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穆旦《詩八首》符號學分析
于杰
(云南民族大學云南昆明650000)
穆旦是“中國現代詩的開拓者”,他既有深厚的中國古典詩歌的功底,又受到中國早期象征主義的影響,并且熟練掌握西方現代派的詩歌技巧。他的詩歌意象鮮明、蘊藉豐富、具有思辨哲理性,開創了現代新詩的新局面,在詩歌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詩八首》是一首描寫愛情的組詩,但因為其中意象深邃遼遠、語言陌生晦澀,讓讀者難以理解。他顛覆傳統的情愛的語境,讓人們對他的這首詩的結局的理解出現了截然相反的觀點,也對愛情的解讀上升到對生命的思考,并且具有思辨哲學的意味。我將運用符號學的語形和語用的知識來分析文本,深入挖掘文本的豐富意蘊、和認識穆旦多樣的闡釋空間,減少傳統的文本細讀帶來的文本誤讀。
穆旦;《詩八首》;符號學
符號學方法是一種根據語言符號的表意法則和機制去探討作品的思想和藝術的文本分析法。他不是單純的聯系作者的生平和自己的經驗闡釋文本,而是扎根于文本本身,重構文本意義制作的規則和限制,使文本的解讀具有理據性和科學性。正如凱瑟琳·貝爾西所說:“新批評堅持意義就在文本之中而不可溢出文本,詩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作為意義的自足結構的詩本身:'作者頭腦的性質或一首詩對讀者頭腦的影響都不應與詩本身表達的意義的道德性質相混淆。'”因此以符號學的角度深入剖析文本,最大程度的還原詩歌本身所要表達的意義。
一
你底眼睛看見這一場火災,
你看不見我,雖然我為你點燃,
哎,那燒著的不過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們相隔如重山!
從這自然底蛻變程序里,
我卻愛了一個暫時的你。
即使我哭泣,變灰,變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第一首詩一共兩節,一節四句,第一節第一句和第三句押ai韻,第二句和第四句押an韻,第二節在整體上押i韻。相同的韻腳使詩句在語音和語義上形成一個銜接緊密的整體。“成熟的年代”引發了這場“愛的火災”,而“我為你點燃”但卻“相隔如山”,在生理上成熟的年代,少女會更理智,會控制自己的情感,所以把“我”的愛火看成火災,卻看不到“我”。
詩歌的韻腳由第一節的開口度很大的ai,an到了第二節變為含蓄內斂的i,“我”只是愛上了一個暫時的“你”,因為“你”不理解“我”的愛,即使“我”哭泣,變灰,重生,你都不會理解我,因此這只是上帝在玩弄“我”而已。體現了“我”內心內心的波動,從高亢變為低沉,體現了“我”得不到理解的苦悶和愛而不得的悲傷。
二
水流山石間沉淀下你我,
而我們成長,在死底子宮里。
在無數的可能里一個變形的生命
永遠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談話,相信你,愛你,
這時候就聽見我的主暗笑,
不斷地他添來另外的你我
使我們豐富而且危險。
“水流山石”是一個時間的意象,“子宮”表示一個物體的孕育,在這里表示“愛情的孕育”,這里暗示“你”已經已經沖破理性的禁錮,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的愛情已經萌發,第一節的第二句和第四句押i韻,在內容上有承接,“我們”的理性已經一點點消失,但又還存在一點理性,在愛情里“我們”已經迷失了自我,不是自己。“主暗笑”“添來另外的你我”,主看到“我們”在愛情萌發過程中還存有理性,所以他在暗笑,也不斷地添來另外的你我,讓“你我”逐漸失去理性沉浸在愛河中。從i韻變為最后一句的an韻,由含蓄的韻腳變為開口度較大的韻腳,也暗示了兩個人的情感的發展由陌生變得熟悉,由理性變為感性。
三
你底年齡里的小小野獸,
它和青草一樣地呼吸,
它帶來你底顏色,芳香豐滿,
它要你瘋狂在溫暖的黑暗里。
我越過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
而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的手底接觸是一片草場。
那里有它底固執,我底驚喜。
“你底年齡里的小小野獸”隱喻少女萌發的愛情,“青草”“呼吸”表示旺盛的生命力和蔓延的情感,這里說明兩個人的愛情已經如春草一樣無法遏制的蔓延,兩個人進入了熱戀期,它使生命充滿了顏色,在黑暗里給人溫暖。“大理石”是冰冷的,這里是指少女的“理性”“我”終于沖破了“你”的理性的藩籬,雖然有“固執”但我依舊“驚喜”。第二節的一三句押ang韻,二四句押i韻,那么,越過“你”的理性的藩籬“我”到達的就是一片“愛”的草場,“我”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愛情”盡管“你”并沒有真正的為“我”打開心扉,但“我”依舊驚喜滿足。
四
靜靜地,我們擁抱在
用言語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們沉迷。
那窒息我們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語,
它底幽靈籠罩,使我們游離,
游進混亂的愛底自由和美麗。
第一節的第二四句押i韻,在熱戀期兩個人甜言蜜語,溫暖彼此,能把世界照得明亮,可能的不可能的都是我們沉迷,這里寫出了熱戀的兩個人的濃情蜜意。但是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這里的“黑暗”是指兩個人激情退去后的平淡。第二節里“未生即死的語言”指的是沒有說出口的甜言蜜語使“我們”沉醉窒息。“它”指的是“上帝”,“幽靈籠罩使我們游離”,上帝既賦予了人“愛”的本能,讓人完全沉浸在愛中,同時也給人“理性”讓人在“愛”中掙扎,游離。進入了理性與感性交織的愛的自由和美麗中。這首詩主要押i韻,說明“我”的情感并不是完全放開沉浸其中的,而是有一種內斂沉靜和理性的。所以即使是描寫熱戀的詩但卻沒有熱戀的激情和沖動。
五
夕陽西下,一陣微風吹拂著田野,
是多么久的原因在這里積累。
那移動了景物的移動我底心,
從最古老的開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樹木和屹立的巖石的,
將使我此時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底過程中流露的美,
教我愛你的方法,教我變更。
這首詩是在激情過后,兩人的感情從熱烈變得平和,愛情不會永遠“高潮”“安睡”平靜之后,理性開始出場,尋找“愛的方法”讓感情永存,這既是感情的升華,也是愛情的退卻。“夕陽西下”指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已經過去,暗指兩人的熱戀的激情已經退去,“我”對愛情的感受就像“微風吹拂著田野”溫暖愜意,這種感覺是情感長期積累的結果。“我”的心也隨著時間而變化著,“萬物最古老的開端”指的是愛情,愛情的激情過去也希望“你”可以寧靜的“安睡”。“渴望永存”是指“我”希望愛情可以得到永存,“我”運用理性,開始學習愛的方法和策略,即使是愛情的高潮退卻也可以讓愛得以永存。
六
相同和相同溶為疲倦,
在差別間又凝固著陌生;
是一條多么危險的窄路里,
我驅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聽我底使喚,
他保護,而把我留在孤獨里,
他底痛苦是不斷的尋求
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須背離。
這首詩的第一節是關于愛的哲思,如果雙方相同的地方太多,個性喪失,沒有了獨立性,那么會讓彼此產生厭倦,導致感情退卻,如果兩個人的差異太大,過多保持著自己的個性,那么兩個人會有隔膜產生不理解,而使愛情喪失。這個相同和不同的度很難把握,所以“我”行駛在危險的窄路里,“我驅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這里的“我”和“自己”是兩個矛盾的“我”一個是保持獨立和個性的“自我”一個是喪失自我的“非我”,要想愛情可以長久的走下去必須要用“非我”但是“自我”會很痛苦,所以“我”在不斷的痛苦的尋求,“自我”與“非我”不斷交織。
七
風暴,遠路,寂寞的夜晚,
丟失,記憶,永續的時間,
所有科學不能祛除的恐懼
讓我在你底懷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
你底隨有隨無的美麗形象,
那里,我看見你孤獨的愛情
筆立著,和我底平行著生長!
八
再沒有更近的接近,
所有的偶然在我們間定型;
只有陽光透過繽紛的枝葉
分在兩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飄落,
而賜生我們的巨樹永青,
它對我們不仁的嘲弄
(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為平靜。
因為對后面的兩首詩的理解有截然相反的兩種結論,究其原因是兩種語境造成的,所以把兩首詩放在一起比較分析。第一種觀點是對真愛的禮贊,第二種是對愛的質疑和對永恒之愛的拷問。
第七首中的意象“風暴”“寂寞的夜晚”是人生旅途中受到的打擊和挫折,寂寞的夜晚是最度過的,使人產生恐懼的心理,“永續的時間”指人的生命愛情無時不在遭受著風暴,“所有科學不能去除的恐懼,讓我在你底懷里得到安憩”“我”可以在“你”的懷里得到安慰,“孤獨的愛情”“平行著生長”闡釋了雙方相互依賴又相互獨立的愛情。第八首承接著上面一首“沒有更近的接近”若即若離,這是“我”的理想狀態,既保持了“自我”又可以維護感情。“巨樹永青”“在合一的老根里化為平靜”指愛情和自然“合一”愛情的到來永恒,對真愛的禮贊。
與之相反,“平行的生長著”對應著第一節的“相隔如山”,平行著永遠無法相交,意味著兩顆心永遠沒有真正在一起,“更近的接近”說明兩人之間一直有縫隙,兩顆心沒有真正的契合。“所有的偶然在我們間定型”說明感情只是偶然的定型。“各自飄落”說明彼此有不同的道路“老根”有死亡的意思,暗示兩個人的愛情瀕臨死亡。那么這首詩的結尾就變成了愛情在平靜中死亡。愛情是沒有永恒的。
《詩八首》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愛情的產生、發展,變化結局的動態圖,還用靜態的語境超越愛情的主題,給我們揭示了普遍真理。
[1] 蕭映 論穆旦《詩八首》及其結構 中國文學研究 1998 p2
[2] 凱瑟琳貝爾西 批評的實踐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于杰(1994.03-),女,滿族,河北承德人,云南民族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