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軼
淺析網絡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宋 軼
隨著互聯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和領域,青年學生的行為模式、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已經受網絡文化影響而漸漸變化。網絡作為一把雙刃劍,其便捷性和資源的豐富性給廣大學生帶來了便利,但網絡文化的復雜性會引起大學生道德的缺失,以至網絡犯罪。因此高校應如何發揮網絡文化的正面影響,對網絡文化產生的消極影響采取有效的對策,減少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使互聯網更好地為大學生服務,為高校培育高素質人才服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網絡文化 影響 大學生
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第36次統計報告》,截止2015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高達6.68億,僅半年共計新增網民1894萬人。[1]互聯網普及率為48.8%,同比2014年底上漲了0.9%。其中網民中規模中最大的職業群體就是學生群體,作為學生群體的一部分,大學生擁有更多可自由支配時間;但是一個人道德素質逐步走向定型的關鍵期就是大學期間,網絡給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的定型帶來巨大的影響和沖擊。
網絡文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樂趣,但同是其中混雜著的不良文化也會侵蝕大學生的心靈,對大學生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嚴重影響大學生的道德人生發展以及素質提高。楊澤宇指出:網絡文化中信息垃圾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產生誤導作用。由于大學生目前還不完全具備對垃圾信息的分辨能力,這對他們毒害之深是難以估計的。[2]
(一)大學生的價值觀因網絡文化而出現多元化
傳統文化背景下,家庭、學校和媒體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所接觸的媒體信息,主要源于報刊、電視劇、廣播等,這些內容經過層層過濾。伴隨網絡的普及,互聯網日益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因此大學生的的價值觀嚴重受到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沖突因為網絡文化而變得愈加直接,愈加劇烈,價值觀取向呈現多元化,致使價值觀選擇更加困難。
經過調查,約75%的學生表現出上網成癮的現象,當人在網絡上得到的快樂比現實多時,很自然地會更多地投入到網絡之中,不少學生一旦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就轉向網絡中尋求安慰。在虛擬世界中,他們很容易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價值的體現和他人的各種關懷。長此以往,很多人會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尋求所謂“完美的人生”。[3]
(二)網絡文化導致大學生道德意識呈現弱化趨勢
大學期間是大學生確立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大學生的價值觀在這個時間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網絡中層出不窮的有害信息,例如暴力、色情、反動言論等,而大學生的自控能力以及判斷能力還不夠強,這些對他們的影響是無法計量的。[4]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便利、快捷的特點建立色情網站、傳播色情圖片文字錄象等。[5]
由于大學生的辨別能力較弱,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完全成熟,加上網絡上那些具有欺騙性的言論,都對涉世未深的青年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面對各種文化的碰撞,大學生常常陷入迷惘。這就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影響力,同時國家意識以及民族感情也被弱化,久而久之,會引起致大學生在面臨道德選擇的和價值取向時候出現迷惘、紊亂,如此同時大學生的思想也會被混亂。
(一)增強網絡道德和網絡規范教育
提高網民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認知能力,能夠大規模地減少不道德的網絡行為,尤其是增強青年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道德自律能力以及道德選擇能力。伴隨著網絡文化滲透,網絡道德教育應當被各高校歸納到日常德育教育中,并作為重點對象,同時也要普及網絡道德知識,加強網絡安全教育,健全學生網絡道德行為規范。[6]高校以及有關部門可以多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使沉溺于網絡的學生能夠脫離網絡,這樣他們就既能走進網絡,也能走出網絡,真正成為網絡的主宰者,而不是被網絡所控制。
(二)開辟德育工作新途徑,培養一批懂信息網絡技術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在網絡文化的飛速發展下,思政工作者面臨著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各大高校有必要創建一支既懂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又懂信息網絡技術的新型思政工作隊伍。
思政工作者們可以給大學生介紹好的網站,把思政理論課的教學成果轉移到網絡上,強調網絡的正面作用,才能使網絡文化變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載體。同時通過網絡思政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互補,從而達到提高思想教育的實效性的目的。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第36次統計報告[R].2016-04-08.
[2]楊澤宇.網絡文化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云南高校研究,2010(12).
[3]Morahan-Marth.Schumacher P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hd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M].New York:Crown Business,2000:3~4.
[4]齊欣.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及對策[J].遼寧師專學,2000(7).
[5]丘月明.網絡文化與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05(2).
[6]張青.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影響的思考[J].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合學報,2004(6).
(作者單位: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