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萍
【摘 要】本文首先就中學政治課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作一概述,然后分析生命教育在中學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闡述提高生命教育在中學政治教學效果的對策。希望對中學生生命教學的發展和進步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中學政治;生命教育;問題;對策
隨著社會壓力的加劇,中學生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內心矛盾的激化和自我觀念的迷失使得中學生往往做出一些令人意外的舉動,出現校園暴力、自殺等現象,直接威脅到其生命安全。這就需要學校在教育觀念和教學措施方面做出一些調整,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生命觀。
一、中學政治課堂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最高標準應該是實現個體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中學生由于年齡尚小,心智發育還不健全,他們對生命沒有成年人應有的敬畏之情,同時由于現在獨生子女較多,家長的過于嬌慣造成中學生生活無法自理的現狀。中學生心理越來越脆弱,他們承受不了任何的打擊,家長除了優待孩子的吃穿住行外,還小心翼翼的呵護他們的心理,對于任何問題,都進行說服教育和鼓勵教育,生怕傷害其敏感脆弱的心靈,久而久之,連最常見的批評教育都會受到批判。當然,打罵孩子不是好的教育方式,但是過于小心的保護孩子也是一種極端。完全嬌慣下的學生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任意妄為的性格,并且承受壓力和挫折的能力也越來越差,因為這些原因,付出生命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有關調查表明,每十個學生當中就有一個有過自殺的念頭,占到調查總數的百分之十,真正實施自殺行為的占到百分之四。這個數據真的讓人震撼。這樣殘酷的事實應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深思考:我們的教育到底給了孩子什么,有沒有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生命教育到底應該如何進行?
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在中學時期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他們開始思考人生的終極命題,但是政治課教給學生的只是空洞遙遠的書本知識,滿足不了學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對其生活和學習并不會產生影響。同時,中學時期也是學生的問題時期,他們需要正確的引領,幫他們解惑,給他們安慰,這些政治課并沒有落實到,尤其對于生命教育,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
二、生命教育在中學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思想不全面
我國學校教育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長時間內,學校的主要工作都是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成績,以分定高低。對學生心理健康、生命安全等教育基本都被忽視,教師也認為學校的最主要職責在于提高升學率,培養考高分的“優秀”學生。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并不幫助排解,從而導致許多悲劇的發生。
(二)教學方法有問題
中學生由于其所處階段的特殊性,行為相對叛逆、怪癖,然而,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并不會給予問題學生更多的關懷和溫暖,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而是謾罵、諷刺、挖苦,置之不理或者體罰問題學生,甚至有些教師會毆打學生,造成學生厭學、逃學等后果,嚴重者還會選擇輕生。這是對學生生命極不負責的行為,對生命教育的開展極為不利。
(三)對課程資源利用不當
教師是生命教育得以順利良好開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對課程資源的合理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命教育的效果。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政治老師主要對政治課相關內容的重難點進行詳細講解,對于生命教育的相關知識也只是進行簡單介紹,或者提及,至于跟考試無關的一些隱性知識,更加不做強調,從而導致了生命教育弱化的現象。生命教育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生物、生理、社會和心理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但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政治老師并不能做到合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充分挖掘隱性知識,使生命教育走上正軌。
三、提高生命教育在中學政治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提高教師的思想意識
大教育家杜威說:“所有其他的改革都取決于從事教師職業者的素質和性格的改變”。在學校教育中,只有教師的思想意識得到了提高,才能引領學生取得進步和發展。因此,實現生命教育的關鍵是提高教師的思想意識,換言之,就是要求教師掌握相關的生命教育理論知識,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懂得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二)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
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內在情感的發展和交流。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時候,教師應該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進行講解,促進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用抑揚頓挫的語調、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講解,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教學目標。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就生命問題進行討論,進行概括和總結,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探索,增強對生命的尊重意識。例如,舉辦辯論賽,讓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合作、交流,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還讓學生無意識的深化了對生命的認識。
(三)合理利用課程資源
想要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滲透生命教育是一件有較大難度的事情。對于政治教師來說,需要其掌握一定的綜合知識,如生物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同時積極挖掘政治課本內容中有關生命教育的知識,將其進行整合之后再利用。并且要注意政治課本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有機結合,只有將兩者進行完美結合,生命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此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找尋生命的意義,讓學生真正學會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形成強烈的生命意識。
四、結束語
生命教育除了教會學生珍愛生命,還要教會他們學會用積極的態度去看待生活,對待生命。學校教育應負起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發展的責任,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意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避免學校生命教育流于形式,切實落實生命教育。
參考文獻:
[1]陳黎明.生命教育的哲學思考[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2]王北生,趙云紅.從焦慮視角探尋與解讀生命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04(2).
[3]曹新祥,徐偉強.詮釋學校教育應推進生命教育[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