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境教學是一種有效的初中歷史教學方法,利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初中歷史教學能夠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從而活躍初中歷史課堂氣氛,增進師生之間的課堂交流,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中的運用并不理想,一些教學問題仍然存在,影響了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對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中情景教學的應用進行了相應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課堂;情景教學;應用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使得初中歷史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都發生了轉變,在教學活動中更加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逐漸由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轉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啟發者角色。同時更加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運用情景教學法進行初中歷史教學,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符合我國當前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的未來發展過程中,應大力促進情景教學法的應用。
一、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中情景教學的應用
1.創設語言教學情景
在運用情景教學法進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語言教學情景,從而使學生能夠融入課堂,并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語言是人們溝通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時也是人們傳遞信息和情感的主要手段。在進行歷史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描繪,建立了歷史情境,同時還可以在這一過程中與學生進行直接溝通和交流,向學生傳遞教學情感并及時接受學生的教學反饋。從而使學生在教師的語言烘托和感染下,能夠產生情感共鳴。例如:教師在講解抗日戰爭知識時,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積極抗戰事例,對學生進行語言描述,同時將抗戰軍隊的愛國情懷和英勇精神融入其中,從而使學生能夠產生思想共鳴,更好的理解課堂知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2.創設問題教學情境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教學情境的方式,運用情景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課堂學習,從而實現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提出問題創設情境,并引導學生進行問題分析,然后再帶領學生進行探索學習并尋找答案。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而且通過創設情境進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維啟發,幫助學生理解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合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對學生的探究過程以及優秀成果進行肯定和表揚,對于一些表現相對較差的學生也要對其不斷進行鼓勵,以提高其學習信心和勇氣。
3.創設多媒體教學情景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已經在我國得到了大范圍的普及,所以教師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創設,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實際的初中歷史教學中。網絡是信息流通、傳播的重要途徑和渠道,同時網絡中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音頻、視頻等教學資源進行情景常設。例如:教師在進行中日甲午戰爭知識的課堂教學時,可以依托于多媒體教學技術,向學生播放北洋艦隊與日本戰艦的戰爭錄像,將歷史直觀的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并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使學生能夠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4.創設圖片教學情境
教師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時,還可以圖片進行教學情境創設,通過多媒體演示、剪貼畫、簡筆畫、課文插圖等多種媒介再現情境,將歷史真實的呈現在學生眼前。這種教學情景創設方式能夠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歷史,增強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例如:在進行初中歷史紅軍長征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制作紅軍長征路線圖,并配以長征過程中遇到的一些艱苦環境圖片,使學生理解長征的艱難困苦,體會紅軍的長征精神。通過這些圖片,可以使歷史知識更具感染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結束語
歷史是初中教學過程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合理運用情景教學法進行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的未來發展過程中,應不斷強化情景教學法的運用,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不斷促進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的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江華.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成功:中下,2017(6):00107-00107.
[2]趙春玲.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教育:文摘版,2016(8):00266-00266.
[3]滕玲.淺析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5(7):72-72.
作者簡介:
姜營(1968.2~ ),女,滿族,遼寧省朝陽市人,中學高級教師,1990年7月畢業于錦州師范學院政史系,大學本科學歷,現在盤錦市雙臺子區第三中學任教,從事初中歷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