學相長。一方面,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循序漸進,教師不再是教學的決定性角色,而是與學生平等的個體,教師做好提前物理教學設計,只是為了在設計中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有啟發性的問題提問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交流,在討論中得到答案,達成知識的學習目標。另一方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有效互動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尤其是尊重學習能力弱、意見與教師不一致、對教材進行質疑的學生的觀點,對學生的疑問進行啟發性的回答,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尊重,激發學生互動的信心和積極性。
(二)組織小組教學形式,規范學生的互動形式,促進師生互動的效果
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特點與風格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組,形成物理學習小組,在課堂組織互動的時候,學生小組內結合具體問題進行有序交流,教師及時了解小組互動進展,參與小組的討論,提出有效的指導和幫助,規范互動交流形式,提高互動發展的有效性。例如,小組間要實現分組的公平、公正,小組內成員互相補充和激發,教師對小組成績進行有效反饋與評價,促進小組學習的積極性,有時小組學習還會使教師產生新的教學想法,進一步完善物理小組交流學習組織形式和開展方式。可見,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互動學習,就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教學需要創新互動學習方法。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在新課改的趨勢下,必須落實全面發展的教學觀和交往互動的教學觀,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充分完全的發展,激發其主體學習意識和興趣,轉變學習方式,培養科學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景文.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01):84.
[2]陳云鵬.新課改下改變高中物理教學觀念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44):137-138.
[3]梁秋欽.探討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新課改下的教學質量[J].教育教學論壇,2013,(09):65-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