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海洋經濟區域與結構均衡性研究

2017-12-01 08:20:16
資源開發與市場 2017年3期
關鍵詞:區域差異經濟

(遼寧師范大學 海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遼寧 大連116029)

中國海洋經濟區域與結構均衡性研究

李 欣,孫才志

(遼寧師范大學 海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遼寧 大連116029)

基于基尼系數分解模型,結合邊際效應理論,對1996—2014年我國海洋經濟的區域與結構均衡性變動特征及內在機制進行了研究,提出有效改善海洋經濟區域與結構均衡性的主要方向。研究發現:1996—2014年我國人均海洋產值和海岸線經濟在密度不同的指標下,區域均衡性整體呈現先變弱后變強的變化趨勢,在人均海洋產值指標下,三大區域內部的均衡性在波動中提高;在海岸線經濟密度指標下,三大區域內部均衡性在波動中有所下降;結構均衡性同樣呈現先變弱后變強的變化趨勢,海洋第一產業均衡性總體變化不大,海洋第二、三產業均衡性前期波動下降后期得到改善。通過基尼系數的邊際效應發現,提高我國北部地區海洋產值并在特定年份提高北部地區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南部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有利于改善我國海洋經濟區域的均衡性;發展海洋第一產業,在特定年份提高我國海洋第三產業產值,有利于提高海洋經濟結構的均衡性,在當今注重海洋第二、三產業發展的同時,要時刻關注我國地區海洋第一產業的發展。

海洋經濟;區域與結構;均衡性

1 引言

區域經濟差異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1,2]。近年來海洋經濟區域差異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3],而海洋產業結構與布局作為海洋經濟地理學研究的主體內容,相關研究日益豐富[4]。海洋經濟區域與結構差異研究既是海洋經濟地理學的傳統研究領域,又是當前我國海洋經濟關注的焦點。由于我國沿海省域自然資源稟賦、社會經濟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等的差異,區域間海洋經濟發展水平與同一海洋產業類群在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存在明顯差異[5],且差異問題日益顯現,將成為我國海洋經濟快速增長背后的一大隱憂,勢必影響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目標的實現。因此,對海洋經濟區域與結構均衡性的變動特征進行剖析,對協調區域間海洋經濟發展規模和速度,實現海洋產業在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國外對海洋經濟區域與結構均衡性的研究鮮見,相關研究集中在區域差異方面,主要通過基尼系數[6]、錫爾指數[7]或綜合熵指數[8]等差異測度方法或構建海洋產值、就業和專業化等特定指標[9,10]或從特定的研究角度[11]對區域差異進行分析。國內對海洋經濟區域均衡性的研究主要通過不同尺度下的海洋經濟區域差異來展現,研究內容集中在海洋經濟區域差異的時空特征與演變分析[12,13]、內在機制探討[14]、海洋經濟綜合實力差異評價等[15,16];研究方法主要有測度絕對差異(標準差、極差)和相對差異(變異系數、加權變異系數、錫爾指數、基尼系數等)統計方法,其中又以變異系數、基尼系數和錫爾指數為主,并向多種方法綜合運用趨勢發展。對我國海洋經濟結構的研究集中在海洋產業結構現狀與優化升級策略[17,18]、海洋產業結構的演進規律分析[19]、各主要海洋產業的空間集聚特征等[20],對海洋經濟結構的均衡性關注較少。相關研究有:韓增林等[21]運用基尼系數對我國海洋三大產業的地區分布差異進行了研究;董曉菲等[22]運用基尼系數對我國三大經濟區的海洋經濟結構差異進行了研究。在區域與結構差異研究中,涉及的測度方法——標準差、極差和(加權)變異系數方法是用來衡量絕對差異,而不能進行因子和空間分解;錫爾指數僅可進行空間分析,分解成不同空間尺度下的內部和外部差異;基尼系數可進行因子分析,適用于差異的形成機制分析[23];基尼系數的收入份額法[24]可方便地將基尼系數進行組群和來源分解,揭示各組群和各來源基尼系數的變動特征及其對總差異的貢獻大小,優勢在于可進一步進行邊際效應分析,直觀展現縮小差異的主要方向。本文從均衡性視角,運用基尼系數的收入份額法對我國海洋經濟區域與結構均衡性進行雙重探討,揭示各區域和各結構成分海洋經濟均衡性的變動特征,對影響均衡性的內在因素進行剖析。

2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2.1 研究方法

基尼系數收入份額法:基尼系數[25]是用來衡量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異的重要指標。根據洛倫茨曲線得到基尼系數的計算公式[26,27]:

(1)

組平均數據的基尼系數等于組收入份額的線性組合[24],表達式為:

(2)

式中,S=q1y1+q2y2+…+qnyn,ωi=Fi+Fi-1-1。式(2)為基尼系數的收入份額法,結果與式(1)相同。

基尼系數按組群和來源分解:基尼系數能反映多種因素的集成作用和各組成部分海洋經濟差距的綜合結果[28],海洋經濟區域間發展的均衡程度受多種因素集成作用的影響,是總體各組成部分海洋經濟產值差距的結果。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一般需具備人均性質[29]。由于沿海各省域的人口和范圍不同,因此采用人均海洋產值(海洋生產總值與常住人口數的比值)和海岸線經濟密度(海洋生產總值與海岸線長度的比值)[5]指標對地區海洋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研究。人均海洋產值反映了人均海洋經濟發展狀況,海岸線經濟密度反映了地區海洋資源的利用效率。海洋經濟結構主要指各海洋產業部門的結構[30],因此本文將海洋第一、二、三產業作為海洋經濟結構的來源,研究海洋經濟結構的均衡性問題。

基尼系數的收入份額法按組群分解:基尼系數可分解為沿海各區域子基尼系數關于人均海洋產值的加權平均與排序差異的和[24],表達式為:

(3)

基尼系數的收入份額法按來源分解:與式(3)類似,基尼系數可分解為海洋經濟各結構成分的子基尼系數關于人均海洋產值的加權平均與排序差異的和,表達式為:

(4)

基尼系數的邊際效應:利用式(3)和式(4),假設其他區域或結構成分保持不變,第m個區域或結構的海洋產值增加百分之μ,得到基尼系數的增量表達式:

(5)

2.2 數據來源

本文以我國沿海11個省市區為研究對象,選取研究區域1996—2014年海洋經濟的相關數據,數據來源于相關年份的《中國統計年鑒》、《中國海洋統計年鑒》、《中國海洋年鑒》、《中國漁業年鑒》和1994—2009年《中國海洋經濟演化研究》。1996—2005年《海洋統計年鑒》中發布的是部分海洋產業的產值和增加值,而2006—2014年《海洋統計年鑒》中發布的是海洋生產總值和各個海洋產業與海洋相關產業的增加值。2006年《海洋及相關產業分類標準》 (GB/T 20794-2006,簡稱“標準”)提出了具體的海洋產業和海洋相關產業,主要海洋產業的統計口徑發生了變化。本文以2006年為分界點,分1996—2005年和2006—2014年兩個時間段對海洋三次產業展開研究。1996—2005年海洋三次產業數據源自姜旭朝等[32]《中國海洋經濟演化研究(1994—2009年)》,2006—2014年的海洋三次產業數據源自《中國海洋統計年鑒》。2006年“標準”發布前,1996—2005年海洋經濟的統計口徑中未包括海洋相關產業,海洋產業的統計僅包含“標準”中所指的主要海洋產業,對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等相關指標沒有系統統計。為了協調海洋統計的一致性和數據的可比性,《中國海洋經濟演化研究(1994—2009年)》中的海洋產業數據僅包含主要海洋產業,但對海洋漁業進行了詳細劃分,將海水養殖、海洋捕撈業劃分入第一產業,海洋水產品加工業劃分入第二產業。因此,本文1996—2005年數據中三次產業包括海洋第一產業——海水養殖、海洋捕撈;海洋第二產業——海洋漁業中除海水養殖和海洋捕撈以外的其他產業、海洋石油和天然氣、海濱砂礦、海洋鹽業、海洋化工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海洋第三產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環保、海洋服務和其他海洋產業。相比1996—2005年的數據,在2006—2014年海洋三次產業的數據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了海洋漁業服務業和海洋相關產業中屬于海洋第一產業范疇的部門數據;海洋第二產業增加了海洋相關產業中屬于海洋第二產業范疇的部門數據;海洋第三產業增加了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和海洋相關產業中屬于海洋第三產業范疇的部門數據。

3 研究區概況

我國沿海省域從北到南依次為: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海南省(圖1)。

圖1 中國沿海省域區位和2014年海洋經濟分布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省域海洋經濟發展迅速,1996年海洋產業總產值為2855.22億元,2014年海洋生產總值達60699.1億元,比上年增長了7.9%,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16.3%,占全國生產總值的9.54%,對國民經濟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在海洋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區域間海洋經濟發展水平和海洋產業地區分布不均衡(圖1)。2014年海洋生產總值最高的廣東省約為最低的海南省的12倍,海洋經濟發展地區間的差異懸殊;海洋第一產業發展水平最高的是山東省,為794.5億元,而海洋第二、三產業發展水平最高的是廣東省,分別為5993.9億元和7034.9億元。本文將沿海省域劃分為北部、中部、南部三大地區[29],其中北部地區包括遼寧、河北、天津、山東4省市;中部地區包括江蘇、上海、浙江3省市;南部地區包括福建、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4省區。

4 海洋經濟區域均衡性分析

4.1 基于人均海洋經濟總量

本文采用人均海洋經濟總量衡量沿海省域海洋經濟發展的水平,研究海洋經濟區域均衡性問題。利用式(3)和式(5)計算基尼系數和三大區域關于總體基尼系數的邊際效應,結果見表1和圖2。

表1 人均海洋經濟總量的區域基尼系數及其邊際效應

圖2 人均海洋經濟總量基尼系數的區域分解及邊際效應

我國沿海省域總體人均海洋經濟總量的基尼系數從1996年的0.4163下降到2014年的0.2975,同時三大區域內的基尼系數均有所下降,沿海省域和各區域內海洋經濟均衡性在波動中提高。1996—2005年省域間的不均衡性在波動中加劇,受1998年金融危機和2003年“非典”的影響,海洋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天津和廣東1998年的人均海洋產業總產值不增反降,天津從1997年的1213.33萬元下降到1998年的965.52萬元,廣東從1205.16萬元下降到1107.8萬元,其他各地海洋經濟增長幅度較小;2003年天津和浙江海洋經濟增速明顯降低,天津由1997年的54%下降到36%,浙江由78%下降到7%,其他各地海洋經濟增長幅度較小,均衡性在1998年和2003年出現拐點,區域間的均衡性小幅提高。2006—2014年沿海省域均衡程度不斷提高,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要求,先后編制了海洋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海洋經濟進入全面發展的時期[13],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由于逐漸重視海洋經濟的發展和不斷引進新的海洋開發技術,海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而海洋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省份后期由于受到海洋資源利用范圍和開發技術水平的限制,發展速度放緩。區域內部均衡程度性南部最高,北部次之,中部最低。2014年三大區域海洋經濟所占份額權數差距縮小,這是由于珠三角地區率先實行開放政策,各生產要素在此集聚,因此南部沿海地區海洋經濟基礎較雄厚,海洋經濟總量高于中部和北部。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特別是浦東地區的開發,加之外商投資比例在中部和北部的提高[33],一定程度上使中部和北部的海洋經濟發展水平實現了快速提升,提高了三大區域間海洋經濟發展的均衡程度。中部地區基尼系數在1996—2014年下降明顯,解釋了我國海洋經濟區域均衡性改善的主要原因。

從邊際效應曲線看,1996—2014年我國南部地區一直處于0線以上;2014年中部和北部地區處于0線以下,因此提高北部地區人均海洋經濟總量、各地人均海洋經濟的均衡性和未來中部地區人均海洋經濟發展水平,能提高海洋經濟區域發展的均衡程度。河北省海洋經濟的發展規模較小,與北部其他地區差距較大,因此要提高北部各地發展的均衡性,需重點關注河北省海洋經濟發展,提高區域內海洋經濟發展的均衡性,提升北部地區海洋經濟的綜合實力。

4.2 基于海岸線經濟密度

海岸線經濟密度能反映單位海岸線上的經濟活動和資源利用密集程度,本文利用海岸線經濟密度衡量海洋資源利用區域均衡性問題,結果見圖3和表2。

圖3 海岸線經濟密度基尼系數的區域分解及邊際效應

表2 海岸線經濟密度的區域基尼系數及其邊際效應

海岸線經濟密度的基尼系數從1996年的0.3790上升到2014年的0.4068,1996—2006年我國沿海省域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均衡性在波動中降低;而2006年以后隨著沿海省域海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各地不斷依靠海洋技術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原先發展較落后的地區經濟發展模式逐漸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化,海洋資源利用的綜合效益不斷增加,海洋經濟在單位海岸線上的產值不斷提高,各地均衡程度得到改善。中部地區的海岸線資源集約利用水平在三大區域中不均衡程度最大,2014年上海的海洋岸線經濟密度為297660.70萬元/km2、江蘇為58620.92萬元/km2、浙江為24729.18萬元/km2,上海分別是兩地的5倍和12倍。上海的區位優勢明顯、空間集聚作用強,加之雄厚的陸域經濟對海洋經濟較大的支撐作用,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強,單位海岸線海洋產值與江蘇和浙江相比優勢顯著,導致中部地區內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不均衡程度比北部和南部地區大。2006年后,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均衡程度北部最高,南部次之,中部最低。總體看,各區域內海洋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主要由個別省區海洋經濟發展較區域內其他地區落后和發展速度不同所致。天津對北部地區基尼系數的影響較大,海岸線經濟密度較高,與北部其他三地差距大。2014年天津海岸線經濟密度為318493.67萬元/km2,遼寧為18594.13萬元/km2,天津岸線資源利用優勢明顯。區域內區位優勢較強的地區不斷吸引區域內的資源、要素、企業和經濟部門,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導致區域空間的非均衡性[29]。天津、上海和廣東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高,發展速度快。一方面,由于其區位優勢顯著,空間集聚作用較強;另一方面,由于海洋科技水平較高且重視發揮自身的海洋經濟優勢,拉大了與其他地區間的差距。海南由于海洋經濟發展基礎較弱、海洋科技水平較低,海岸線資源優勢未能充分發揮,造成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較低且與區域內其他地區差距較大。中部和北部地區的基尼系數、份額權數和貢獻率均有所上升,特別是基尼系數上升較快的中部地區貢獻率從1996年的36.61%上升到2014年的49.36%,解釋了我國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地區間不均衡程度加劇的主要原因。

從邊際效應曲線看,北部地區2002年和2005年處于0線以下,中部地區一直處于0線以上,南部地區則一直處于0線以下,因此提高南部地區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提高南部各地海岸線經濟密度的均衡性和2002年、2005年北部地區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國海岸線利用水平區域間的均衡程度。由于海南和廣西兩省區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較南部其他地區差距大,因此要提升南部地區岸線資源利用水平的均衡性,需要重點關注海南和廣西兩省區,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5 海洋經濟結構均衡性分析

本文采用人均海洋三次產業產值分析我國海洋經濟結構均衡性,利用式(4)和式(5)計算三次產業基尼系數與總體基尼系數的邊際效應,見表3和圖4。

圖4 我國海洋經濟結構分解及其邊際效應

表3 海洋三大產業的基尼系數及其邊際效應

1996—2005年我國海洋經濟結構均衡性在波動中變弱,2006—2014年海洋經濟結構均衡性呈先弱后強的趨勢。海洋三次產業較多地依賴自然資源和空間資源,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等的不同,加之各地陸域經濟水平和市場發展程度等的影響,各海洋產業在地區海洋產業系統中的地位不同,形成一個或幾個居于主導地位的產業,導致沿海各省域建立起來的海洋產業系統不同,出現海洋產業空間結構不均衡現象。由于海洋第一產業發展更多的是依賴于地區海洋資源,因此總體看海洋第一產業的基尼系數總體變化不大。1996—2005年海洋第二產業地區間發展的均衡性呈波動減小趨勢,2006—2014年海洋第二產業地區間發展的均衡程度呈先弱后強的趨勢。在海洋經濟發展前期,各地海洋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建立海洋工業體系難度較大,且對技術水平要求高,因此只有少數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優先發展海洋第二產業,導致地區不均衡程度加劇;后期各地經濟不斷提高,逐漸重視第二產業的發展,均衡程度得到改善。1996—2005年,我國海洋第三產業在地區發展的不均衡程度在波動中加劇。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以濱海旅游業和海洋交通運輸業為主的海洋第三產業受到嚴重影響,地區間海洋第三產業發展的均衡性1998年波動明顯[13]。2006—2010年海洋第三產業地區間發展的不均衡程度加劇,2010年之后均衡程度不斷改善,各地依照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的總目標,不斷重視海洋第三產業的發展,加之海洋交通運輸和濱海旅游等海洋第三產業可直接利用海洋空間,可介入性較強,近年來沿海各省紛紛把濱海旅游業列為其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產業集聚程度降低,使其在2010年之后第三產業地區間發展的均衡程度得到改善。總體看,在海洋三次產業中第二產業的基尼系數在兩個研究時段內均上升,且貢獻率在三次產業中較高,到2014年貢獻率達到70.38%,說明第二產業均衡性降低是海洋經濟結構不均衡性加劇的主要原因。

從邊際效應曲線看,除1996—1997年外,海洋第一產業一直處于0線以下,說明海洋第一產業是穩定海洋經濟結構均衡性的重要來源。1998—2014年及以后應積極發展海洋第一產業,提高海洋第一產業產值能提高海洋經濟結構的均衡程度。1996—1997年海洋第二產業邊際效應處于0線以下,在此期間提高海洋第二產業產值能提高海洋經濟結構的均衡程度。1996—2001年、2003年、2006—2012年第三產業邊際效應處于0線以下,因此在此期間提高第三產業產值能提高海洋經濟結構的均衡程度。海洋漁業是我國的傳統海洋產業,在世界漁業中占重要地位。以漁業為主的海洋第一產業在全球水產品出口中的“大國效應”明顯,2014年我國水產品出口額首次突破300億美元,水產品總產量為6461.52萬t,其中海產品產量3296.22萬t,因此發展海洋漁業成為發展我國海洋第一產業的有效途徑。要提高海洋第一產業產值,我國應繼續發揮在全球水產品出口中的“大國效應”,提升國際市場影響力。由于海洋三次產業之間存在較強的關聯性,海洋第一產業的發展為第二產業中的海洋水產品加工業和海洋生物醫藥業等提供原料,有利于推進海洋第二產業的發展。因此,在重視發展海洋第二、三產業的同時,更要關注海洋第一產業發展。

6 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果發現:1996—2014年我國人均海洋產值和海岸線經濟密度在不同指標下的區域均衡性整體呈現先弱后強的趨勢,三大區域內的均衡性也呈現出先弱后強的趨勢。中部地區人均海洋產值均衡性的提高是我國海洋經濟區域均衡性提高的主要原因,中部和北部地區海岸線經濟密度均衡性的降低,是我國海岸線經濟密度的區域不均衡性加劇的主要原因。②從邊際效應來看,提高北部地區海洋產值,協調北部各地的海洋經濟發展水平,逐步提高中部地區海洋經濟發展水平和南部地區海岸線經濟密度,協調南部各地間海岸線資源利用水平,有利于改善我國海洋經濟區域發展的均衡程度。③與區域均衡性變化相似,結構均衡性同樣呈現先弱后強的發展趨勢。1996—2005我國海洋經濟結構不均衡程度在波動中加劇,2006—2014年不均衡程度前期加劇到后期有所改善,海洋第二產業區域間均衡性降低是導致海洋經濟結構不均衡性加劇的主要原因。④從邊際效應來看,海洋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對穩定海洋經濟結構的均衡性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海洋第一產業。今后應積極發展海洋第一產業,提高海洋第一產業區域間發展的均衡性,有利于改善海洋經濟結構的均衡程度。因此,在注重海洋第二、三產業發展,促進海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同時,要時刻關注地區海洋第一產業的發展。

基于以上研究,建議:①改善地區間海洋經濟發展的均衡程度的關鍵是促進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各地區應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和客觀條件制定發展戰略,合理配置各項生產要素,突出發展重點。②政府應依靠經濟手段和政策措施協調區域間海洋經濟的發展與產業的合理布局。如給予海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北部地區更多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加強三大區域間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建立協調互動的區域發展格局。③沿海省區應以“科技興海”為導向,運用海洋科學技術,提高海岸線資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海岸線利用水平較低的海南和廣西兩省區,應加大科技投入,形成集約型的海洋經濟發展模式。④按照《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推動海洋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海洋高技術產業”的要求,利用海洋科技創新推動我國海洋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優化升級,利用海洋科學技術發展以漁業為主的海洋第一產業,轉變海洋漁業發展方式。對海洋漁業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如天津和上海兩市可通過高新生物育種和水產防治等技術增強漁業綜合生產能力。⑤抓住“一帶一路”戰略契機,提高海洋經濟開放層次,按照“堅持開放發展”的要求,推進漁業走出去,繼續發揮我國在全球水產品出口中的“大國效應”,促進海洋經濟協調、快速發展。

[1]王少劍,王洋,趙亞博.廣東省區域經濟差異的多尺度與多機制研究[J].地理科學,2014,34(10)∶1184-1192.

[2]戴其文,魏也華,寧越敏.欠發達省域經濟差異的時空演變分析[J].經濟地理,2015,35(2)∶14-21,29.

[3]張耀光,劉鍇,劉桂春,等.基于定量分析的遼寧區域海洋經濟地域系統的時空差異[J].資源科學,2011,33(5)∶863-870.

[4]馬仁鋒,李加林,趙建吉,等.中國海洋產業的結構與布局研究展望[J].地理研究,2013,32(5)∶902-914.

[5]孫才志,李欣.基于核密度估計的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動態演變[J].經濟地理,2015,35(1)∶96-103.

[6]Rozelle S.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Inequality:Emerging Patterns in China′s Reforming Economy[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4,19(3)∶362-391.

[7]Fujita M,Hu D.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1985—1994: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1,35(1)∶3-37.

[8]Kanbur R,Zhang X.Which Regional Inequality The Evolution of Rural-urban and Inland coastal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83 to 1995[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9,27(4)∶686-701.

[9]Colgan C S.The Ocean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Measurement,Distribution,& Trends[J].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13,71(71)∶334—343.

[10]Morrissey K.Using Secondary Data to Examine Economic Trends in a Subset of Sectors in the English Mmarine Eeconomy:2003—2011[J].Marine Policy,2014,50(3)∶135-141.

[11]Jiang X Z,Liu T Y,Su C W.China′s Marine Econom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J].Marine Policy,2014,(50)∶227-237.

[12]王雙.我國海洋經濟的區域特征分析及其發展對策[J].經濟地理,2012,32(6)∶80-84.

[13]狄乾斌,劉欣欣,曹可.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時空差異及其動態變化研究[J].地理科學,2013,33(12)∶1413-1420.

[14]張耀光,韓增林,劉鍇,等.海岸帶利用結構與海岸帶海洋經濟區域差異——以遼寧省為例[J].地理研究,2010,29(1)∶24-34.

[15]張耀光,劉鍇,王圣云,2006.關于我國海洋經濟地域系統時空特征研究[J].地理科學進展,2006,25(5)∶47-56.

[16]高源,韓增林,楊俊,等.中國海洋產業空間集聚及其協調發展研究[J].地理科學,2015,35(8)∶946-951.

[17]徐勝,王曉惠,宋維玲.環渤海經濟區海洋產業結構問題分析[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1,28(5)∶84-87.

[18]武京軍,劉曉雯.中國海洋產業結構分析及分區優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3)∶21-25.

[19]張耀光,王國力,劉鍇,等.中國區域海洋經濟差異特征及海洋經濟類型區劃分[J].經濟地理,2015,35(9)∶87-95.

[20]黃瑞芬,王佩.海洋產業集聚與環境資源系統耦合的實證分析[J].經濟學動態,2011,(2)∶39-42.

[21]韓增林,王茂軍,張學霞.中國海洋產業發展的地區差距變動及空間集聚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3)∶289-296.

[22]董曉菲,韓增林.我國三大經濟區海洋經濟時空差異探討[J].世界地理研究,2009,18(3)∶45-52.

[23]馮長春,曾贊榮,崔娜娜.2000年以來中國區域經濟差異的時空演變[J].地理研究,2015,34(2)∶234-246.

[24]戴平生.基于基尼系數的我國教育經費配置區域與結構公平性分析[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4,34(6)∶1491-1498.

[25]Gini,Corrado.Variabilite Mutabilit[M].Bologna:Tipografia Di Paolo Cuppini,1912.

[26]Lorenz M O.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Wealth[J].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05,9(70)∶209-219.

[27]Rao V M.Two Decompositions of Concentration Ratio[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69,132(3)∶323-333.

[28]李虎.關于基尼系數分解分析的討論[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5,22(3)∶127-135.

[29]韓增林,許旭.中國海洋經濟地域差異及演化過程分析[J].地理研究,2008,27(3)∶613-622.

[30]楊金森.建立合理的海洋經濟結構[J].海洋開發,1984,(1)∶22-26.

[31]Stark O,Taylor J E,Yitzaki S.Remittances and Inequality[J].The Economic Journal,1986,96(383)∶722-740.

[32]姜旭朝,張繼華.中國海洋經濟演化研究(1949—2009)[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33]林彰平,閆小培.廣東省外商直接投資業績與潛力的時空差異[J].地理研究,2005,24(4)∶620-630.

RegionalandStructuralEquilibriumAnalysisofMarineEconomyinChina

LI Xin,SUN Cai-zhi
(Center for Studies of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marine economy developed rapidly and became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Region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marine industries in the different regions were obviously differ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increasingly obvious.It was bound to affect China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arine power.Combined with marginal effect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Gini coefficient decomposition model,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regions and structure equilibrium of the marine economy in 1996-2014.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time node of the region equilibrium from weak to strong was different based on per capita marine output and coast economic density,the equilibrium of reg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n 1996-2014 took on a overall from weak to strong trend.The structure equilibrium of the same at first weakened and then became weak to strong trend,and similar changed in the time node just like changed in the regional equilibrium.By analyzing the marginal effect of Gini coefficient,the authors found that improv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marine output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northern coastline resources utilization were conductive to improve the equilibrium of the marine economic zones.Improving the output of the first industry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in the specific year was conduct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quilibrium of the marine economic structure.In today′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y,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industry in the region and used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the marine first industry.

marine economy;region and structure;equilibrium

10.3969/j.issn.1005-8141.2017.03.001

P74

A

1005-8141(2017)03-0257-07

2017-01-06;

2017-02-2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41301129);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編號:12JJD790032);遼寧省創新團隊課題項目(編號:WT2014005)。

李欣(1991-),女,河北省唐山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經濟地理。

孫才志(1970-),男,山東省煙臺人,博士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水資源與海洋經濟地理。

猜你喜歡
區域差異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相似與差異
音樂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找句子差異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關于四色猜想
分區域
基于嚴重區域的多PCC點暫降頻次估計
電測與儀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M1型、M2型巨噬細胞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中miR-146a表達的差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亚洲人人视频| 手机在线免费毛片| 伊人中文网|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美女毛片在线|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久久精品66|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国产91成人|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电影|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18禁|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日韩AV无码一区|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天堂| 99er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无码免费束人妻|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色精品视频|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色婷婷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色婷婷| 久久黄色影院|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亚洲第一区在线| 亚洲美女AV免费一区| 不卡视频国产| 欧洲av毛片|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干中文字幕| 中文一级毛片| 男人天堂伊人网|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日韩视频免费|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天天躁狠狠躁|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无套av在线|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97久久精品人人| www.日韩三级|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免费在线观看av|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黄色在线不卡| 国产性精品|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 91亚洲视频下载| 久久永久视频|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五月天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