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靜 白綻婷
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的現狀及培養
馬 靜 白綻婷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我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紛紛掀起加入創業大軍的浪潮。然而創業的成功與否不僅與足夠的財力支持、充足的物質準備有關,更多的是取決于創業者的心理品質。創業者的心理品質好壞體現在眾多方面,就醫科大學生來說主要體現在創業者的自身專業醫術技能水平、承受挫折能力和自我情緒調節能力的高低、對突然事故的應變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當今醫科院校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的現狀和如何培養的問題。
大學生創業 心理品質 現狀 如何培養
醫學生是發展建設社會主義醫療事業的生力軍,他們往往在千鈞一發之際挽救病人的生命,治病救人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當今社會中,醫學生畢業一年之后才有資格考助理醫師證,而醫學生考取《執業醫生證明》需要經過三到五年時間的考核,醫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因此醫學生選擇走上創業道路也是就業形勢所致。
醫科學生不同于其他專業的學生,相對來說醫科學生就業范圍比較狹窄,大部分選擇就業從事本專業工作,少部分轉行。雖然國家出臺了了很多針對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政策,比如“大學生西部志愿者計劃”、“體驗基層”等,但這些政策對于醫學生來說權限太低,需求量小,并不能很好的幫助到醫學生就業困難。
就業形勢嚴峻是各大城市的普遍問題之一,這給大學生提供了創業的始發條件。創業的艱難人人畏懼,但是創業成功的果實也是平常人品嘗不到的,正所謂“只有到達過頂峰的人才能領略到真正的風光”。下面幾條就是大學生創業的心理品質的現狀。
很多醫學生在畢業之際就一門心思想著要怎樣做簡歷,投給哪家醫院或者哪家醫療機構,即使在就業壓力如此大的當下社會,很多畢業生就算是提前做好了各種投簡歷被拒的心理準備,也沒有往創業方面考慮過。畢業醫學生缺乏一定的創業精神和獨當一面的野心,這是當今大學生需要改善的地方。
創業是一個從需要面對很多你從未了解過或者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事情到你把每件事情都有條不紊的做好并做到擁有強大的內心的過程。世界上從不乏創業者,卻鮮有人能做到事業成功,大部分創業故事都是在半路上夭折的,其創業者要么就是缺乏堅持能力,要么就是抵抗不了挫折的侵襲,心理素質有待提高。
很多醫學生在剛開始的創業之路上走的信心滿滿,但創業之路總是艱難的,或許是因為與藥物供銷商之間的利益問題而遲遲定不下藥源,或許是因為與患者之間的關系不能協調的很好,很多醫學生在創業道路上遇見問題總是不能定下心來解決,或三心二意,或虎頭蛇尾,缺乏負責的處理問題精神和堅韌的創業意志導致大學生創業現狀不是很樂觀。
從對孩子教育方面來說,父母與教師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培養一種未來意識,讓他們自己去構想與計劃,創業意識也應該從小就逐漸培養起來,對于醫科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在就業趨向比較統一而就業壓力又比較大的情況下,醫學生將眼光放到自主創業上是很有益處的。
很多東西是在課本上永遠都學不到的,給醫學生安排實踐活動,去接觸社會、體驗社會,親身經歷社會中的酸甜苦辣,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與心理承受力,對其日后的工作生活有抗挫折、抗擊打的效果。以實習的方式讓醫學生短暫接觸社會,也能使其體會到工作的辛苦,從而在學校加倍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其以后的創業做好知識儲備。
我國對創業的支持力度相當大,因而也出臺了不少創業優惠政策,但很多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幾乎沒什么了解,學校可以為醫學生安排專門的醫學類優惠政策方面的創業指導課來引導學生了解創業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學生在以后的創業道路上辦理事情比較容易,也可以利用優惠政策來協助自己創業,出現問題從而能夠從容解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學生的創業心理品質。
在醫科學校的創業問題上,學校在做好教育事業的同時也應該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鍛煉他們的創業心理素質,使其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不至于失去人生的方向。學校的培養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當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他們自己擁有了創業精神,才會因此努力培養自身創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心理品質,增強自身客服困難的勇氣與毅力,提升抗挫折能力和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在艱難的創業之路上越挫越勇,達到大學生創業的目的,為國家社會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在社會上打拼出年輕人拼搏的新穎事業發展方向。大學生擁有比較可觀的知識資本,才思敏捷、敢想敢干,加之對其多培養創業能力,醫學生一定會在創業道路上愈走愈遠,快速發展也給國家帶來創新性事業力量。
[1]陸梅芳,雷雪芹.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的培養路徑創新——以安徽建筑大學為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108~109,115.
[2]丁花.大學生創業心理品質培育現狀分析及路徑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5(06):30~31.
新疆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