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彬
淺析團學工作中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途徑
陳雅彬
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是國家實現創新型國家轉變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提升社會競爭力的需要。本文在分析已有關于創新創業意識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剖析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現狀,以團學工作的角度出發,探討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途徑,以期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思路。
創新創業 團學工作 意識培養
創業意向是創業者對是否從事創業活動的一種潛在的態度,是個體具有創業者特質以及創業能力的程度,是預測創業行為的優良指標。具有創業意向不等于擁有創業特質,應該是存在創業可能性并且不排斥這種可能性,創業意向指向創業信念,并且在將來可能轉化為創業行動。目前,國內外關于創業意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界定創業意向、創業意向的維度以及主要的影響因素上。
(一)不排斥創業可能性的多,有創業想法的少
根據以往研究者的調查[1],大部分同學可以接受將創業作為一種就業方式的選擇,高達60%的學生認為,如果有機會,今后不排除有創業的可能性,可以是作為主要工作的全情投入式創業,也可以是作為工作之余的投資式創業,只要時機成熟,愿意進行創業的嘗試。但現階段,只有極少數同學已經開始進行創業的嘗試,且以出賣個人勞動時間,賺取差價形式的創業居多,以出賣創意,滿足社會需求型的創業鳳毛麟角,并不具有高社會競爭力。目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創活動多依托校內低成本租金,低價學生勞動力,很難真正走入社會中,參與社會競爭。
(二)創業信心不足,依賴性強
當被問及為何沒有創業打算時,多數學生認為現階段創業遇到的阻力太多,影響創業的成功率,具體說來,主要是缺乏啟動資金,缺少人脈,經驗不足。當萌生創業想法后,大學生善于尋求資源,但同時也過于依賴資源,他們普遍希望借助政策優勢,獲得社會和學校的政策支持,如場地、稅收等,在部分大學生的創業項目中,甚至存在依賴政策支持才得以維持項目正常運行的情況。可見,脫離了“大學生創業”這個身份優勢,許多創業項目很難真正在社會上存活,更別提維系與發展。
(三)大學生普遍缺乏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王琪琪[2]認為,創新思維包含3個結構: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其中,大學生創新意識較高,創新能力不足,在創新人格上表現為較為嚴謹和踏實,但缺乏進取心和張揚個性的精神。
(一)開展創新創業項目競賽等活動
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幫助大學生提高認識,激發創業欲望。目前,全社會,各省市都在不遺余力舉辦創新創業競賽活動,社會創業力量參與其中,為優秀創業項目和創意提供資金、人力、經驗等支持,幫助具有創業潛力的項目進行創業孵化,提高創新成果轉化。各高校可以通過開展創業項目路演,創意集市等形式廣泛征集大學生的創意,提高學生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在活動舉辦中,團學工作者不僅僅是活動的組織者、策劃人,更應該是學生創新創業思想的引領者,帶動者。不僅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應融入思想教育、意識培養和能力提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創新創業的本質和內涵。
(二)創建創新創業指導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精細化指導
針對學生日益增長的對創新創業個性化指導需要,高校團委、學生就業創業指導部門可以建立創新創業指導服務體系, 設立專門為大學生服務的創新創業咨詢服務機構,針對大學生就業難、創業難問題進行科學而細致的剖析,幫助大學生正確自我定位,培養正確的擇就業觀念,培養創業意識,加強求職技能和專業技能的培訓,端正創業心態。
(三)以項目為載體,開展模擬或實戰性創業演練
根據已有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調查發現,相較于講座、競賽、創業競賽等活動,大學生更希望參與到創新創業的實戰中,渴望接觸和了解真實的創業活動,而這恰恰又是高校最難開展的一種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因此,高校團學工作者需要拓展校外資源,尋求社會力量的支持。目前,為順應社會對創新創業培養需求,許多專門針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培訓機構應運而生,一部分具有創業經驗的企業人士加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隊伍中,他們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部門廣泛合作,建立了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挖掘學科競賽中的創意項目促進創業成果轉化
高校強勁的科研能力是科技類創業中重要的技術支持,高校應充分利用科研優勢,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具有經濟和社會價值的成果,鼓勵具有科研實力的學生充分利用學校科研資源開展具有社會應用價值的研究,高校團學工作者應充分挖掘學科競賽、科技競賽活動中涌現的具有創業潛力的項目和人才。同時,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更多學生加入到科學研究和學科競賽活動中。
[1]陳雅彬.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業意向調查報告——以福建工程學院為例[J].科教導刊,2017.
[2]王琪琪.大學生創新素質現狀特征及創新意識培養開發但探索性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2.
(作者單位:福建工程學院)
陳雅彬(1988-),女,漢族,福建三明人,碩士,福建工程學院就業中心教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