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定欽,周青英,林宣良,黃達飛
(平陽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浙江 溫州 325400)
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與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的效果對比
鄭定欽,周青英,林宣良,黃達飛
(平陽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浙江 溫州 325400)
目的:比較采用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URL)與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 MPCNL)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將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平陽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7例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URL組(n=38)和MPCNL組(n=39)。為URL組患者采用URL進行治療,為MPCNL組患者采用MPCNL進行治療,然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發生并發癥的情況。結果:在術后的第3d、第30d,URL組患者中結石被清除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低于MPCNL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MPCNL組患者相比,URL組患者住院的時間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采用URL相比,在采用MPCNL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時結石的清除率較高,但患者住院的時間較長。
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微創經皮腎鏡碎石術;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
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是指位于輸尿管上段、導致輸尿管梗阻且滯留于同一部位的時間超過2個月的輸尿管結石[1]。此類輸尿管結石的體積較大(直徑可大于1cm),可導致中度以上的腎積水。目前,臨床上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的方法主要為URL與MPCNL等。本次研究主要對比分析采用URL與MPCNL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中的77例患者均為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患者。這些患者均無進行手術治療的禁忌證。將這些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URL組(n=38)和 MP CNL組(n=39)。在 URL組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6例,其年齡為17~69歲,平均年齡為(35.99±6.24)歲,其中包括左側輸尿管結石患者20例,右側輸尿管結石患者18例。在MPCNL組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9例,其年齡為20~67歲,平均年齡為(36.17±6.43)歲,其中包括左側輸尿管結石患者19例,右側輸尿管結石患者2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MPCNL組患者施行MPCNL,手術方案是:對患者進行全麻,使其取截石位,在其患側輸尿管逆行置入并固定F7輸尿管導管。將患者的體位改為俯臥位,在超聲引導下于其第12肋緣下進行腎中盞或腎上盞穿刺,在見到尿液流出后可判定穿刺成功。留置Peel-away工作鞘,置入WolfF8/9.8輸尿管硬鏡,用鈥激光擊碎結石,并對輸尿管進行灌注沖洗,以排出結石。在患者患側的輸尿管置入雙J管,在術后1個月拔除。對URL組患者施行URL,手術方案是:對患者進行全麻,使其取截石位,在斑馬導絲的引導下將WolfF8/9.8輸尿管硬鏡置入其輸尿管,用氣壓彈道碎石機擊碎結石,并對輸尿管進行灌注沖洗,以排出結石。若結石被沖回輸尿管,可用輸尿管異物鉗將其取出或進行二次碎石操作。在患者患側的輸尿管置入雙J管,在術后1個月拔除。
在術后的第3d、第30d對兩組 患者進行泌尿系統的B超檢查,分析其輸尿管結石清除的情況。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發生并發癥的情況。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術后的第3d、第30d,URL組患者中結石被清除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低于MPCNL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MPCNL組患者相比,URL組患者住院的時間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的比較
URL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有4例患者出現發熱、1例患者出現輸尿管穿孔,其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13.16%(5/38)。MPCNL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有4例患者出現發熱、1例患者出現繼發性輸尿管狹窄,其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為12.82%(5/39)。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總發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輸尿管嵌頓性結石患者體內的結石在經過輸尿管時可因受阻、嵌頓而無法排出,進而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目前,URL、MPCNL等微創手術是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的首選方法。
在對輸尿管嵌頓性結石患者進行URL治療時,可在導絲的引導下將輸尿管鏡置入其輸尿管,利用氣壓彈道碎石技術擊碎其輸尿管內的結石。此療法具有操作簡單、患者在術后恢復較快等優點。但臨床實踐證實,在使用URL治療輸尿管嵌頓性結石的過程中,患者輸尿管內的結石有可能在灌注壓的影響下向上移位,進入到腎臟中[2]。而且,此病患者的輸尿管若在結石的影響下可發生扭曲變形,從而導致輸尿管鏡無法進入,降低結石的清除率。在對輸尿管嵌頓性結石患者進行MPCNL治療時,可先擴張經皮腎通道,然后在輸尿管鏡直視下將結石清除。與采用URL相比,采用MPCNL治療輸尿管嵌頓性結石的結石清除率更高。但有研究結果顯示,使用MPCNL治療輸尿管嵌頓性結石對患者的創傷較大,患者術后恢復的時間較長[3]。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術后的第3d、第30d,URL組患者中結石被清除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低于MPCNL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MPCNL組患者相比,URL組患者住院的時間較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與采用URL相比,在采用MPCNL治療輸尿管上段嵌頓性結石時結石的清除率較高,患者住院的時間較長。臨床醫師應根據此病患者的病情為其有針對性地選擇這兩種療法進行治療。
[1]陳國棟,董堅,丁俊,等.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對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血液流變學和氧化應激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1):1089-1092.
[2]李虎宜.輸尿管鏡碎石在急性輸尿管結石致尿膿毒癥緊急解壓中的應用體會[J].貴州醫藥,2015,39(11):990-992.
[3]馬驥.單孔后腹腔鏡手術和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創傷程度評估[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6):1819-1821,1824.
R693+.4
B
2095-7629-(2017)8-0079-02
鄭定欽,1982年出生,男,本科學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泌尿外科結石、前列腺、膀胱腫瘤等方面的研究,郵箱:zhengdingqin4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