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婷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下的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問題解決方法的探索
王丹婷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新媒體變革對青少年的習慣和生活方式都造成了一定的改變,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就目前情況來看,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團組織服務能力缺乏、傳統思想根深蒂固,資源信息化建設缺乏全局性和計劃性等,本文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就相應的解決方法展開論述。
現代信息技術 中職 共青團資源建設 問題 解決方法 探索
(一)團組織服務能力缺乏
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的主要工作就是結合實際情況提供應用服務以及信息服務。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過程中在信息的采集、發布、歸檔等方面還存在各種問題,導致共青團資源信息的分享運用無法達到預想要求。
(二)缺乏全局性和計劃性
在現代的信息時代下,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必須要有全局性和計劃性,但是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很多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工作還缺乏完善的評估機制和監督機制,缺乏統籌安排和全面的指導、規劃能力,組織管理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這些情況導致在實際操作中工作人員無法針對各項資源進行統籌性、計劃性的整合利用,從而造成效率地下,還可能出現工作重復的情況[1]。
(一)創建交流平臺,增強共青團活動對學生的吸引力
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面對面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人們普遍使用信息化的交流方式。另一方面,通過微博、微信、QQ等第三方媒介,中職學校的學生人脈也得到有效的拓展。這是因為信息化的交流方式克服了人際交往之間的空間障礙和時間障礙。除此之外,創建交流平臺,還能實現資源共享,這樣就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工作人員應當清楚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勢,認識到微博、微信、QQ號在當前學生中的重要性,積極利用微博、微信、QQ等創建屬于中職共青團的社交平臺,在此基礎上納入更多的學生,提高學生的活動參與程度和關注程度[2]。
例如,筆者所在中職院校就利用信息技術創建共青團的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會往微信公眾號上推送相關的內容,讓學生養成每天關注共青團微信公眾號的習慣。這種做法不僅加強了團成員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同時也提高學生對于共青團信息化建設的活動能力以及參與意識。除此之外,本校共青團微信公眾號還設置了自動回復功能,學后生可以在自己的移動設備上查詢共青團活動資源及有關的信息,這樣既提高了信息的普及程度,同時也降低了人力組織成本。
(二)構建主題網站,最大程度上豐富共青團活動的內容
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下,各個學校都建立了自己的門戶網站,通過門戶網站發布學校的一些工作動態和院校簡介,在學生當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權威性。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人員可以對校門戶網站加以利用,在其中開辟出一個新的領域,即共青團版塊。建設人員通過該版塊給學生提供有關于共青團活動的相關資料,不斷增強學生對于中職共青團網站的認同感。
除此之外,相對于文字資料,學生對圖片資料以及視頻資料更感興趣,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工作人員要盡可能多發送一些圖片資料或者視頻資料,以此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與此同時,還要結合中職校工安排及時推送有關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信息,有效開展教育引導工作,從而提升共青團的整體工作水平,為學生提高更好的服務。
(三)利用互動功能,有效提升中職共青團活動只能
微博、微信、QQ等各種信息化的交流方式具有互動性、即時性的特點。在當前的現代化信息時代下,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工作人員需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利用信息技術的互動功能創建信息化公眾平臺,及時了解到學生對于中職共青團活動的需要。除此之外,學生可以和共青團組織之間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有效反饋信息。共青團組織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清楚了解到學生想要什么,喜歡什么,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的提供活動資源,最大限度滿足每一個團圓的需求,從而將共青團活動做得更加全面和細致。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信息時代下,中職共青團資源建設還存在團組織服務能力缺乏、全局性和計劃性缺乏、傳統思想觀念根深蒂固等一系列的問題。中職共青團組織要對此加以重視并積極面對,首先要創建交流平臺,提高學生的吸引力,其次是構建主題網站,不斷豐富共青團活動的內容,最后再利用互動功能提升中職共青團活動職能。通過上述措施推動中職共青團的信息化建設。
[1]高健,湯志鵬.微信平臺在高校共青團活動資源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06):32~33.
[2]徐忠炎,陳美萍.新媒體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21~22.
無錫技師學院(立信中專))
本文系2016年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課題《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中職校學生班級共青團活動資源建設與應用研究》(課題編號:2016-R-48268)的階段性成果之一。