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重
【摘要】我國歷史文明的傳承者和我國發展與歷史演變的見證者就是傳統文化,其也繼承了我國的民族精神。學生升學的關鍵時期主要是高中,而對學生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進行培養的重要方法主要是高中語文教學。但是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逐漸偏移目標,忽視了傳統文化的教學。因此,對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進行了具體的研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契合對策一、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契合的狀況
基礎學科中一門重要的學科主要是語文,而且無論學生在哪個階段都要對其進行學習,通過學習語文,不但可以對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進行培養,同時可以使學生的文化素養得到提升。語文教育的本質不僅是讓學生對漢字正確的使用,同時也是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優秀文化。但是目前在高中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仍然是填鴨式,在實際的講課中,教師只是按照相應的教材和資料機械的翻譯文言文和詩詞等這些傳統文化,并沒有展現這些文化的深層涵義。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傳統文化無法充分的了解,也就不會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另外,由于課堂教學具有有限的時間,教師為了將教學任務更快的完成,對于深層次的討論更不會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這樣學生只能從表面上學習傳統文化,從而無法更好的契合實際教學和傳統文化。
二、將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契合度提升的對策
1.將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科學的設計
目前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為了更好的契合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教師應該將出發點定為對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根據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合理的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對教材熟練和準確的掌握,而且相應的教學目標要按照學生學習語文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同時根據制定好的教學目標對相應的教學方案科學的制定,將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創設出來,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將相應的傳統文化知識熟練的掌握,同時可以對學生正確的傳統文化觀念進行培養。如在對《沁園春·雪》這一內容進行講授的過程中,不但要讓學生將課文的含義充分地理解,同時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對詩人的形象、胸懷和氣魄充分地感受到,這樣不僅可以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同時使學生的生活態度可以更加樂觀和自信。
2.對多種教學方式合理使用,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
學生在學習中最好的老師就是學習興趣。只有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才能夠將學生自身的主觀意識發揮出來,將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充分地調動起來。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為了使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度進一步提升,教師需要將教學方法不斷的創新和研究,從而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探索文章更深的層次。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將多媒體等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視頻和圖片等將課文知識傳遞給學生。如在教授《蘭亭序集》中,當學生對文章的結構熟悉以后,教師可以將中國古典風的朗誦視頻播放給學生看,而且要將山水景色作為視頻的背景,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蘭亭序集敘述的景色從聽覺和視覺上充分的感受到,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將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入高中語文教學中,同時可以將學習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另外教師可以對情境教學的方法合理的使用,將和諧和融洽的學習氛圍創設出來,如在《我有一個夢想》這個課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對情景模式合理的使用,讓學生融入到課文當中,再根據我國革命時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的情感共鳴引發出來,這樣學生可以對文章主人公中自由和公平的思想和愿望親身的體會到,從而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
3.鼓勵和引導學生閱讀名著
傳統文化素養中的另外一個關鍵部分就是經典名著,但是由于學生沒有過多的了解古代的經典名著,所以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興趣缺失。對于這種狀況,教師可以將一些比較經典的名著推薦給學生,對學生閱讀名著的行為進行引導,這樣可以將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大大提升,從而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究傳統文化。如教師可以將《論語》《詩經》和《水滸傳》等這些經典的名著推薦給學生,這樣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名著和名人故事可以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從而可以在語文的學習中能夠自主的思考和探究,對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合理的改善,同時可以對語文課本中的傳統文化從更深的角度去認識和理解,進而可以將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度大大提升。
三、結論
由此可見,隨著現代化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許多教師逐漸忽略傳統文化的教學,這需要教育者充分重視起這種現象。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價值是非常高的,其對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以及思想品質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將傳統文化重視起來,將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度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亮.淺談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赤子(上中旬),2016,21(03):241.
[2]尤國軍.試論高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契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0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