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
【摘 要】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愛是班主任教書育人的動力基礎,實踐證明,貫穿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便是“愛的教育”。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策略
我與小張第一次見面是在2016年9月4日,那天他是跟著媽媽一起到的學校,校領導把他們帶到我的面前,而沒有讓他進班。小張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緊張,無論與他聊些什么話題,他都處在十分緊張焦慮的狀態之下:他的雙手緊緊的握在一起,不停在搓,肌肉呈緊繃感;面部幾乎無表情變化,目光始終處在游離狀態,不敢與老師的眼睛對視;身體緊緊地與媽媽挨在一起。經過半天的放松和心理疏導,他也只是說出了不是不愿意上學,而且是一到學校所在的街道就全身不由自主的難受,到了學校里則更是受不了,頭痛、胸悶、惡心。而這種情況從小學就開始了,再跟他聊什么,他都不說話了……
看出了小張的特殊,我抓機會和他的媽媽私下談了一會兒,對他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了解:小張從小智力方面就有問題,被醫生診斷為中度智力低下,小時候又得了癲癇,在校曾經有過病發,至今沒有痊愈,一旦有情緒激動就有可能會復發。從小學起就有同學和一些旁人就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經常奚落和嘲笑他,讓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負擔,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他就不愿意上學。為了能讓他上學,爸爸和媽媽想了無數的方法,軟硬兼施,也帶他去做過心理輔導,但都沒有什么效果。
那天見面之后,小張表示不愿意進班,在得到校領導的同意之后,我只得看著他跟他的媽媽離開了學校。當時我覺得作為一個教師不能幫助自己的學生,連讓他進班上課都做不到,心里十分難受。
在一段時間里,他斷斷續續的來校,雖然來時能進班上課,但在上課時眼睛只看著窗外,或呆呆地看向前方,從不聽講,也不記筆記,不交作業,課間也不愿意與同學進行交往,更不與老師溝通,還有時沒有向老師請假就擅自要離開學校。他整個人的情緒都處于失控狀態,還有非常嚴格的生理反應:眉頭緊鎖,呼吸急促,自述胸悶頭痛。后來家長帶他到醫院進行診治,醫院診斷除了智力問題之外,還有多動和情緒障礙。
當我聽到他的家長說“智力低下、多動和情緒障礙”時,我不由得懵了:根據他的表現,我知道他肯定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不過沒有想到會這么嚴重。作為他的班主任,也做為一名心理教師,為能更好地幫助小張和他的家庭,我查閱了大量的書籍,學習和了解了一些相關知識。
了解到小張情況的特殊性,我意識到,做為他的班主任,我的責任十分重大。因此,我從一點一滴開始做起,盡自己的最大力量來幫助他:
首先,我先從他的病因入手,因為只有了解了原因,才能真正做到“對癥下藥”。我通過跟他的原來的同學、老師,包括小學時的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到了他的各方面情況:他喜歡做航模、喜歡玩的游戲、他在交友中的特點、他在學校的表現和在家的情況、他的學習狀態等,對他的情況進行了了解后,我就針對他的這些特殊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措施,對他采取特別的教育方法:
同時,面對他的特殊情況,我第一件事先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面對問題,對突發問題要冷靜處理,免得失控,出言傷害學生,讓情勢更難控制。要用第三只眼去發覺他的優勢,加以鼓勵。每當發現他一點進步,都趕緊大力的表揚。
第二,對他的人際交往進行特別關注,隨時隨地關注他與同學、老師相處的情況,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我首先與科任教師進行了溝通,讓他們在授課時關注他,特別是在他不聽講、不記筆記時,不要用嚴厲的口吻批評他,而且對于他的作業也采取不催、不逼,避免引起他的激烈反應。同時教學中我注意利用知識的趣味性,調動他學習的熱情。同時采取“反復訓練、強化記憶、集體幫學”的舉措,讓全班同學都能主動的幫助他,強化他頭腦中知識的印象。使他在集體大家庭的關懷幫助下,一步一步向主流靠近。
同時我對班上的同學進行了教育。趁他不在班里時,我先在班里做了一些工作,對學生說他的身體不太好,但還堅持上學,讓學生們用一種包容的態度對待他,讓學生對他產生一種憐惜和尊重,這樣避免和他發生沖突,即使有沖突發生也會有些顧忌。我也經常在班里觀察他與同學交往的狀況,發現同學們都能和他和平相處。
我還給特別熱心的幾個男孩子布置了“任務”,課間多跟他聊聊天,特別是他所感興趣的話題,有幾個學生因為都愛玩電腦游戲,和他有很多共同的語言,很快就和他打好了關系;同時我讓細心的班委多關注他的情緒和與其他同學的交往情況,一有異常立刻向我匯報。有了這些小哨兵,我就可以了解到他的很多不愿意和成年人溝通的情況。比如:他的航模做的非常好,還參加過市區的比賽;他非常喜歡玩網絡游戲,而且玩得非常的棒,是我們班上好幾個男生“師傅”;高年級有幾個男生經常在樓道里攔住他;有他原來的同學向他借錢不還……
發現這些情況后,我及時進行處理。比如有幾名他原來班上的同學,因為他經常不上學就看不起他,有時在樓道里碰見就用不太文明的語言說他,我了解到之后,就立刻和這個班的班主任老師說明情況,對這幾個學生進行了批評教育。我還特意找了兩個跟小張關系不錯的同學,陪著他,如果情況不對立刻帶他回班,避免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
第三,小張的媽媽和爸爸因為小張的情況特殊而十分頭疼,甚至產生了輕度抑郁情況,而且他倆人經常因為在教育方法上也達不成一致而吵架,而這種爭吵使得小張的心理困擾越發嚴重。因此我針對他們倆人的問題而采取了特殊的家校聯系方法,不僅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在適當的時候,也對家長進行一些家教方法的輔導,希望在家校形成相同寬松溫情的氛圍,讓他過得歡樂愉快,心情舒暢,也能越來越接近同伴。
第四,因為我同時擔有心理老師的身份,因此還對他做了一些心理疏導。進行心理疏導主要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療,耐心傾聽他的訴說,同情他的痛苦體驗,消除顧慮,以幫助他控制感到不安全和失敗的心情,也要幫助消除各種不利因素。對有焦慮傾向的小張的父母,要幫助認識本身的個性缺陷可能對他產生的不良影響,幫助家長進行一定的調節。
因為針對他的特殊情況制定的特殊措施,也因為我們學校領導、全體老師和全班同學的付出,小張在這兩年中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他基本能做到天天到校上課,包括外出活動、補考等都能參加;在上課時,能做到聽得懂的記筆記,寫一點抄寫性質的作業,他的物理和思品、歷史、地理成績能夠達到50多分;在班上經常能夠看到他的笑臉,聽到他與同學交談的聲音,而且現在他有幾個很能說得來的好朋友;班級的每次捐款捐書名單上都能看到他的名字……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就如同我們不同選擇自己的孩子一樣。當學生有些特殊時,那么作為教師就一定要用特殊的愛去溫暖他們,去關心他們。只有我們特殊的付出,才能換來孩子真心的笑和快樂的成長。那么我付出,我無愧。
當你打開錦盒,看到那一塊美玉,你看到的只有潔白,白得耀眼,你仔細觀賞,才會發現那一顆總若隱若現的黑點,這就是所謂的白璧微瑕。白璧微瑕的美,是因為它的白遮蓋了它的瑕疵,所以只有不斷彌補缺陷才能更加接近完美。我相信,在陽光的照耀下,這些微瑕的美玉一定會散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