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聰
(平武中學 四川 平武 622550)
政治課堂,可以漂亮
邱 聰
(平武中學 四川 平武 622550)
長期以來,政治課堂給人的感覺就是“假大空”、“背多分”,枯燥的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不斷拉大距離的教材、逆天的考試難度,讓學生很難愛上它。而今,取消文綜高考,學生憑意愿選擇學科,拷問著我們每個政治人,怎樣才能發(fā)揮學科魅力,完成學科使命,努力讓政治課堂漂亮一點,再一點,不要做把政治課堂弄丟了的罪人。
政治課堂;時政;實踐;真實
有天一個高一的學生問我:“老師,我們學政治有什么用?難道僅僅為了考試嗎?”,我本能地反問他:“那你學那么多數(shù)學干什么,買菜要用三角函數(shù)嗎?”當時的他似乎被我說服了,后來的我卻不淡定了,政治,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作為政治教師的我們怎樣來完成學科應有的使命和責任呢?
現(xiàn)代理論說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F(xiàn)代理論還說思想政治教育學是一門指導人們形成正確思想行為的科學,它以人的思想行為形成變化的規(guī)律,以及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規(guī)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其中人的思想,觀點和立場的轉(zhuǎn)變以及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規(guī)律是研究的重點。
換成我的理解政治教學育人第一、學問第二、考試最后?,F(xiàn)在問題來了,怎樣完成這些使命呢?讓我們的政治課堂不成為死記硬背的一言堂又能堅守不忘初衷、不該初心的家國情懷呢?
明朝東林黨領(lǐng)袖顧憲成曾說:“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惫湃松星胰绱?,更不用而今的我們還面對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了。
政治學科很重視時政性?,F(xiàn)在的高一高二的政治期末統(tǒng)考會有8-12分的時政選擇題,因此很多學校的老師會在期末來臨時準備一套時事政治資料給學生,生吞活剝地學習強化,高考是沒有時政選擇題的,可是每一道題都是時政解讀、熱點分析,同樣為了應對老師們會用第三輪復習的機會進行熱點專項講解,可是這種應急式、填鴨式的時政學習真的好嗎?政策出臺背景都不知能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嗎?新聞熱點焦點都不曉能要求學生“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責任意識嗎?
怎樣讓政治課堂的時政教育更具有時效性呢?有些老師選擇利用課前5分鐘讓學生做時政播報,可是寄宿制學校學生沒有獲取新聞渠道,再者時政播報只是讓學生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分析解讀缺位也讓這樣的時政教育形式大于內(nèi)容。
不必讓學生準備,學生也準備不了,現(xiàn)在教室有聯(lián)網(wǎng)電子白板,不用圖文并茂也行,我的課堂開場白一般是:“今兒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一起來說叨說叨”,往往后面還會補兩句:“元芳,你怎么看?”、“元芳,怎么辦?”。用這樣的方式我和同學們一起研讀了政府工作報告,討論了5月1日全面推開的“營改增”改革,也研究了“去庫存”中一線城市樓市火爆二三線城市樓市尷尬的亂象,還聲討了“假疫苗”、“天價魚蝦”、“魏則西事件”中企業(yè)的良知和政府的責任,我插入這些熱點時堅持與教學相關(guān)、與事實相符、不回避矛盾的原則,政治教學不是歌功頌德、不是粉飾太平、不是假大空高大上,高中生有一定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讓他們做判斷,做選擇,在此基礎(chǔ)上加以必要的引導,這樣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增強了他們關(guān)注社會、心憂天下的主人翁意識。
認識的來源是實踐,認識的目的也是實踐,學習是認識活動,可是純理論的教學、純文字的背誦對于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也違背了我們“知行合一”的教育初衷。
學生時間緊、任務重,不可能做到所有認識來自實踐,這就考教師的設(shè)計能力了。政治生活離學生生活較遠,政治生活主體鮮明,所以我給學生布置的任務就是找主體,我們的縣城不大,利用周末時間帶上手機分組去實地考察,找到所在地和公示欄分別拍照上傳到班級群,運氣好他們還能遇到值班人員攀談幾句,通過這個方法他們“街拍”了我們的居委會、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我們的人大、司法機關(guān)、縣委、還神氣的參觀了武警中隊,通過這種實踐他們不會迷茫司法局和司法機關(guān)的區(qū)別,他們還去了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參與了民主管理,體會了我國民主的真實性。講民族區(qū)域自治,讓少數(shù)民族同學回家時研究自己到底來自民族鄉(xiāng)還是自治鄉(xiāng),自然就掌握了我們自治地方的行政區(qū)劃。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記得03年在成都教的學生就用消費者相關(guān)知識認真維了一次權(quán),起因是在校小賣部買的面包變味了,他們和商家、廠家協(xié)商未果,又打12315熱線,找《新聞現(xiàn)場》舉報等,最后以商家妥協(xié)收場,事情不大,卻把所學知識活學活用,既維護了自己的權(quán)益,又樹立了權(quán)利意識。
現(xiàn)在有很多公開課都會有角色扮演環(huán)節(jié),在我看來真正的角色扮演應該是設(shè)身處地而不一定要身臨其境。在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是參與者、實踐者,就像文化生活中的殷切希望樹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做傳播發(fā)展中華文化的使者。
前兩月在市某中學聽了堂公開課,講《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上課的老師先是很突兀地讓學生播報了5、6分鐘新聞,然后引入供給側(cè)改革,接著拋出問題讓學生找其中的主次矛盾,那節(jié)課不知道學生感受如何,反正我聽著累。哲學,對很多學生來說是有些怕的,又是插圖漫畫、又是詩詞哲理、還要區(qū)分古今中外的先哲觀點,不知為何以前教材也故弄玄虛,明明是文科生在鉆研,卻選用大量選用理工科學的典故,學生不易,做老師的就不要雪上加霜了。
哲學課堂,尤其要多用活用身邊事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于接受,樂于接受。如講主次矛盾時,我就問他們現(xiàn)階段的生活。要處理學習、各種情感、健康、愛好等等問題,作為復雜事物的高中生,主要矛盾是學習,因為它決定了你的發(fā)展,所以我們要集中主要精力解決主要矛盾(以學習為主),同時還要恰當處理好次要矛盾,因為主次之間可能發(fā)生轉(zhuǎn)化,比如生病導致學業(yè)中斷等。這樣的結(jié)論不需要老師做,例子很親切很真實,結(jié)論自然就脫口而出。又如講整體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時,就問手機通話、時鐘計時、汽車行駛是哪個部分做到的,他們瞬間明白。
作為一名政治教師,面對即將被高考遺棄又可能未來被學生嫌棄的壓力,我們只有努力一點,再一點,讓我們的政治課堂漂亮一點,再一點。
邱聰(1980-),女,漢族,上海人,四川省平武中學,大學本科,高中一級教師,畢業(yè)于內(nèi)江師范學院,就職于四川省平武中學,從事高中政治一線教學。
G633
A
1672-5832(2017)12-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