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巖 畢艷玲 張 楊 賈星陽
(河北北方學院農林科技學院 河北 張家口 075000)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課程的模塊化教學設計
劉 巖 畢艷玲 張 楊 賈星陽
(河北北方學院農林科技學院 河北 張家口 075000)
傳統的《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課程的教學主體主要是教師自身,他們利用以往的教學經驗與習慣,加上自己對課程的理解進行授課,效果并不明顯。只有逐步將原有的教學計劃改為漸進式教學模塊,本著大學生就業選擇和職業規劃的原則,才能夠使學生們逐漸學到更扎實的就業知識與技能,最終建立起適合自身的職業發展規劃。
就業與創業;教學模塊;職業發展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大學生就業、創業和自身職業發展而專門開設的課程。學生較容易學習,但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不夠,達不到應有的教學質量。
1.1 課程的政策性、實踐性研究。近年來,國家通過降低創業門檻,減免稅收政策,提供落戶支持等為就業大學生提供創業支持與服務。各地區高校也大力推廣就業創業教育,加強創業培訓,開設《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等課程,健全政策支持下的大學生創業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各高校大力培養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進一步加大大學生創業的規模,以創業來帶動就業。
1.2 課程教學評價的多元化研究。對于《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課程而言,教師通常通過實踐評價、課堂評價、口頭評價等來體現學生的學習結果。課程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和學習進度,而且還應注重他們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緒變化與對課程的看法;通過對學生能力的提升、價值觀念的認知、知識掌握的程度等方面做出準確的評價,才能夠讓學生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建立自信。同時評價要反映學生學習的成績和進步,使大學生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定的把握,激勵學生的學習,對自己的未來有清晰的認識與規劃,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習策略、思維或習慣上的長處與不足,真正體驗到自己的成功與進步。
2.1 教學方法缺乏創新。有些高校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課的授課方式還處在單一的理論教學模式中,教師以講課為主,采用單方面的教學方式。甚至有一部分教師教學中照搬書本上的文字,學生與老師之間缺乏互動,缺乏社會調查與社會實踐的機會,使他們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備、充實就業經驗。根本無法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
2.2 教學有效性不高。教學有效性是學生在一個單位時間內,對其學習成果和學習過程反復考量后得出的結論,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我們發現,在實踐性更高的章節中,學生真正所學習到的內容相對較少,教師并沒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2.3 課程內容設置過于集中,缺乏連續性與漸進性。目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和就業指導課程內容的固化不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課程沒有考慮到各個年級學生的學習、生理和生活的特點,不能培養大學生在各個時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生涯規劃,只是在大一期間開設就業與創業相關課程。應該培養大學二年級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素質發展教育,三年級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注重擇業和心理調適,四年級開始培養學生專業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
3.1 教學目標設計。無論哪門課程,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把握好教學的走向。它是對教育的一種預期,體現了高校教育的目的性。正確的教學目標能夠讓學生們更好的了解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
3.2 教學內容設計
(1)職業生涯教育。職業生涯發展是每個人對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好的職業生涯發展不僅能夠讓一個人在初級階段就能夠取得成功,使其平穩發展;同時它還能夠讓自己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契合自己的性格與興趣特長,給自己一個明確的方向。總的來說它對人生價值起著決定性作用。
(2)就業能力教育。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教學主體,而并非教師。只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運用合作、探究、集體討論等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自主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才能讓學生真正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同時使課堂教學變得輕松高效。
(3)擇業技能教育。求職時要做好求職前的準備工作,大學生要對所求職單位有準確的了解,明確自己的目標,同時也要對自身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判斷兩者是否匹配,這樣才能使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共鳴,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3.3 教學方法設計
(1)傳統授課法。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課也有一定的理論性,其內容豐富、知識較為系統。大多都可以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們建立起就業與創業意識,在一定的時間內了解大量就業信息與相關政策,為今后的實踐課程打下基礎。
(2)情景模擬法。例如,舉辦“就業模擬面試”,在這種教學中,應結合當前社會形勢下的就業趨勢,豐富面試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參與面試的各個環節,提高學生的面試能力?;蚪M織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大賽、創業大賽等校內實踐類比賽,增強學生自主能力、就業能力等。
(3)實踐教學法。實踐教學的核心是讓學生準確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明白現階段的努力方向和發展目標。這就要求高校要與用人單位持續合作,建立長期良好的實習環境,使學生們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之后,互相交流各自感受,加深學生對真正職場和創業環境的認識。
3.4 學生評價設計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課是大學所有課程中最重要的一門課,因此教學評價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全面考核。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采用傳統的卷面考試進行量化考核,以確定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以及就業創業能力,則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和實習評價,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創業進行定性評價;而對于學生職業道德的判斷,則可以結合作業完成情況及出勤率作為評判標準。
[1] 錢涵瑋.芻議高職《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2012,(10):214.
[2] 譚璐.基于實踐教學論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指導課程教學[J].現代企業教育,2013,(14):173-174.
[3] 王淑慧.多元化教學評價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1、2016年度河北北方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教改課題項目,課題編號:JG201641;2、2016年度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201610092010;3、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河北省農林示范專業服務主導產業提升能力項目子課題項目資助
G620
A
1672-5832(2017)12-0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